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业与城市匹配发展

2014-05-16 11:37方儒林
中国工业评论 2014年2期
关键词:用地集体成都

方儒林

产业和城市是人类文明尤其是工商文明产生和延续的主要载体。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关联关系不仅代表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水平,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在升级演进中必须加以统筹、动态协调的基础性关系。

依靠产业为动力建设城市,依托城市为载体支撑产业,“产城一体、宜居宜业”是成都城市与产业发展的最终宿求。成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与这座城市的融合、匹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工城关系”是工业和城市关联与发展关系的简称。之所以说“工城关系”是成都当前最重要的产城关系,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从经济机理看,工业具有的细密化分工、大规模生产以及广域化销售的产业特征,在当前全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是最能够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的产业种类;同时,其实体经济属性与“接一连三”的产业形态,决定了工业在区域经济与外部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内部的关键纽带作用。

从发展实际看,在经济增长方面,2003-2012年,成都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8%,较GDP快4.7个百分点,较第三产业快6.3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从35.2%上升到47.7%,工业占GDP的比重从29.4%上升到38.4%;投资拉动方面,2003到2012年,成都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0.8%,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7个百分点;对外贸易方面,2012年工业品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对外贸易总额(含服务贸易)的89%,工业是成都经济联系全球经济的主要纽带。

从全市层面看,成都已经发展成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综合性城市,具有强大的资源集聚与分配能力。应该围绕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具有很好产业基础、市场前景、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突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界限,整合配置土地、资金、科教、物流以及城市营销等资源,促进重点产业大规模、高端化、全产业链发展,使之成为代表成都工业水平的支柱产业。

在区县层面,成都大部分区县仍处于功能型城市发展阶段,应该依托工业集中发展区,不断强化配套设施及城镇功能的嵌入建设,坚持“一区一主业”特色化发展,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轻工、冶金等传统产业,进一步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和升级方向,以差异化为方向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实现特色发展的同时,依托市级重点产业实现配套发展。

在镇域层面,要抓住城镇化发展机遇,积极创新释放制度红利,充分利用好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先导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手工业,在确保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探索工业集中发展区轻型配套产业发展,并以专业化分工推动镇域之间一二三产关联发展,在激活镇域经济的同时,不断丰富成都工业发展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

按照目前发展速度,预计到2015年成都工业用地将有5~8平方公里的缺口,同时每年的工业用地指标只能满足不足20%的项目用地需求。而成都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较为丰富,初步估算有60万亩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供开发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工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加快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推进方案,释放政策红利。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工业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区县政府为主体,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的非正式土地市场,主要开发工业厂房和配套设施租赁功能,此举可以缓解年度土地指标对工业发展的限制;另一种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当中的工业用地上市流转,其政策突破在于绕过须经征转国有用地的传统流程,只须继受单位亦即土地的实际使用方和国土部门签订补偿协议即可实现土地转让。

为充分保障农民利益,要高度重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在“确权赋能”与“保权增能”两个方面的统筹推进。建议先期应以国有平台公司为市场主体加以推进,农村集体及个人收入方式避免一次性卖断,倡导股份式联建联营,在经验积累成熟时,再面向社会资金开放。

从成都情况看,“大城市病”日趋严重,镇域经济发展却不充分;工业园区发展与周边城镇化不协调,互动发展不足;工业园区内部服务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能力不足等现象都是具体表现。虽然规划的前瞻性不可能与现实发展一一对应,但完善规划制定流程及相互衔接机制无疑可以减少偏差。

要高度重视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产业是产城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什么样的产业成就什么样的城市,因此产业发展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应具有先导性。虽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中都有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内容,但总体来看产业发展相关研究还不深、不细,尤其表现在县域和镇域规划当中,相关规划在产业发展指导性上的不足将直接导致产城脱节、“两张皮”现象。

要建立动态协调的规划衔接机制。从目前情况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一般在十年以上,城市发展总体近期规划期限一般是五年,而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和导入期一般较短,几者之间的时间差将影响规划衔接性。建议由各级规委会牵头,建立更加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协调机制。

(作者为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endprint

猜你喜欢
用地集体成都
自然资源部:坚决防范临时用地“临时变永久”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警犬集体过生日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