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丽红 李洪伟
在新课程理念下,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能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
一、合理安排各组成员,培养学生合作的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确定小组长。俗话说:“鸟无头不飞。”没有组长的组织指挥,小组只是形式的凑合。其次是成员的优化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效果。从学习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愿望和信心。
二、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
每一位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都有他的独特性,而教师课堂讲授的思路只有一种,不可能适应全班的每一位学生,也不可能始终满足其中的某一位学生,这样就会局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了,课堂参与量加大了,思维活跃起来,综合不同人的思路、想法,知识面宽了,最终达到灵活掌握知识。
三、激发合作兴趣,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例如,《纸奶奶的生日》这一课,课文通过生动的童话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了有关纸的知识。教学该部分时,请同学们先自学,以四人小组为一个单位开展知识竞赛,比一比,看哪一组学得好。先进行必答题,(必答题围绕书本知识,较简单)每个小组都认真投入,学习兴趣很浓。必答题部分各个小组回答很准确、流利。接着再进行抢答题。该部分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如,(1)看课文的录像,请你辨认纸的种类。(2)根据纸的用途不同辨别纸的种类。(3)用课本剧形式演一演。学生兴致极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知识掌握正确。这种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学习交流中,各个层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高,挖掘了个体学习的潜能,增大了信息量。我想,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小组学习将会展示出更美好的风采。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