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丽 魏晓飞
(曲靖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语言学]
方言疑问句式“F+VP”的历史发展轨迹
何艳丽 魏晓飞
(曲靖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汉语方言;“F+VP”式疑问句;语言分化
“F+VP”式疑问句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其源头主要有二:一是上古时期所存在的三种表疑问的问句形式①VPneg②VP+Prt…③VPnegVP,至中古时期,呈现出句式A4:F+VPneg+(Prt);二是上古时期另一个主要表示反诘而非表示询问的句式F+VP+(prt),这类问句成为现代汉语方言“F+VP”疑问句式的另一源头。
“F+VP”式疑问句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F”表示疑问副词,“VP”表示谓语动词)。“F+VP”句式中的“F”在不同的方言区有不同的书写形式:云南方言“F+VP”句式中的疑问副词“F”用“格”表示,读作[kə44](略带喉塞尾);苏州话用“阿[aɁ4]”构成问句;合肥话用“克[k‘ə4]”,还有的方言用“可”、“个”、“果”等。虽然“F”在不同方言中采用不同的形式,但是“F+VP”疑问句式在表疑问上所具备的功能几乎一致。不同方言中“F+VP”疑问句式中的“F”是方言疑问句式中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成分在各方言里由于读音上的不同变异而采用了不同的书写符号。
从历时方面说,方言是语言分化的结果,不同时期形成的方言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不同时代的语言结构特点,不同地域的方言差异往往是不同历史时代语言演变的折射。本文主要通过纵向的历时的比较研究,旨在探寻出“F+VP”式问句的历史发展轨迹。
上古时期至少已经存在这些句式:带否定副词的疑问句(“VPneg”)、用语气词表示疑问的问句(“VP+Prt”)、以谓动词的正反重复形式(“VPnegVP”)表疑问的问句以及以副词加谓动词的形式(“F+VP+(prt)”)表达反诘语气的问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句式循着各自的轨迹或平行或交叉或混杂的发展着,日渐完善。这些句式的历时发展轨迹初步拟定如附图:
轨迹1:上古时期存在的疑问句形式:①VPneg、②VP+Prt……、③VPnegVP。
句式①VPneg较常见,否定词以“不”居多,“不”一般都是用在句末,这种句式早在先秦古汉语中就已存在,始见于甲骨文,后世沿用不衰。例句:“庚申卜,王贞:‘余伐不?’”(《殷墟文字》)/“戊申卜,己□(晴)不?”(《殷契撅佚续编》)/“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刘子瑜也认为,目前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这种形式的问句始见于西周中期的五祀卫鼎铭文,以后一直使用到现代汉语中①参见:刘子瑜.汉语反复问句的历史发展[M]//古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附图 汉语疑问句式发展轨迹
句式②VP+Prt……在上古时期也能找到不少例证,语气词“Prt”是表达疑问语气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孔子家语》②根据曲阜师范大学张敏的硕士论文《孔子家语疑问句及相关语言问题考证》统计而得。中,这种句式占询问句总数的27.7%共有90例,以语气词“乎”、“与(欤)”、“也”、“诸”、“矣”等构成的问句共88例。其中以语气词“乎”占绝大多数,有60例。如:“哀公问於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没有句尾疑问语气词而使用高扬的语调负载句子疑问信息的用例仅有2例,这种形式的问句因其结构简易方便其实一直是存在的,文献中极少能见是因为可见材料均是书面留存下来的,在书面语言中,问句如果不加语气词,形式与一般的叙事句很接近,在缺乏标点符号加以辅助的时代里与叙事句更是难以区分,故而问句的句尾一般都有疑问语气词帮助表达疑问语气。
关于句式③VPnegVP,在秦代或战国末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里已经多次出现,但“奇怪的是,秦简以后这种句式突然在文献中消失,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到。”③朱德熙.“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J].中国语文,1991(5):321~332.一种观点认为,这种句式在秦代文献中就已出现,是上古时期就有的句式。可举出例证为:“乙巳雨不雨?”(《殷契粹编·六六五片》)/“减者论不论?论。”(《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已下便即讲经,大众听不听?能不能?愿不愿?”