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会
摘 要:现在的学校都注重管理。一是向管理要质量,二是向管理要安全。但我们的学校现在有管理过度的倾向,精细化管理还不行,还要实行封闭式管理,最极端的还要进行军事化管理。管理过度其实是种病,我们暂且把它称为管理病。
关键词:管理;管理病;细节问题
管理病是现在校园的常见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管理者用问题眼看学生,用问题眼看学生当然能看出很多问题:学生不准在下课时间追打,因为有的学生追打引发事故;学生不准带刀到学校,甚至削铅笔的小刀也不行,因为有用刀子捅人的事件;学生不准留长头发,因为街上很多流氓混混就是长发。总之校园生活无小事,管理者见事就往坏处想。见了问题就要管,不管他不舒服,不管他心里就烦躁不安,不管他觉得自己没尽到教师的责任。其结果是,不属于自己管的问题没有管好,该自己花大力气管的问题也没管好。
一、管理病的成因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下迷信管理其实就是迷信权利,是一种权力崇拜。管者,官也。管理的人都是官员,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对每一个人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我们文化中“教不严,师之惰”影响深远,所以迷信严管。其实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典型的胡乱联系。“严”属于教的风格问题,“惰”属于工作态度问题。风格同态度之间是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的。我们知道孔子教学的时候都是同学生平等对话,一点都不严厉,难道我们能说孔子比较懒惰,不是个好老师?
同时我们还受“细节决定成败”思想的影响。细节决定成败,这就要求我们要谨小慎微。成败有时的确是由细节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和成败有关系。教育现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细节问题,更多的是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等宏观问题。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不是他的缺点决定的,而是他优点决定的。一个人成不成功不是看他有没有缺点,而是看他有没有优点。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成败的关键往往不在细节,而是宏观决策。
二、管理病的危害
管理病首先是害了学生。管理过度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很多老师严管出发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他们认为只要我一开始就严格管理,管得他习惯了,自动化了,就自觉了。只可惜那不是自觉,是麻木。其实,自觉性不是在严管中形成的。严管中是不需要自觉性的,自觉性是在宽松的环境里形成的,只有在宽松的环境里,学生才会自己同自己斗争,学会自己战胜了自己,自己觉悟了,也就形成了自觉性。
管理病其次害了教师。教师见了问题就管,四处出击,浪費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做了不少无用功。其结果往往是四面楚歌,弄得自己又累又烦,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反而增加了职业倦怠感。
三、管理病的治疗
首先教师应提高专业素质,要善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哪些问题是我能管的,哪些问题是我不能管的;哪些问题是急需管的,哪些问题是可以缓一缓;哪些属于我管的,哪些问题属于父母管的。把任何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表面上很伟大,其实一点也不科学。
其次,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教师只是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让孩子自己在麦田里自由嬉戏,放飞心灵。教师只需站在悬崖边,如果有学生跑到悬崖边,教师把他捉住放回麦田去就可以了。
最后,我们要注重利用学生。利用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利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中学)
?誗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