李茂星,尉丽力,陶锐,2,张超,邱建国,张泉龙(.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高原特殊环境损伤防治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50;2.兰州大学药学院,兰州 730000)
独一味[Lamioplomis 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以全草或根及根茎入药,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各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等[1-2]。糙苏(Phlomis umbrosa)、螃蟹甲(P.younghusbandii Mukerjee)和萝卜秦艽(P.medicinalis Diels)为唇形科糙苏属植物,该属植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自由基突变及抗菌等生理活性,民间用于滋补强壮、跌打损伤、消肿祛痛等。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独一味、糙苏、螃蟹甲和萝卜秦艽这4种植物中都含有苯乙醇苷类成分[3-6],该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增强记忆、保肝和强心等作用[7-9],可能为这几种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本试验以3个苯乙醇苷成分——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作为含量测定指标,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了独一味、糙苏、螃蟹甲和萝卜秦艽中3个苯乙醇苷的含量,希望可以为这几种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HPLC仪,包括600型二元梯度泵、996型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BP210 S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SK7200 H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对照品均为本试验室从螃蟹甲药材中分离得到,均经光谱学和波谱学鉴定其结构(见图1),经HPLC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纯度均在98%以上;乙腈为色谱纯,水为灭菌注射用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图1 3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结构Fig 1 The structure of 3kinds of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独一味和糙苏药材于2010年7月分别采集于甘肃玛曲县和天水市,螃蟹甲和萝卜秦艽药材分别购于西藏林芝地区和青海果洛州,经兰州大学药学院马志刚教授鉴定均为真品。
色谱柱:Symmetry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用醋酸调pH为4.5),梯度洗脱(0~5min,14%A;>5~10min,14%→20%A;>10~25min,20%A);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30nm;柱温:20Ⅱ;进样量:10μl。在此色谱条件下,3个苯乙醇苷的峰形较好,与其他组分色谱峰可达基线分离。色谱见图2。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干燥至恒质量的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对照品各25mg,分别置25ml量瓶中,加7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对照品贮备液,用铝箔作避光保护,4Ⅱ冰箱里贮藏。检测前将各对照品贮备液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4种药材各适量,粉碎(过四号筛),分别准确称取1 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350W,频率:59kHz)30min,冷却,再称定质量,加7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以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图2 高效液相色谱图A.混合对照品;B.独一味地上部分;C.独一味地下部分;D.糙苏地上部分;E.糙苏地下部分;F.螃蟹甲地下部分;G.萝卜秦艽地下部分;1.acteoside;2.alyssonoside;3.isoacteosideFig 2 HPLC chromatogramsA.mixed control;B.aerial parts of L.rotata;C.inferior parts of L.rotata;D.aerial parts of P.umbrosa;E.inferior parts of P.umbrosa;F.inferior parts of P.younghusbandii;G.inferior parts of P.medicinalis;1.acteoside;2.alyssonoside;3.isoacteoside
取“2.2.1”项下各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分析。以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3个苯乙醇苷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r),详见表1。当信噪比为3时,得到各成分的检出限,详见表1。
表1 线性回归方程及检出限Tab 1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detection limits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测定6次,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的RSD分别为1.75%、3.44%、2.45%(n均为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取螃蟹甲药材粉末适量,共6份,分别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样品含量。结果显示,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0、1.12、1.42mg/g,RSD分别为1.49%、3.16%、4.52%(n均为6),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适量,分别于0、1、2、4、8、12、24h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的 RSD 分别为 1.83%、2.86%、2.90%(n均为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
精密称取适量已知含量的螃蟹甲药材粉末,共6份,分别精密加入一定量的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对照品,使药材中的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分别与加入各自对照品的质量比约为1∶1,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Tab 2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n=6)
取独一味、糙苏、螃蟹甲、萝卜秦艽药材(地上/地下部分)粉末各适量,分别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峰面积计算药材中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的含量,结果见表3。
上述3个苯乙醇苷结构相似、极性较大,因此流动相的极性对其分离的影响很大。本试验考察了不同比例的乙腈-水、甲醇-水系统作为流动相的效果,发现采用乙腈-水梯度洗脱、用醋酸调pH为4.5时,分离度较好。
将上述3个苯乙醇苷分别作紫外光谱扫描,发现它们在330nm波长处均有最大吸收,故选择330nm作为检测波长。
表3 样品中3个苯乙醇苷的含量测定结果(n=3)Tab 3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3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in samples(n=3)
本试验结果表明,独一味、糙苏、螃蟹甲、萝卜秦艽4种药材中3个苯乙醇苷的含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药材不同部位中3个成分的含量也各异。独一味地上部分中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的含量比其他药材均高;萝卜秦艽地下部分中acteoside、isoacteoside的含量相较于其他药材均低;糙苏地上部分中alyssonoside的含量较其他药材均低。这是因为不同药材的习性各异、生长环境不同,造成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的含量差异较大。3个苯乙醇苷成分总含量最高的为独一味地上部分,达到了64.84mg/g,接下来依次为独一味地下部分(8.18mg/g)、螃蟹甲地下部分(5.74mg/g)、糙苏地上部分(5.59mg/g)、糙苏地下部分(5.05mg/g),而萝卜秦艽地下部分的总含量最低,为2.91mg/g。同一种药材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3个苯乙醇苷成分总含量的高低差异还有待收集更多样品进行比较。
综上,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同时测定4种唇形科植物独一味、糙苏、螃蟹甲和萝卜秦艽中3个苯乙醇苷成分——acteoside、alyssonoside、isoacteoside的含量。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19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074.
[2]李茂星.藏药独一味止血活性部位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3]张凤,孙连娜,陈万生.独一味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药学实践杂志,2008,26(3):169.
[4]易进海,颜贤忠,罗泽渊,等.藏药独一味根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5,30(3):206.
[5]Li MX,Shang XF,Jia ZP,et al.Phyt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plants from the genus Phlomis[J].Chem Biodivers,2010,7(2):283.
[6]于振喜.萝卜秦艽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7]靖会,佐建锋,李教社.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440.
[8]许敬英,苏奎,周静.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Ⅱ[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70.
[9]宋光西,马玲云,魏锋,等.苯乙醇苷的分布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1,7(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