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锋
掐指一算,中国电视剧已年近花甲。随着商业化的到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进入了“连续剧时间”,电视剧组也开始逐渐变成了一个“明星加工厂”,各种明星大腕从流水线上被“批量生产”出来。
从草根蜕变成明星的他们,成名于小荧屏,“叛逃”到大银幕,再到如今纷纷扎堆式的被电视剧“招安”,又是何故?
中国是全球电视剧第一大生产国,连续三年产量突破15000集。演员片酬也水涨船高,一两个明星就占了整部电视剧成本的绝大部分。
然而,在电视剧行业的泡沫被不断吹大的当下,这些回归小荧屏的大腕们,除了自个儿赚得盆满钵满外,又能给国产电视剧带来什么呢?
明星养成路线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在影视圈也一样,大器晚成者毕竟是少数。每一个扮演“路人甲”的龙套演员,都心怀着一个成为明星的大梦想。
通往罗马的路,绝不止一条。
遇到佳作型
代表明星:马景涛等
最近,被后生晚辈于正“抄袭”气得“心如刀绞”的琼瑶奶奶,不知现在消气了吗?琼瑶,这个作品最畅销、最多产的台湾言情作家,一支笔捧红了明星无数。马景涛、赵薇、金铭、苏有朋、周杰、范冰冰等大腕的成名,都拜琼瑶作品所赐。最典型的,就是“咆哮帝”马景涛。
根正苗红型
代表明星:房祖名等
在娱乐圈,出身至关重要。如今电视上就有一个《我不是明星》的节目。虽然名字叫“我不是明星”,但实际上就是帮忙推出“星二代”,让那些明星子女们在舞台上露脸亮相,借父辈母辈之名,唱唱歌,煽煽情,博得一点儿收视率。当然,那些已经出名的,就不用假惺惺地再去说“我不是明星”了,比如曾宝仪、房祖名、谢霆锋、张默等“星二代”,就不会在这档节目中出现。
被星探挖掘型
代表人物:高圆圆等
1996年冬,17岁的高圆圆与同学逛王府井。她们买了几串羊肉串在路边吃。突然,一个手里拿着DV的女子走过来问她:“姑娘,想拍广告吗?”
就这样,她进入了娱乐圈。“如果不是她,我也许吃完羊肉串就掉入茫茫人海了。”高圆圆至今不忘那个女星探。
想要被挖掘,被慧眼看中是一方面,还需要自身具备潜质。
无心插柳型
代表人物:梁朝伟等
这类明星压根就不想当演员,结果却“被演员”了。典型代表人物就是梁朝伟。
1982年,周星驰拉上梁朝伟,报考香港无线电视艺员第11期训练班。结果,星仔落选,梁朝伟却被录取。
“那个时候我对演戏根本不感兴趣,也还没有接触演戏,不知道演戏是什么东西。”梁朝伟事后承认。
一脱成名型
代表人物:舒淇、汤唯等
舒淇有着早年拍三级片的历史,汤唯靠《色戒》中的大尺度表演一举成名。《夜宴》中,邵小珊替章子怡当了会儿裸替,也火了一把。
圈子里有人说,这叫“穿得少,出名早”。
绯闻潜规则型
代表人物:张钰、肖琼等
张钰自揭“潜规则”,并公布录像,瞬间成为焦点人物。肖琼自爆电视剧《画家村》选角的“潜规则”内幕,也借势红火了一把。既然是娱乐圈,岂可没有绯闻与炒作?出名才是硬道理。
“叛逃”与回归
在影视圈有种说法,一线演员拍电影,二线演员拍电视。热播剧演员王雷就曾略显心酸地说:“电影圈一般都不大看得上电视圈的人,这早在我们圈里心照不宣了。”
电视剧生产出的明星,很多成名后“娶了媳妇忘了娘”,把电视剧抛弃,专攻电影。吴秀波和海清均是从电视剧走出来的明星,如今转投银幕。出演过《北京爱情故事》、《宫锁心玉》等热播电视剧的佟丽娅,近两年也开始尝试演电影。
与此相对应,有些影星正在回归电视剧。如张涵予、刘烨、黄渤主演了电视剧《火线三兄弟》,黄晓明主演了电视剧《精忠岳飞》,高圆圆主演了《咱们结婚吧》,范冰冰则出演《武则天》。
