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佳 翁亚静
(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 常熟 215500)
所谓一维势能图像,它反映的是在一维情况下物体势能与空间的位置变化关系.例如重力势能与高度、弹簧振子的弹性势能与距平衡位置的位移、分子势能与原子间距等图像均属于一维势能图像.一维势能图像在物理学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势能与位置的关系,而且可以反映出很多其他问题.
以竖直上抛运动为例,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地面上以Ek0的初动能竖直抛出,若规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的重力势能与距地面高度h的关系满足
其一维势能图像如图2所示
图1
图2
下面我们通过重力势能的一维势能图像来讨论小球的作用力、能量等几个问题.
(1)作用力.由(1)式可知,图像的斜率即表示重力的大小,满足mg=tanθ,且在上升的过程中力的大小与方向均不变.
(2)能量.令小球的总能量即机械能为E,由于机械能守恒,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是个定值,机械能的大小用水平虚线表示(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势能图像距虚线的竖直距离即该处小球动能的大小.当h=0时,Ep=0,Ek0=E,即当抛出时,小球的动能等于小球的机械能.
图3
图4
(3)上升的最大高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小球的重力势能不可能超过其机械能,因此图像与虚线的交点所对应的高度hmax,即为小球可以上升的最大高度,满足mghmax=E=Ek0.
以水平弹簧振子(如图4所示)为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则系统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距原点的位移x满足的关系为
其一维势能图像如图5所示
图6
接下来我们通过弹性势能图像来讨论弹簧振子的弹力、能量、振幅等几个问题
(1)弹力.由于势能曲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弹力,因此由图像可知,在原点O处曲线的斜率为0即弹力为0,随着位移x的变大,曲线的斜率变大,故弹力变大.其次,由于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因此弹力总是指向势能减少的方向,即平衡位置O处.最后我们可以得到:弹簧弹力随位移的增大而增大,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回复力的特点.
(2)能量.令系统的总能量即机械能为E,由于系统机械能守恒,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是个定值,机械能的大小用水平虚线表示(如图6所示),弹性势能曲线距虚线的垂直距离即该处小球动能的大小.当小球的位移为零,即在平衡位置时,Ep=0,Ek=E,因此当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其动能最大.
(3)振幅.由于系统的弹性势能不可能超过其机械能,因此曲线与虚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位移即为该弹簧振子的振幅A,满足
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分子力,描写分子力的势能曲线如图7所示,其中横坐标代表两原子中心之间距离r,纵坐标是相互作用势能Ep(规定r→∞处的分子势能为0).
(1)分子力.
① 当r=r0时,由于势能曲线在该处的斜率为0,因此分子力为0.
② 当r>r0时,由于分子力始终指向r0(平衡位置),故此时分子力体现为引力.并且随着原子间距的变大,曲线斜率先变大后变小,因此分子力先变大后变小.
图7
图8
③ 当r<r0时,由于分子力始终指向r0(平衡位置),故此时分子力体现为斥力.并且随着原子间距的变小,曲线斜率变大,因此分子力变大.
由上面的讨论,可以得到分子力与原子间距的图像.(如图8所示)
图9
(2)势阱.如图9所示,在势能曲线的A处附近有一个低谷,通常称为“势阱”,由上面的讨论可知,A处的分子力为0.又因为A处附近的作用力都指向该位置,因此r=r0是一个稳定的平衡位置.对于固体而言,其原子之间的距离就在r0附近,这也是为什么固体分子结构稳定的原因.
引入一维势能图像给了学生一个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新角度,这不仅对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很有帮助,而且也锻炼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1 赵凯华,罗蔚茵.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