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委员的成长规律和培养路径研究

2014-05-18 09:14杨金丹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委员心理健康班级

杨金丹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2004年,天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率先提出并建立“心理委员”等朋辈心理互助组织,随后心理委员制度在我国很多高校和中小学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1]。2006年,全国高校首届“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举办,并于会上正式成立“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该协作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校心理委员制度已经全面形成。此后,每年定期举办“全国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研讨会”,促进高校心理委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八年间,高校心理委员在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班级心理状况异常波动的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与此同时,心理委员个人的成长、培养等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从现存问题出发,探索心理委员的成长规律,研究其培养路径,为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依据。

1 高校心理委员现状

为更好地了解心理委员对现有培训安排以及工作状况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从基本情况、培训考核和工作情况等三方面进行了解。本次共发问卷300份,实收且有效的问卷277份,回收率92.3%。调查对象为安徽农业大学六个二级学院四个年级的心理委员。

1.1 基本情况

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得知:对心理方面感兴趣,竞聘上岗的心理委员有14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53.43%,其余的是被辅导员任命或是冲着该岗位为闲职却又能在综合测评中加分而竞聘的;知道并经常浏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的只有32人,占11.55%;知道学校心理咨询室以及具体安排工作的有160人,占57.76%;而在189个非新生心理委员中仅有78人是连任的。

从调查结果可知心理委员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选拔机制等同于其他班委成员。心理委员作为班委会中一员,其产生基本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采取自愿报名和班级选举相结合产生;二是辅导员指定。

(2)心理委员基本业务不熟悉。心理委员有义务向同学们介绍学校心理咨询资源,但调查显示,心理委员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工作安排等基本情况都不了解,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不足。

(3)心理委员换届频繁。心理委员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保密。心理委员的频繁更换不能确保心理工作的保密性和持续保密,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1.2 培训考核

问卷从心理委员工作的实际出发,针对心理委员本身对培训的需求以及心理委员对学校、二级学院所能够提供的培训考核的评价进行调查。在需求方面,有213位心理委员认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非常必要,通过培训而具备一定的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同学,占调查对象的76.9%。另一方面,有201位心理委员平时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影视提高专业素质,通过自学充实理论知识,占72.56%。在评价方面,首先肯定了培训对心理委员开展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学校培训存在着授课形式单一、理论过多且案例太少、培训过程安排过于集中等问题,只有113位心理委员认为培训内容翔实、安排合理,占40.8%。

除此之外,调查还显示,针对学校组织的心理委员培训每次都参加的仅为158人,占57.4%,其他被调查者分别选择了“参加过,签到后就走”“基本没参加”和“还未接受过任何培训”。同时,调查反映部分二级学院从不安排心理委员交流,无任何院级培训,也从不考核。可见,在心理委员培训考核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需求供给脱节。心理委员自身对工作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和学校、二级学院能提供的出现偏差,导致培训的实效性欠佳。具体表现为培训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培训形式以讲座为主,培训方式侧重于集中教学。

(2)学校与二级学院不同步。心理委员分布在各个二级学院,具体分担各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个二级学院因学生专业、性别比例等存在差异,心理健康的侧重点也不同。单纯依赖于学校举办的各项培训,二级学院不及时跟进,容易造成心理委员工作的雷同。

(3)考核机制缺失。目前学校无心理委员的评优制度,部分二级学院有,但只停留在颁发“优秀心理委员”证书和物质奖励的层面,不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也不能推动心理委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在下文工作情况的调查中可见一二。

1.3 工作情况

调查从心理委员工作的主要任务出发,了解其对工作的胜任情况。调查得知:定期组织心理主题班会、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有88人,占31.77%;偶尔组织,但在班级其他活动中穿插心理活动、普及心理知识的有151人,占54.51%;基本没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有38人,占13.72%。针对每月的心理月报工作有120位心理委员表示积极关注全班同学心理动态,及时汇报给辅导员,详细填写月报表,占43.32%;有100人表示重点关注班级特殊群体心理的动态,有针对性地填写月报表,占36.1%;另有57人表示心理月报作用不大,每月填写基本类似,占20.58%。在任职期间,很少或从来没有同学向其倾诉的有121人,占43.68%;很少或从来不主动找有烦恼同学聊天的有52人,占18.77%。同时,在关于心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关注的主要对象的调查中,心理委员基本都能很好地掌握。

