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增志
学风建设不仅是学校的主体也是其灵魂;是人才培养的保障与教学秩序的维护的基础。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校学风建设欠佳,会呈现出许多负面问题。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改正措施,势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
一、学风状况欠佳的主要表现
学生的学习风气立足于基层,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精神与学习目的等方面。学风建设同时还体现出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学风的形成不仅能对周围的人形成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也能让人心中形成奋进的决心。就目前而言,学风建设不容乐观。笔者曾对某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学风不正有如下主要表现:
首先,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比较调皮。不少同学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迷恋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以至荒废学业。同时,许多单亲家庭的学生,受家庭影响,注意力不能放在学习上。不少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其目的主要是怕孩子流失到社会上,放在学校的目的就是让学校照看孩子。这些原因导致许多学生不思进取,不愿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按要求完成作业,有的作业是别人代写,有的简单照抄别人。
其次,考试风气不正。作弊现象比较多,手段五花八门。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中,学生的考风暴露出的问题比较严重。
再次,教风与校风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性是随着教与学而发生变化的。因此,教风是影响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教师的任何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好坏。因此,教风的优良与否是学风建设的基础。校风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学校的精神面貌以及各个班级中教师的作风中。良好的校风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控制力,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二、良好学风的基础是优良的教风
正“学”必先正“教”。《三字经》有云:“教不严,师之惰”。良好的学风不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更是教师的问题。新课改以来,教育面貌方面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毋庸讳言,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在无情地侵蚀着社会的肌体,教风就是其中受污染的灾区之一。部分教师治学不严,得过且过;还有部分教师抄袭别人的成果不以为耻……显然,教风是形成学生学风的直接载体之一。良好的教风不仅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前提,更是这个社会的良知和底线。
同时,人作为环境的产物,会受到各种环境的不同影响。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借此来完善学生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例如,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分不清自己的爱好是什么,因此,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认真审视自己,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兴趣爱好,借此来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充满生机活力,为期待的目标努力奋斗。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面对挫折,要在自我调解中养成自我激励的信念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如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空间,感知成功人物的奋斗实例,让学生重新拾得学习的自信和勇气。让学生明确人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遇到逆境时更要积极向前,才能让自己成长。
三、改善学风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为学校基本建设之一,学风在教育中渗透到德智体各个层面,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树立理想的同时端正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养成善于思考、勇于面对社会的习惯,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不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依托。改善学风,学校首当其冲。为此,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校园氛围,培育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体系。其次,努力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打造技术精湛的教育队伍。还要加强管理,倡导严谨治学、抵制学术腐败。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形成良好学风提供一线保障。此外,改善学风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社会上存在许多诸如考场作弊、论文抄袭、学历造假等不良风气,这也是导致学生学风不正的重要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风问题也会逐步改善与好转。
学生完善奋斗目标,并找到正确的奋斗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幅度增强,就可以自觉地努力学习。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孜孜不倦。学风作为学校的灵魂,不仅需要学校创造浓郁的校园文化,也需要教师的优良教风,只有教师、学校让每一名学生都活跃起来,才能让学风充满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