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中的中美相亲节目

2014-05-20 23:45王利斌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单身汉非诚勿扰女性主义

王利斌

摘要:江苏卫视推出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曾一度掀起了国内相亲节目的收视狂潮。这样的婚恋相亲节目在美国也是非常流行的,例如《单身汉》、《单身女郎》、《恋爱达人》等。这些婚恋交友类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在中西方社会中美女性的思想状态、价值体系以及社会地位等等。

关键词:《非诚勿扰》;《单身汉》;相亲节目;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1-0118-02

西方女性主义(Feminism),是指产生于欧美国家,以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为目标的思潮和运动。20世纪初,这一思潮被国内知识分子引入中国,并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受国内政治经济因素影响,发展成为了有别于西方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往往通过一定的文学形式或大众传媒表现出来。而《非诚勿扰》与《单身汉》这样两档分别在中美两国非常热门的电视相亲节目,就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比中西方女性主义的平台。

一、节目规则对比

我们知道,在《非诚勿扰》节目中,台上的24位女嘉宾是要长期留在舞台上的,如果这一期没有配对成功,那么她们要继续参加下一期节目,直到与男嘉宾牵手成功。在这期间,女嘉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男嘉宾,接受他们或爱慕或批判的目光。同时,女嘉宾还会受到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审视。有些男嘉宾参加节目就只是为了去牵手某一个他早已心仪的女嘉宾。这就有些类似于24个橱窗里的芭比娃娃,等待着外面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过客来将自己挑走。而节目中主持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24位女嘉宾的个人资料,请编辑短信xx发送到XX,或登录XX网站……”女嘉宾成为了节目中的诱饵,成为了被观赏、被评论的主体。

《单身汉》节目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季为单位的。每一季有一个固定的男嘉宾和众多固定的女嘉宾。一季播完之后,再换新的男女嘉宾。所以这里的女嘉宾不需要被动地接触各式各样的男嘉宾,报名来参加节目的女嘉宾都是为了节目中唯一的男嘉宾而来,目的就是能留到最后,成为男嘉宾的伴侣。在节目中她们会通过自己的能力相互竞争,以期留到最后。另外,节目中提供的相亲场所不是一个舞台而是一栋公寓。女嘉宾不是像模特一样站在台上等待男嘉宾来挑选,而是与自己心仪的男嘉宾平等地共处于同一个屋檐下,通过自己的魅力与努力来吸引男嘉宾。因此男女嘉宾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并不存在谁在观赏、谁被观赏的问题。

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女性作为被观赏的对象是男权中心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看到,在《非诚勿扰》节目中,虽然24位女嘉宾可以在台上对男嘉宾大肆地评头论足,随心所欲地灭灯,但真正被看的、被关注的,还是她们自己。她们仍是男权社会里被动地被观赏的客体[1]。而相比之下,《单身汉》中的女性则更多地享受了两性间相互欣赏的平等权利。

二、节目中的热点词汇

(一)拜金女

说到《非诚勿扰》,很多人会立刻想到“拜金女”这个敏感话题。节目中,一个女嘉宾曾大言不惭地说:“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虽然这些对于自身的择偶标准大胆的表述在节目播出后不久就招来了各界的声讨,但不得不说,这确实代表了当今社会一部分女性的择偶观念。根据四年一度的“中国人婚姻情感状况调查报告”最近一次调查(2009年)[2]显示,中国人在择偶条件中,女性更看重的是男性的经济能力与社会地位,而男性更加看重女性的外表。

而在《单身汉》中则不存在这样的话题。节目在介绍嘉宾个人资料时不会介绍个人收入,而嘉宾之间交流最多的也是自己的爱好、性格、信仰和过去的个人经历等等。这个也同美国征婚网站和报纸征婚的情况相符。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两位研究员、爱荷华大学社会学家Christine Whelan和Christie Boxer公布的男女性择偶标准的调查(2009)结果,美国社会的两性择偶观念趋于相同,更加注重双方内在的品质、爱情、人品这些内在的因素,而女性的美貌、男性的财富已经没有从前那样重要了。