(《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唐代以后“VP不VP”格式开始广泛流行使用,而且“VP”可以是动词性的,也可以是形容词性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此句式产生于汉魏六朝之后,是由汉魏六朝译经中的“为VP不VP”式演变而来:“为VP不VP”的“为”脱落后就变成“VP不VP”式。一种语言现象在绝迹几千年后突然冒出来,这是不符合语言发展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本文认为“VP-neg-VP”句式是先秦时期便有的句式,反映西北方言的云梦秦简里有“VP-neg-VP”句式便能证明它存在的合理性,在口语与书面语分离的时代,传世文献大都是用标准语写成的,方言、特别是方言语法,很少有机会得到反映,所以之后很长时间里文献中找不到这一句式也是能理解的,不见不等于不存在。
三种句式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展、分化、影响。至中古时期,呈现出至少A1、A2、A3、A4四条轨迹。其中,轨迹A2中语气词用于“VP不VP”格式中,即问句“VP+Prt+neg+VP”,大约始见于晚唐五代,至清《儒林外史》里此句式只见一例:“浦墨卿道:‘那日真正不在家。次日,赵爷去回拜,会着,彼此叙说起来。——你道奇也不奇?’”(第十七回),这一杂糅的句式随着句式本身的发展,要么语气词衰落,归入“VP不VP”类,要么否定词“不”虚化而以语气词“么”为主,归入“VP+么”,这里不便细谈。轨迹A3的趋势则是句末这些语气词在发展过程中使用得越来越单一而最后合入C3的轨迹里,朝阶段E融合,发展为今天常见的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吗”/“吧”构成的问句。
下面细谈的是与本文研究的“F+VP”疑问句式的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另外两条轨迹的发展情况:A1里的两种句式均由上古延习而来,其中以“VPneg”为主导,随着“neg”的不断虚化,经过阶段B,一部分延习句式“VPneg”,一部分“neg”逐渐虚化为以“么”为主的语气词或脱落,还有一部分延习句式“VPnegVP”。至唐五代时期,“VP-neg”句式仍有相当的主导地位,以五代时期编集的禅宗语录《祖堂集》①统计资料来源于:朱德熙.“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J].中国语文.1991(5):321~332.为例,全书中“VP-neg”句式出现了500余次,而“VP-neg-VP”句式总共才出现了11次。这类问句里位于句尾的“否”、“无”等否定词一直处于虚化的过程之中,当否定词虚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功能跟唐宋时的“么”相当。从历史发展来看,否定词“不”、“没”与语气词“么”都是双唇音,语音形式相当接近,也论证了这种虚化的可能。“么”是现代汉语中疑问句句末的“吗”的前身,最后发展至阶段C,变为明清的“吗”和现代汉语中的“吧”相同。
A4中“F+VPneg+(Prt)”的产生可以这么理解:否定词“neg”的虚化,需要增加某一成分更好构成问句,而当时“F+VP”问句非常发达的现状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虽然这时候的“F+VP”与本文研究的“F+VP”问句区别甚大,但受其句式本身的影响,出现了“F+VPneg”句式。至于末尾还出现语气词的情况,则是受当时也很发达的“VP+Prt”式问句的影响。这一句式的出现是非常关键的。随着否定词“neg”的虚化甚至部分脱落和“F”表疑问程度的加强及受同时期存在的句式“VPnegVP”的影响,至中古时期,出现了B4、B5、B6、B7四种形式的问句。四种句式进一步发展,否定词进一步虚化。在交际中,当说话者常常使用“F+VP”句式来表询问,不断地制约着被询问者的推测过程,而“F”明显能承担起表询问语气的功能时,虚化的“neg”便成了多余的成分。由于“F”顺向指向疑问焦点“VP”的直接性和遵循经济简约的原则,“F+VP”逐渐取代“F+VP+neg”便成了必然之势。该形式的约定性过程就完成,“F+VP”句式便变为成熟的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当然,否定词虚化得并不平衡,也不可能所有副词“F”都朝疑问的方向发展,各种句式也会呈现出混杂的局面。发展至近现代,各种句式趋于稳定,也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方言的部分面貌:E1VP?/VP吗?/VP吧?、E2VPnegVP、E3Vpneg、E4VPVP、E5F+VP五种形式的句式在方言中均存在着。但A4的发展轨迹是“F+VP”疑问句式的源头之一。