从调查结果可知,心理委员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工作的主动性有待加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心理委员最基本的工作任务之一。心理知识的传播可通过心理主题班会的召开、心理活动的举办、心理电影的展播等形式进行。这些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心理委员的主观能动性。

(2)同学对心理委员的信任度不高。心理委员产生于同龄的、同年级的学生之中,容易形成相互理解,为心灵的开放打开了大门。一些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不会轻易向教师诉说,更倾向于与同学沟通[2]。但在调查中却未明显体现。

(3)对待同质工作易出现思想懈怠。在心理月报制度上表现尤为明显。心理月报制度的设计初衷是希望能够定期掌握班内学生心理、思想动态。实际操作过程中,心理委员有应付了事的情况出现,降低了该制度效用。

综上所述,心理委员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正视,心理委员培养方式需要改善,而卓有成效的心理委员培养路径必须依赖其成长规律。

2 高校心理委员成长规律探析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高校心理委员首先是一名大学生,应遵循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其次是班级的学生干部,是心理知识传播者、心理信息传递者、心理困扰帮助者以及心理活动组织者,应该有一套符合心理委员定位、职责的成长规律。从刚刚上任的新手到逐步胜任心理委员工作,甚至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委员,需要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心理委员需要经历什么样阶段、获取什么样的能力是值得关注的。目前,关于心理委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委员制度建设方面,包括选拔、培训、管理、考核等,且多停留在制度设计缺陷的剖析阶段,少有较为成熟的对策。对于心理委员成长规律的探析尚无相关文献。只有徐浩在《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提及心理委员的职业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自身获得成长,心理变得更健康;明确自身工作界限,知道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学会识别一些常见心理问题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学会识别各种危机信号并能做一些简单的处理以及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辅导员技能,从而可以做一些朋辈互助的工作[3]。笔者认为,对心理委员成长规律的掌握,将为心理委员培养提供更为可靠的路径。本文通过观察心理委员的行为轨迹,访谈部分心理委员,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认为心理委员的成长需要经历新手心理委员——胜任型心理委员——优秀心理委员三个阶段。

2.1 新手心理委员

新手心理委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大一新生担任心理委员,即“两新”(新生、新手)心理委员;另一种是换届后新上岗的非新生心理委员。

对于“两新”心理委员而言,一方面要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模式,另一方面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担负起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这一阶段,心理委员往往会存在着以下两大矛盾:(1)工作热情与工作方法不匹配。“两新”心理委员对开展班级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充满兴趣,热情高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欠缺、工作内容不明晰、工作方法不妥、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会有力不从心之感。若不及时调整,势必影响以后的工作效果。(2)自我成长与岗位需求不协调。心理委员是从事心理工作的,首先自己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具有凝聚力,要有人格魅力,要有积极乐观、助人为乐以及悦纳自己、接纳他人的人格特点,同时要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4]。“两新”心理委员首先是一个新生,其次是心理委员,她(他)和大多数大一新生一样会面临适应性的问题。若不能得到合适的培训,则无法保证自我成长和岗位需求的协调发展,无法帮助他人。

对于非新生新手委员而言,在工作中同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无法接受系统培训。心理委员的培训是有针对性的,不同阶段培训不同的技能,因此,学校在安排培训时只侧重考虑“两新”心理委员,进行持续跟踪培训。而非新生新手心理委员是动态变化的,具体由班级掌控。二是无法保证心理工作的连续性。心理委员在工作中重点关注班内某些同学,心理委员的调整无法保证心理工作的连续性。

