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师
血清IL-10、IL-4及IgE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检测意义分析
李经师
(文昌市文城镇清澜分院,海南文昌571300)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多种炎性因子和相关介质参与,在气道炎症发展过程中,白介素-10、白介素-4也参与其中,对气道炎症的发生起着调节作用。本文选择我院小儿支气管哮喘病例,观察白介素-10、白介素-4、IgE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水平变化意义。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上述患儿诊断符合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上述患儿中实验前2周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同时排除合并有严重感染患儿、过敏性疾病患儿。上述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发作患儿、缓解期患儿,分别作为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急性发作组患儿共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最小为3.1岁,年龄最大为13.4岁,平均年龄为7.6岁;缓解组患儿共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为13.0岁,平均年龄为7.9岁。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期间的健康儿童共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为3.0岁,最大为13.5岁,平均年龄为7.4岁。
1.2 方法
缓解组和急性发作组患儿均在入院的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置于4度冰箱内约30分钟,血液凝集后再3 000转下离心15分钟,分离血清,取血清,测定患儿的血清白介素-10、白介素-4和IgE水平,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具体测定步骤均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步骤进行。对照组患儿在体检当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约3ml,具体收集血清方法和监测白介素-10、白介素-4和IgE水平同缓解组和急性发作组。
1.3 统计学处理
3组所得的白介素-10、白介素-4和IgE水平测定结果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组白介素-10、白介素-4和IgE水平测定结果
急性发作组患儿的血清白介素-10水平与缓解组和对照组比较,前者分别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患儿的白介素-4和IgE水平分别与缓解组和对照组比较,前者分别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患儿的白介素-4和Ig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白介素-10、白介素-4和IgE水平测定结果
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炎性细胞及其释放的因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气道炎症发展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在IgE介导下的Ⅰ型变态反应基本,而IgE水平升高与哮喘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1-3]。白介素-10是单核巨噬细胞、部分的淋巴细胞及上皮细胞等在被激活的状态下产生细胞因子,白介素-10能够抑制抗原递呈细胞作用,能够诱导T细胞处于不应答状态,同时对呼吸道内的炎症细胞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所以对支气管炎症的发展起到负性调节作用。研究认为,白介素-10能够抑制IgE的产生,同时能促使IgG4的合成,所以白介素-10在过敏性哮喘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本文结果显示,急性发作组患者的白介素-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低于后者,而缓解组患者的白介素-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与白介素-10有关,所以白介素-10可以被认为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4-8]。
白介素-4能够提高B细胞对T细胞的作用,能够提高体液免疫应答程度,特别是能够提高状状态的B细胞,从而产生特异的IgE。白介素-4还能够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粒细胞在炎症发生部位发生聚集,这种聚集具有选择性,引起气道炎症发生[9-11]。本文中不管是急性发作组还是缓解组患儿的白介素-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白介素-4与气道重构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在本文中,急性发作组患儿的白介素-10水平低于缓解组,而缓解组的白介素-10水平低于对照组,所以白介素-10的检查有助于了解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白介素-4水平在急性发作高于缓解组,而缓解组高于对照组,通过检测白介素-10也有助于了解支气管哮喘的严重程度,所以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血清白介素-10、白介素-4水平有改变,血清白介素-10、白介素-4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了解哮喘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
[1]邹佳丽,陈怡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在呼吸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3,34(1):3232.
[2]刘艳丽.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白介素5、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及IgE的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3,26(2):4.
[3]阎昱升,汤渝玲.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5、ECP、IL-27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免疫学杂志,2013,10(3):912.
[4]夏 宇,闫 芳,齐曼古力·吾守尔.CD14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6(4):143.
[5]曹奇峰,张宇虹.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26(3):87.
[6]徐 莉,杨永青.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TNF-α、IL-6和NT-proBNP的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3,02(3):292-293.
[7]吴延雷,凌 杰.匹多莫德对儿童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4和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24(3):101.
[8]张 婵,吕继忠,赵燕平.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血清中IL-12,IL-4和TNF-α水平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04(2):25.
[9]陈 强,李 莉,刘建梅,柯江维,邹 音.哮喘患儿诱导痰中TGF-β_1、IL-5与肺功能相关性的研究[J].江西医药,2011,11(1):988.
[10]郝 璐,崔丽英.支气管哮喘和COPD患者血清IL-10水平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02(4):228.
[11]郭玉曼,迟俊玲.血清IL-10和TNF-α水平与哮喘治疗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09(1):1614.
2013-01-26)
1007-4287(2014)02-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