探究其中奥秘,可能有以下几种:
首先,电视剧具备电影所无法媲美的保鲜功能。一部电影哪怕再红火,下档后难免有些失落感。电视剧则好很多。演员吴毅表示:“演员一两年如没有更好的电影作品,容易被遗忘。电视剧保鲜好、题材好。”一个例证是,《亮剑》、《雪豹》等老剧,一直重播不断。一到暑假,还有人坐等《还珠格格》。
其次是电视剧片酬比较高。据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王鹏透露,总投资1.5亿的50集电视剧《红高粱》,制片方买莫言版权花了1000万,赵冬苓编剧费1000万,郑晓龙导演费1000万元以上,主演周迅片酬达到了3000万元。而拍一部电影,几百万元片酬就是高的了。
第三个原因是报恩。从香港无线电视台出道后,刘德华和古天乐都将回归电视剧,以提高老东家收视率。古天乐解释再次出演电视剧,是因为“我跟(香港)无线电视台还有合同在身,还有一部电视剧要拍。”
第四个原因是下海。像黄晓明、苏有朋、范冰冰等,之所以在电视剧方面又开始活跃,很大原因是他们自己也参与了一些影视剧的投资或幕后工作。
还有一些人则是情非得已。影评人程青松说:“一些中生代演员,在电影中得到主角的机会已没那么多了。电视剧对于演员的要求迟缓一些,观众对角色的要求和年龄感也不那么挑剔 。”
去年,在首届“央视中国电视剧年度明星盛典”上,荣获终生成就奖的李雪健说:“总想把事情做得完美一些,给观众留下几部好作品、好角色,多年后回忆起来仍津津乐道。千万不要应景、赶时髦,成为过眼烟云。”
对明星大腕们来说,这句话说得非常走心。
明星≠收视率
明星效应对电视剧收视率的推动显而易见。过去是电视剧造就明星,现在则进入了明星造就电视剧的时代。
有知名度却是非专业演员的李玉刚,近些年来也频频在《关东大先生》、《刺杀特工组》等电视剧中露脸,虽然只是客串,但片酬丝毫不差。
“实话实说,经纪公司可能谈的价格还会比较高,毕竟我在这部戏中,他们会从侧面提高收视率。最开始戏还没开拍的时候,我的剧照挂在那里,就已经卖出去了。”他说。
但是,明星云集就一定会收获高收视率吗?还真未必。
《缘来一家人》(2000年上映)由卢伦常导演,胡兵、李若彤、周迅等众星出演。但该剧却没有多少观众缘。同样,刘烨、何润东、王亚楠、邵兵、张铁林、瞿颖等出演的《荆轲传奇》(2004年),陈红、黄磊、耿乐、傅彪、袁泉、李小璐、尤勇等出演的《吕布与貂蝉》(2002年)等剧,星光灿烂,却都反响平平。而杜淳、马伊琍主演的《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2013年),因为“烂得不能再烂”,更是遭遇停播。
“明星拯救不了烂片”,这是一个真理。殊不知,还有更多的烂片直接胎死腹中。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王鹏近日称:“前年发放了17000多集发行许可证,去年全国电视台首播了不到9000集。”这说明,前年领取许可证的戏,在去年有8000集制作完却没能播出。有业内人士直言:“多半砸在制作公司手里了。”
“当前,电视剧制作行业过度生产的现实让人触目惊心,行业激烈竞争导致的追大腕现象,也让国产电视剧成本暴涨。生产过量和成本攀升并没有阻止热钱涌入,电视剧行业的泡沫正在被不断吹大。”王鹏说。
“千万别把明星的加盟当成救星。除了有响当当的名头,方便引起舆论关注和容易说服电视台下单外,其它都是不确定因素。明星背后的创作班底能否按照电视剧创作规律来搭建很重要。”有分析人士称。
失去了好的作品,明星不过是帮着叫卖的噱头而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