轨迹2:上古的常见句式“F+VP”是由一个副词置于谓语动词前构成的主要表示反诘而非表示询问的问句。这种问句与本文所谈的“F+VP”式疑问句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但是二者具有关联性:都表示一种语气,而且都是由一个副词置于谓动词前的句式形式构成。这里主要是以副词“岂”、“宁”为例加以论证。上古时期,大量存在着副词“岂”、“宁”构成的反问句,“岂”、“宁”是反问语气的主要承载者。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岂”、“宁”问句的反问语气在程度上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之际在反诘的基础上引申出表询问意义的用法,到了西汉,“岂”表询问意义的例句逐渐多起来。中古典籍中用“岂”表询问意义的例子更为常见。此外,“岂”还用于“VPneg”式问句表询问。例如:“乡里有人择药,有发简而得此药者,足下岂识之不?”(《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二二王羲之《杂帖》)这就与轨迹1中的B4F+VPneg统一起来了;语气副词“宁”的主要用法也是表反诘,表询问意义用法的产生晚于“岂”,是中古新生的语言现象。例如:“稽首而曰:‘属有五百乘车由斯行矣,世尊宁闻见乎?’曰:‘不闻不见也。’”(《六度集经》)且常与语气词配合使用。也用于“VPneg”问句中。例如:“曰:‘子经历诸山,宁睹太子不?’”(《六度集经》)。这类由表反诘语气而变为表询问语气的副词与本文探讨的“F+VP”中的副词“F”关系甚大。它们具有相同的语义、功能,是句子疑问功能的负载者。可以说,“岂”、“宁”类问句是现代汉语方言“F+VP”问句的另一源头:用副词“岂”等构成的反问句自古便非常常见,而“岂”字本身也成为了一个主要表反问语气的标记词。在语用中,语气的强弱是可以调节的,当其反问语气降低至以询问语气为主时,这部分语气程度发生转化的问句便走上了另一条发展的轨迹;如同假借的机制一样。人们为了使表反问的“岂”问句与表询问的“岂”问句得以区别,便让“可”等形式承担表询问的功能,“岂”则回归到主要表达反问的行列中去,使得“岂”类副词与“可”类副词各思其能,前者以表反诘为主,后者主要表询问。其实,“岂”与“可”在早期应该是地位平行的两个表反诘语气的副词,之后,慢慢的有一部分向疑问副词靠拢,然后经历消长的阶段,两词有了各自的归属,至近现代汉语里,承担疑问副词一职的主要由“可”担当,而“岂”的主要职责回归于反问副词的行列,故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可”一部分是原来“可”问句的遗留,另一部分则是“岂”问句的发展。至于现代汉语中“F”的众多形式,便是“可”在不同方言中采取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它们的语音来看,大多数副词“F”的声母都属于舌根音g-k-h,发音部位是相同的,且发音上略带喉音。比较特殊的是苏州话里的“阿”,其实“阿”是入声字,前面带有喉音的话,接近于[ha]。
由此可见,方言疑问句式“F+VP”的历史发展轨迹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其源头主要有二:一是上古时期所存在的三种表疑问的问句形式①VPneg②VP+Prt…③VPnegVP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展、分化、影响,至中古时期,呈现出句式A4:F+VPneg+(Prt);二是上古时期另一个主要表示反诘而非表示询问的句式F+VP+(prt)(“F”主要是表反诘语气的“岂”、“宁”等副词)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岂”、“宁”、“可”问句的反问语气在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在反诘的基础上引申出表询问意义的用法,“岂”、“宁”、“可”等词变为表询问语气的副词,是句子疑问功能的负载者。然后经历消长的阶段,至近现代汉语里,承担疑问副词一职的主要由“可”担当,而“岂”的主要职责回归于反问副词的行列,故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可”一部分是原来“可”问句的遗留,另一部分则是“岂”问句的发展。这类问句成为现代汉语方言“F+VP”疑问句式的另一源头。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rogative“F+VP”Pattern in Chinese Dialects
HE Yanli WEI Xiaofei
(School of Humanities,Qujing Teacher’s College,Qujing,Yunnan 655011)
Chinese dialect;interrogative“F+VP”pattern;language ramification
Interrogative“F+VP”pattern is a particular sentence structure inmodern Chinese dialects.This form has two historical sources.The first is the three interrogatives of the very ancient times,VPneg,VP+Prt…and VPnegVP,which became A4:F+VPneg+(Prt)in themiddle ages.The other is F+VP+(prt),a rhetorical question pattern in the very ancient times.
何艳丽,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方言。
H17
A
1009-9506(2014)02-0063-04
2013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