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电子学案设计探析

2014-05-14 13:06范小莉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堂学习

范小莉

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电子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充分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三维目标的掌握,以实例说明如何设计好的电子学案让课堂变得准确、有效、生动。

关键词:电子学案;课前延伸;课堂学习;课后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32-03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信息技术的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为网络的承载,信息资源变得丰富多彩、生动翔实。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通常是教师强调一个个的操作要点,完成一个个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简单重复,智慧之花被冰封,创造之心凋零,想象之翅不再翱翔。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里更好地获取信息,学案的运用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航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用名陶知行,是“先知而后行,还是先行而后知?”其最终改名说明了结果,这一思想是设计学案的重要依据。学案实际是给学生抓手,让学生尝试自学。学案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深度在学案中必须得到体现。要充分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三维目标的掌握。

学案可以分为纸质和电子学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电子学案的优势则更为明显,以其经济快速而被信息技术课堂接受,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优秀的电子学案应该能够让课堂教学具备以下三点:首先必须准确,知识点准确,三维目标得到实施。二是有效,听懂多少,运用多少,是学生学习一节课的重点。三是美感,也就是上课的艺术性,形象生动、自由新颖,让学生能够获得身体和心情的愉悦,如沐春风,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学生表面的快乐,没有回味的余地,无法积淀形成价值观,看起来热闹却是失败的。因此电子学案必须设计准确、有效、生动。

电子学案可以分为分课时学案和专题学案,课时学案重点考虑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专题学案则考虑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去设计(如网站设计有关知识和技能)。电子学案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简单地提供问题情境和参考资料,必须在活动选择、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努力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引领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笔者认为可以考虑这样来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的电子学案。

第一部分:课前延伸

有意义的课前延伸和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利用学案加强对活动的设计、指导和评价,使课前延伸成为学生先行探究的自主学习活动。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学案不可能提前发给学生,只能是课前五分钟学生进入机房后打开计算机到上课的这段时间。学案中设计课前延伸活动可以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来思考,本门学科更侧重于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动手实验、上网收集学习资料、社会活动调查等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丰富感性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一节学习时,笔者设计了如下课前延伸:

1.IP地址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IP地址192.168.30.240是__________类IP地址,网络号为_____________,主机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网上学习,调查了解家庭上网的方式、需要添置的相关设备和办理流程。

这一课前延伸活动设计的目的为:前面两点重点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IP地址的格式、作用和设置,从而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学习IP地址的动态配置和静态配置方法时能进一步认清其作用。第三个活动设计的目的为经过学生课前调查了解家庭上网的方式,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对两种上网方式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且能够将两种上网方式——拨号上网和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不同轻而易举的区别开来。

再例如学习《表格信息加工》一节的内容,书中所列举的案例为某人一餐摄入的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间也发现有其它一些数据的获得,比如低碳生活等,不管哪些数据,可以在课前延伸部分由学生直接观察表格,从每个学生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发现的问题并记录在电子学案中。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来实践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亦如在学习《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一节中,课前延伸活动中可设计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这一论点收集相关素材,经过素材的收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会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更应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前有了自己的问题,课中再来解决,这样的课前延伸是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既促使学生认真自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更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学习

电子学案的主体,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等。

一、问题探究

学案设计的活动情境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突出重点、难点,在重点内容上让学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难点上让学生进行突破。尽量选用生活中的素材、实例或资源作为问题的情境材料,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受知识的实践价值,又能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提升感性认识。问题情境必须少而精,使学生能够围绕重点内容深入思考、充分交流、提高认识并且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域名与域名管理》时,课堂学习部分可以设计如下:

(一)域名的一般知识

1.域名的概念:

域名是网络上一个_____________或一个_____________的名字,网络间正是通过域名相互进行访问的。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endprint

【活动一】请同学们选择一些网站,看看别人是如何选择域并评价其域名的价值

探索或发现:

2.域名的基本结构

【活动二】请填写下表:

探索或发现:

3.常见的顶级域名

【活动三】阅读课本P30页表2-2,完成下表

按组织类型划分的顶级域名

(二)域名的管理

【活动四】阅读课本P31-34页及《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完成以下内容:

