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宝,时立新
(长江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于2012年12月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标志着微课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启动。本次比赛中,各高校纷纷组织教师参赛,据统计,全国共有25个省份的112所高校的182门体育微课参赛。本文分析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特点,对参加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181门体育学微课进行多方面的统计与分析,希望为体育学微课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本次比赛紧紧围绕“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为目的。比赛评审主要从微课作品的规范、教学安排、教学效果及网络评价等几方面进行评审,教学能力核心要素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分值最高。评审规则把教学特色也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说明青年教师要打造自身的教学特色。
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一个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风靡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高校微课教学能促进高校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高校教师培训方式方法的改变,解决培训多样性、便捷性和针对性的问题的。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对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举办进行了报道。同时,参赛作品统一上传至网站,可以使更多人观看和学习,提高了比赛的社会影响力。
据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统计发现,本次比赛共有1 600多所学校参加比赛,参赛选手12 000余人,共638件作品入围全国决赛。本次比赛只有少数省份如西藏、香港和澳门等个别地区没有参赛,其余30个省份全部参赛,可见比赛覆盖范围之广。
比赛规则的开放与公平主要体现在参赛方法和比赛评审两方面。参赛方法上可以采用学校推荐选拔和个人报名的形式。个人报名的参赛方法给所有的高校教师提供了参赛的机会,这在其他比赛中是不多见的,体现出比赛的开放性。比赛评审也采用了网络评价的方式,占20%的比例,这种形式的评审是一种开放的评审,公平性与开放性兼具。
由表1可知,共12门体育学微课在全国决赛中获奖。体育学微课在全国决赛的最好成绩为全国二等奖,即吉林大学推荐的《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微课;获得全国优秀奖的共有11门,其中10门课程为学校推荐,1门课程为个人参赛。从微课高校来源看,有9门微课来源于普通高校,3门课程来源于高职高专;从课程类型看,获奖课程中术科微课有8门,理论微课有3门。术科课程中操类课程获奖最多,有4门,内容无重复,其余课程为乒乓球、游泳、跆拳道和户外拓展类课程;理论课程内容非常具有代表性,是两门关于国外竞技体育训练新理论的课程和中国与奥运的相关课程。
表1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体育学全国决赛获奖情况
本次比赛把网络评价纳入评审规则,体现出评审的开放性。网络评价包括参赛微课作品发布后受欢迎程度、点击率、投票率、用户评价、作者与用户互动情况、收藏次数、分享次数、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笔者从参赛网站作品排行榜的“分享次数”、“点击次数”、“投票数量”、“采用数量”及交流评价等几方面来分析课程影响力。通过浏览比赛网站发现,“分享次数”全国前50的课程中体育学微课入选的有山东职业学院《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原则》和《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点击次数”进入全国前50名中体育学微课入选的有华南农业大学公体《兵乓球双语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舞蹈啦啦操的创编及合理运用》及安徽体育运动职业学院《花球啦啦操》;“投票数量”全国前50名中体育学微课入选的有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健美操实训》、安徽体育运动职业学院《花球啦啦操》和山东职业技术学院《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原则》;“采用数量”排行全国50名中体育学微课入选的有华南农业大学公体《兵乓球双语课》、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健美操实训》;“交流评价”次数超过1 000次的微课有华南农业大学的《乒乓球双语课》(4 151次)、苏州市职业大学《健美操的编排》(4 126次)和吉林大学的《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实践》(1 906次)。
由表2可知,参赛理论课共有50门,占体育微课的27.5%,其中,学校推荐的普通高校理论课有37门,高职高专的理论课有7门,个人参赛的理论课有6门。各个运动项目的理论课程占理论课程总数的32.0%,接近1/3,作为主干课程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及学校体育学也占据了1/10左右。
表2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体育学理论课程分布
由表3可知,参赛的术科课共有132门,占总课程的72.9%,其中,学校推荐的普通高校术科课有71门,高职高专的术科课有52门,个人参赛的术科课有9门。由表3可知,术科课程中共有18个项目,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的术科项目。从排名上来看,健美操微课有31门,占术科总课程的23.5%,排名第一;武术微课有22门,占16.7%,排名第二;网球、篮球、排球的微课紧随其后;其他项目也均有涉及。
表3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体育学术科课程分布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浏览比赛网站发现,此次比赛体育学只有宁夏、海南、内蒙古、云南、西藏、香港、澳门及台湾没有参赛。在高校体育学微课数量上山东省高居榜首,达到37门;其次是江西(28门)和四川(16门),三省份之间差距明显;安徽,湖北排在四名和五名。四名以后的省份微课数量差距不大。从各个省份的体育学学科实力上来讲,由于目前没有官方的高等教育体育学科的省份排名,因此,笔者参考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崔玉平的高等教育地区分类标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天津、湖北、陕西和山东这几个省份属于高等教育强省行列;高等教育实力属于较强类别的省(市)包括辽宁、四川、黑龙江、吉林、湖南、河北、江西、河南、重庆、福建、宁夏、海南、云南、安徽、山西共15个省区,;高等教育强省指数属于较弱类的地区包括了广西、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和贵州7个省。对比表2我们发现,全国体育类微课的数量较少的省份基本属于高等教育较弱的省份,但属于高等教育强省的北京、上海、浙江及陕西等省份在参赛数量上表现一般,反而属于高等教育较强省的江西、四川、河北及安徽等省份在数量上有较好表现,参赛热情高。
有43所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部参赛,占37.7%,排名第一;其次是高职高专的公体部有41所,占36.05%,排名第二;一般综合大学及师范院校的体育学院有22所,排在第三。我国共有14所本科层次的专业体育院校,参加比赛的只有4所,可见参赛热情不高。高职高专层次的体育院校有4所参赛,并且个别学校表现出极大地参赛热情,如安徽体育运动职业学院有8门课程参赛。
(1)以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目标,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举办各级各学科的微课大赛。青年教师的发展是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保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青年教师,也有利于青年教师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教书育人。
(2)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名师名课的示范作用,建立名师名课库。自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教学名师评选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成果巨大,我国的体育学科教师也有多人被评为教学名师,至2010年,体育学也建立了4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名师名课资源,加快体育学微课的建设工作。
(3)参赛教师个人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系统总结和梳理比赛中的不足,进一步认识微课,加快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主要从微课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学特色等几方面努力,进而快速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1]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
[2]崔玉平.省域高等教育实力的分类评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1):49.
[3]杨青宝.体育类精品课程转型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3(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