男权社会对女性角色的一个期待是,女性依赖于男性提供的物质基础与地位。女性希望通过自身的美貌取悦男性,来获得金钱权利,这就是女性对男性依附与屈从的一种体现。而女性在以外貌获取资源时,往往以男性的评判标准来塑造自身的形象。可以看到,在《非诚勿扰》节目中因为具有容貌上的优势而获得异性的格外关注的女嘉宾会显得特别自信和满足,而那些极少有人问津的女性则显得比较沉默。男性的欣赏在节目中被女性当作了自信的源泉[3]。在这一过程中,男权思想成功地、不露痕迹地实施着对女性的控制。

(二)剩女概念

“剩女”是《非诚勿扰》节目中的又一高频词汇。“剩”是国内社会的一个热点词,而“剩女”的敏感程度远远要高于“剩男”。哪怕女性事业再成功,各方面再优秀,一旦到了某个年龄段还没有嫁出去,就被称为“剩女”了。而《单身汉》节目从来没有涉及过“剩男”、“剩女”的概念。这个是对美国社会婚恋情况的一个反映。在美国人的婚恋观里,是没有“剩下”的概念的,不管年龄有多大,只要不在婚姻里就是单身,而不是“剩”。

在当今一些国内女权主义者看来,“剩女”是一个男权词汇。男权主义者便不断地宣扬“剩女”理论,在人们心目中造成一个印象,就是在事业上再怎么成功的女性,都应该回归到家庭生活中,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色。适时结婚的女性是成功的,而大龄未婚女性是失败的,被剩下的。试图以此将女性拉回到家庭生活中,从而达到男性对女性的统治。

三、社会根源

在对两档节目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比之中国女性,美国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处于一个更加平等主动的地位,在择偶观中所体现的自我认知与对伴侣的认知更加理性,社会对其角色定位也更加宽容与多样化。而这样的差别是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的。

(一)文化差异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活与文化中,女性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锁链所束缚,女性在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下都是作为被动的客体而存在,长期的地位卑贱造成心理自卑,行为被动造成心理依赖,缺乏主动精神与主体意识。美国人从小到大被灌溉的文化是独立,这个独立包括经济、精神、甚至包括思考能力等层面。美国是绝对崇尚个性自由的国家,他们不被要求过符合大多数人价值观的生活。

(二)女性主义的发展不同

中国女性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男性学者引入的,发展进程中没有形成独立的女权运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只是由男性倡导和组织的中国社会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女性的发展是以“男性中心”为基点的,女性更多时候在心中只有被解放的喜悦,被保护的感激,而普遍缺乏主体意识。目前,中国女性还未能建立起一种融新与旧、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之精华为一体的新文化女性模式。

西方女性主义自产生以来,使西方女性主体意识迅速发展,构成了女性主义的独立理论和社会行动,与社会革命相伴而行的,两次女性主义浪潮推动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 女性解放进程又促使女性主义超越单纯的政治行为,走向理性思考,投入与学术的结合,产生了大量的妇女学综合研究成果和多流派的女性主义理论,接着,女性主义者将理论再投入实践,进一步深化了女性主义学术与政治。

四、结语

虽然中西方女性主义在发展进程模式上还存在着差异性,但其实质与奋斗目标都是相似的。历史发展至今,女性主义已不仅仅是一种追求平等权利、尤其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和法律的权利,或平等机会的思想,它还是一种对女性及性别进行全方位认识的思想,其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提高女性自身的权力、地位,也是为了更好地使人权或民权得到广泛的贯彻和实施,使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人类和社会制度健康协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党芳莉.女性·广告·文化——女性广告的多维考察[R].上海:上海复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5:13.

[2]2009年中国人婚姻情感状况调查报告[EB/OL].新华网,2009-11-25.

[3]王献峰.从《非诚勿扰》探析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D].郑州: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1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TV Dating Shows

——Taking If You Are the One and The Bachelor as Examples

WANG Libi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00, China)

Abstract:If You Are the One, the TV dating show launched by Jiangsu TV at the beginning of 2010 set off a wave of TV dating shows in China. In fact, such kind of TV shows is also very popular in America, such as The Bachelor, The Bachelorette and Age of Love. These dating TV shows, to some degree, can reflects womens state of mind, value systems and social statu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Key words:If You Are the One; The Bachelor; TV dating shows; feminism

猜你喜欢
单身汉非诚勿扰女性主义
幻想和希望
《非诚勿扰》创办人周莉被查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中国告诫日本“非诚勿扰”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