1.域名的管理机构:从1998年起,全球域名的管理职责由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___________来承担;1997年6月3日,我国成立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____________,由该非营利性管理与服务机构来承担域名管理职责。

2.域名管理办法:我国互联网络域名是采用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

3.域名注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域名注册服务遵循“ ______________”的原则 。

4.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

【演示】教师登录“中国万网”或“新网”,演示域名注册过程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域名申请流程及命名规则。

【活动五】

如果你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创建网站,你准备用什么域名?参照课本P31页的命名规则。

思考:1.说说你为自己的网站所取域名的意义。

2.讨论域名的合法性,如顶级域名和网络名使用是否规范,选择的组织机构名是否恰当,有无非法字符等。

本部分为电子学案的主体,在电子学案中将课堂学习中学生活动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域名的一般知识,第二部分为域名管理办法。其中第一部分域名的一般知识设计了三个活动,首先让学生通过活动一来认识域名并且知道域名的价值,对学习域名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活动二、活动三了解域名的概念及基本结构。三个活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时发现问题并思考,比如在活动二中教者精心选择了谷歌这样一个网站,让学生发现其域名google.com.hk和google.cn等命名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本课的学习重点为教会学生学会规范地申请、使用域名的方法,所以学案中将第二部分域名的管理中的活动四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网站创建域名所带来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域名申请,在课堂中验证自己所取域名是否合法、是否可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域名规范使用的理解。

二、相关链接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认识,可以围绕专题和学习重点难点,建立“相关链接”。“相关链接”主要是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现象和实例。

例如《域名与域名的管理》中可以提供以下相关链接:(1)通用网址。“通用网址(通用网址的英文名字是Internet Keyword也有叫做China Internet Keyword,也就是“网络关键字”)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名称访问技术,是最快捷、最方便的网络访问标准。”(2)中文域名。“中文域名的推出客观上拓展了有限的域名资源空间,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域名资源的需求与供给方面的紧张情况,另外,中文域名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来英文域名中不同商标权人的商标汉字不同,读音相同而导致用英文或拼音注册时的冲突问题。然而,域名的本质特征不可能因中文域名的出现而改变,域名的抢注导致的其与商标权的冲突仍然大量存在,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中文域名的本身使用的是中文字符,而使这种冲突更加剧烈……”。

作为拓展学习的一种形式,必须精心选择有价值的、有助于学生提高的材料,材料必须与课题内容相关。可以不单独设置栏目,穿插在各个问题情境后面进行链接,作为问题探究活动的知识帮助或情境拓展。针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这一环节中有着自己特别的优势——互联网网络资源自由运用,为拓展和链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课堂回顾

一节课学习下来,需要进行总结和反思,确认所学知识,并且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设计学案时,笔者通常设计留有一定量的空白,在课堂上留出三到五分钟时间,思考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操作点,有哪些收获,哪些新的发现,可以当堂进行交流,并要求学生将发现的问题写下来,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回顾或总结或设问或反思,长久的坚持可以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在课后去不断学习来补充,也可以请教老师、咨询同学。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发现问题然后来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课后提升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课后学习活动一般为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亦可以设计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专题实践活动。电子学案中设计的课后学习活动,主要是活动内容、活动方法,保持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促进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

例如学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课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如下问题,形成课后提升:

1.家庭装有ADSL宽带的学生,查看家庭计算机上网的硬件连接;(电话线连接方式,ADSL宽带设备连接,观察网线和水晶头及其连接,重点观察水晶头部分,网线与电脑相连。)并动手绘制拓扑结构图;

2.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机教室设备并记录。

其中第一个活动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后留给学生回家观察,把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真切地感觉到现实生活和学习的联系,鼓励学生动笔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在课堂内与同学分享,也可以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在下节课进行询问,带着疑问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个活动任务设计的原因是因为可能有些学生家庭没有相应设备,则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内观察并参照家庭上网的模式来共同了解相关设备和连接方式。在这两点已经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习网络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学科电子学案的运用可以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以引领学生实践探究,改变原来被动学的状态;从课堂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克服注入式教学,从实处来打造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准确、生动、有效!

(编辑:郭桂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学习
论如何利用身边的化学辅助高中课堂学习
也谈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突出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搞活小学高年级学习气氛增强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和谐生态课堂构建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