2.2 胜任型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培训后,掌握了相关工作技能,再经过实践的探索,基本掌握了心理委员的工作任务、方法和规律。胜任型心理委员能够很好地完成学校、二级学院布置的心理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逐渐融入自己的想法,尝试开创性地开展工作。这一阶段的心理委员主要有以下表现:(1)处理任务型工作游刃有余。对于学校、二级学院布置的任务型工作能够得心应手,保质保量完成。(2)开展班级工作独具风格。这一阶段逐渐摆脱了模仿痕迹,在开展班级心理工作上逐渐显现个人风格,能够独立地开展独特的活动。

2.3 优秀心理委员

一批追求自我成就的胜任型心理委员不断成长为优秀心理委员,她(他)们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欲望强烈。在按时参加学校及二级学院举办的各类培训的同时能够积极阅读相关心理书籍,观看心理影视作品,提高心理工作技巧。(2)工作主动性强。他们能够密切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普查、心理月报报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并能主动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活动。(3)工作定位清晰。他们善于及时发现并关注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对于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能够及时转介,同时遵守心理保密原则。

心理委员成长阶段的分析有助于掌握其成长规律,笔者认为心理委员的成长应遵循以下规律。

(1)遵循人岗匹配的内在规律,完善的选拔机制是心理委员成长的前提。心理委员岗位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且心理委员自身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密切相关。因而,选拔中充分考虑人岗匹配的原则,将为后期的培训和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遵循按需施教的内在规律,系统培训是心理委员成长的保障。心理委员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心理知识和工作技能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根据多样化的需求,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培训的导向性作用。

(3)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效的考核机制是促进心理委员成长的手段。考核是运用特定的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心理委员的业务素养和履行岗位职责等进行评估,是提升心理委员工作绩效的有效途径。

3 心理委员的培养路径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心理委员的培养既要遵循其成长规律,又要结合心理委员培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分层次、有重点、多形式、全过程”的实施路径。

3.1 班级选拔与学院参与相结合

心理委员除了具备相应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有一定的特质。目前的选拔方式无法确保人岗匹配,且选拔出来的心理委员本身可能就是一类学生。有研究指出,可以用朋辈咨询的理论来指导和完善心理委员工作,参照朋辈辅导员“自愿报名——相关测试——面试——录用”的程序来产生心理委员[5]。结合心理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可按照“自愿报名、学院集中测试(心理问卷)、班级选举、班主任考察、录用”的程序进行选拔。学院集中测试可进行有效筛选,确保合适的同学担任心理委员,为心理委员的有效培养奠定基础。制定心理委员连任制,最大限度地确保心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保密性。

3.2 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

高校心理委员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心理委员自身对常见心理问题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所以培训是心理委员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培训内容上,要包含常见心理问题判别、基本工作技能和危机干预方法、团体活动组织与开发等。在培训单位上,力争学校、二级学院协调,使集中教学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在培训形式上,要摒弃以讲座为主的现状,多引入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等方法,丰富形式。在培训模型上,可参照图1。

图1 心理委员培训模型

一份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应该涉及心理委员不同成长阶段的多种因素的需求,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完成,做好预备性工作的研究会促使培训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培训团队的建立要充分考虑授课方法和技术,确保吸收不同年龄层次、专业性较高的教师担任心理委员培训师。实施评估,不断调整、优化培训内容,促进培训效果最大化。

3.3 激励机制与考评体系相结合

考核的目的是激励。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6]。有效激励则会提高心理委员工作的实效性,推动心理委员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委员的考评要结合平时参加培训和开展工作的情况,通过自评、互评和学院评定,推选出优秀心理委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树立标杆推动工作,让心理委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1]李笑然.关于高校心理委员制度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2-35

[2]黄乔蓉.大学班级心理委员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10):1149-1151

[3]徐浩.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11-12

[4]李晓波,谢钢.高校心理委员培训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8

[5]胡远超,赵山.心理委员制度:朋辈咨询在我国高校的本土化形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66

[6]蔡世馨.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91 (责任编辑:刘小阳)

猜你喜欢
委员心理健康班级
图片报道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级“四小怪”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委员风采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