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尿钠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判定的意义

2014-05-18 12:28:27王海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4期
关键词:丙组B型稳定型

王海鹰

(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莱州 261400)

B型尿钠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判定的意义

王海鹰

(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莱州 261400)

目的探讨和分析B型尿钠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甲组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30例;乙组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30例;丙组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30例。无心脏疾病的健康人组,设为对照组,30例。结果甲组BNP水平明显高于乙组、丙组和对照组(P<0.01),乙组BNP水平明显高于丙组和对照组(P<0.01),丙组和对照组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冠心病类型不同则血浆中的BNP水平不同,BNP已经作为心力衰竭独立的诊断标准用于临床,同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NP水平也可用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有助于重症医师及早做好防护救助措施。

B型钠尿肽;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

B型尿钠肽又称脑尿钠肽,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心肌细胞所分泌的BNP先以前体形式存在,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在活化酶的作用下裂解,释放入血循环,BNP<100 pg/mL可排除心力衰竭。BNP作为心力衰竭定量标志物,以BNP 100 pg/mL作为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达到90.0%,可以减少74.0%的临床不确定性[1]。而BNP 超过400 pg/mL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达95.0%[2]。BNP是心力衰竭最强大的预测物;BNP水平有助于评估出院的安全性。笔者对我院曾收治患者进行了科学研究和细致分析,结果显示血浆BNP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的患者都是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总共为90例;其中有男性60例,女性30例,年龄在55~78岁,平均为(62.5 ±2.5)岁。按照临床类型分组,甲组为初次发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3.0±2.0)岁;乙组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2.5±1.5)岁;丙组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3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3.0±2.0)岁。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且无其他心脏疾病的健康人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2.5±2.5)岁。三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年龄和性别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血浆中BNP的检测:对于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入院当天即采集血液检测。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发病48 h内采血检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末次发作48 h内采血检测,对稳定型心绞痛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于入院后2 d内采血检测血浆BNP。血浆BNP水平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使用ADVIACENTAU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尽早完成检测; 心脏B超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内径、收缩末期左室内径,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LVEF将甲组、乙组和丙组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以上数值均检测3次,取平均值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各组间差异比较用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冠心病患者各组血浆BNP浓度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甲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而乙组也明显比丙组和对照组高(P<0.01),丙组比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甲组比乙组心功能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丙组和对照组心功能显著降低(P<0.01),乙组比丙组和对照组心功能显著降低(P<0.01);见表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与血浆BNP浓度的关系: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例,心力衰竭/休克2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9例,梗死后心绞痛5例,心血管事件发生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各组患者BNP浓度与LVEF

表1 各组患者BNP浓度与LVEF

3 讨 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同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其中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ACS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猝死率的特点。目前的对策是要及早进行分型和危险分层,采取介入治疗等措施积极处理高危患者,降低病死率。ACS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冠状动脉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性斑块,造成不同程度的狭窄,并在此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或痉挛,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管腔部分或全部阻塞,从而造成心肌缺血或坏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常有心室负荷过重和心室壁张力过高,BNP多升高,与病情的严重性密切相关。BNP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心肌坏死数目密切相关。血浆BNP水平可作为ACS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判断ACS患者临床疗效的指标。BNP明显升高者预后较差,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增高。BNP检测有助于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尤其是AMI患者)死亡的风险。BNP测定有望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预后判定的新的独立预测因子,为ACS患者治疗、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

研究证实,快速检测BNP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而且BNP升高的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猝死风险相关。目前,BNP已经作为心力衰竭独立的诊断标准用于临床,同时血浆BNP水平也可用来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情况,有助于重症医师及早作好防护救助措施。

[1] 朱潮涌,李洁,吴雪莲,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与营养状态关系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31-233.

[2] 杨海,陈远东,周晓云,等.同型半胱氨酸和B型尿钠肽在诊断ACS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11,11(3):73-74.

[3] 张丽.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B型尿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1050-1051.

R541.4

B

1671-8194(2014)24-0252-02

猜你喜欢
丙组B型稳定型
基于B型超声的在线手势识别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B型血的忧伤你不懂
学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09
千万别对B型人表白
PSS4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