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观众都被聊斋剧感动了

2014-05-15 00:42刘紫薇
中国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傩戏水生话剧

刘紫薇

法国人向来是热爱戏剧的,这从巴黎数不胜数的剧场就看得出来。他们不但绝对忠诚于自己的莫里哀和雨果,也同样钟情于来自各种文化的戏剧作品。这不,听说中国的聊斋故事《水生》要来巴黎巡演,还没来得及听说蒲老爷子的他们也早早地开始张罗买票了。

《水生》是北京三拓旗剧团创作的一部形体话剧,改编自《聊斋志异》中的名篇《王六郎》。该剧作为唯一获邀的亚洲剧目,在巴黎南部小城伊希市第5届“世界文化之窗”艺术节上献演。

《水生》的表演中面具的运用和某些特殊的肢体表达方式源自傩戏。这部话剧将傩戏元素与当代戏剧表演方式相互融合,既给话剧本身揉入了古典艺术的精髓,又不至于过分艰涩枯燥。鲜明的人物形象,结合可读性极强的肢体语言,无论在今天的中国还是西方,都可谓是“接地气”的表现方式。

这一版《水生》将《王六郎》的故事提炼到了最简,没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嫌疑,美得很单纯。也许因为法国是印象派诞生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对水墨晕染式的叙述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空荡荡的舞台,区区几个物件,没有一句话且远隔一道文化的鸿沟,他们依然理解了,感动了。

法国无疑是个富有艺术气息的国度,这里的观众整体素质较高,每场演出都有着良好的气氛和融洽的观演关系。在“世界文化之窗”艺术节的演出中,到场的观众以中青年人为主,也有些人带着全家老少一同前来。法国观众的可爱之处,在于他们不但会努力地理解这出戏本身的含义,还会用自己的想象力把不明白的地方编个大概,最后哪怕稍稍出离原意,倒也相当在理,能够自圆其说。

法国有着如此肥沃的文化土壤,不独得益于欧洲深厚的文化底蕴,法国政府多年来对文化艺术行业的扶持也着实功不可没。哪怕是卢浮宫这类世界闻名的博物馆,一般也都会向26岁以下的欧盟居民及外国留学生免费开放,以鼓励年轻人走近高雅艺术。

再以戏剧行业为例,在法国,从事影视工作的艺术工作者如在大约十个月的时间内工作时间累计达到507小时,即使失业或暂时停止工作,仍可获得八个月左右的津贴,这笔资助的数额还是相当可观的。

据《水生》剧目的法国项目总策划、制作人王婧介绍,在前两年这部戏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的演出时,也曾出现过某些情节使观众难以理解的情况。这一次的演出则添加了简洁而必要的字幕说明,将文化差异对观众理解的影响降到了最小。

在演出次日,《水生》剧组还特地为法国观众安排了一场傩文化讲座,介绍中国民间祭祀仪式中的戏剧及戏剧面具。演员们给观众现场解说傩戏祭祀演出中的主要角色。

尽管近年来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已经更加频繁,欧洲观众对中国的戏剧作品了解依然很有限。在法国,依然有很多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苦于没有机会经常观看到中国艺术作品的演出。因种种条件所限,真正有机会走出国门的优秀民间作品并不多,而往往这些作品才更能够突破演出形式和题材的局限,为西方观众展现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

对于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法国一直在期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傩戏水生话剧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杨云霞:傩戏面具雕刻师
如何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中
再见啦,秋天!
互助
一个农民的四季
过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