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肖男
摘 要:地理知识存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常识性和知识性学科,它与生活息息相关。过去常说一个人知识渊博时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表达,可见,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地理。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理知识;能力培养
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常识性和知识性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有没有想过:“太阳为什么每天会有东升西落?”“一年里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由于受到学业考试和升学考试的影响,家长、教师、学生都对地理轻视,地理课可有可无,在标准化学校建设过程中,国家给学校配备了很多地理方面的器材设备,但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学生也没有切身感觉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作为地理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和解释地理问题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所学的地理是真正有用的地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学会用地理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一、地理课要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课堂上努力生成的亮点,课后能让学生或教师不断品味。曾经在网上看到首都师大附中付迟老师的等高线地形图一课,他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给学生一个等高线地形图,上面有陡坡、缓坡等地形,让学生选择一个登山路线。但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这几种地形,都有学生选择。本来他想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说出他预设的标准答案,但他临时犹豫了一下,让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结果学生说的都很有道理。选择从山脊跨越鞍部登山的學生的理由是“可以沿途欣赏更多的风景”,从陡坡登山的学生想体验冒险的感觉,从坡缓处登山的学生想省力,从陡崖攀登的学生喜欢攀岩……学生的开放性答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课堂上生成的结果,成为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调动。
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生活地理”的内容。
例如,自己外出旅行,野外露宿选择地点不要选择在低洼的地区,这样易到洪水的威胁。再如,到野外迷路了,随身有没有指南针、地图等指向设配,这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判断方向,设法找到回家的路。再如,出行坐火车时,有好多人怕坐错方向,一般来讲从家乡开往首都或者省会城市方向去的为双号车,从首都或省会城市开往家乡的车为单号车。这些都是地理课堂中所学的和我们生存相关的知识,也利于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三、结合乡土地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学生的乡土情感大多植根于幼年、少年长期居住时的人生阶段,乡土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时可以持续一辈子。地理教学有效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运用乡土地理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案例教学,既为学生提供了解家乡的窗口,也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提供了舞台,所以备受学生的青睐。培养学生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家乡常见的地理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文字、图表等搜集乡土地理信息的能力;学会社会调查、访问、使用一些地理测试仪器,如,气温表、风向风力仪、雨量器等进行天气观测等。
例如,初二学完了“旅游业”后,可以选择以旅游作为研究方向。为了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课题,教师将他们召集在一起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谈到古墓石刻、遗踪胜迹的迷人魅力,这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黄河母亲、五泉山等一些身边的旅游景点,然后引导学生作为研究课题去研究家乡的旅游资源的开发。
四、将实际生活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解决
在教学中尽量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入课堂,利用地理知识解决,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才能真的活跃,效率才会高,学生也不会感觉到枯燥。
如,在教学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时,结合兰州的水污染事件,这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堂中可以引发探讨,如何加以解决。再如饮食,兰州的牛肉面为什么到南方就变味了,吃不出那种感觉,是因为南方气候炎热,面容易发酵,将这些有兴趣的问题融入教学中进行教学,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帮助学生掌握我国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