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妹
算用结合,有效建构,是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总结。以《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为例,笔者这样设计教学。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52、53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以及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不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主要让学生探索并掌握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相关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由于有了前面加法的经验,学生很容易把笔算加法的经验迁移到减法的笔算中来,所以教材在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先鼓励学生尝试计算,再通过组织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自主掌握算法。在验算方法的应用上,教材也是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剩下的本数、借出的本数与原有的本数这三者的关系,启发学生可以用差加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实际是在简单的数量关系中理解验算方法。
【教学目标】其一,经历探索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其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其三,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并且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计算、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抽象出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理解算理。
创设情境,激趣探究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阅读,学校图书室里又新买了一些图书,想不想去看看?
第一步,课件出示主题图,理清数量关系(同书中第52页)。问题一:“从这幅图上,你收集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又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问题二:“要算还剩多少本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同时做相应板书:总的本数-借出的本数=还剩的本数)从总的本数里去掉借出的本数就是还剩的本数。要求还剩多少本,就是求从335去掉123还剩多少。问题三:“算式怎么写?”由学生讲、老师板书335-123= 。335表示什么?123又表示什么?算出来的结果又表示什么?
第二步,突出重点,探索解题策略。问题一:“观察一下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三位数减三位数)335-123= (本)。问题二:“估一估,这题大约是几百多?为什么?你们能不能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或经验解答这道题?验证一下我们估算得对不对?请算一算。”
师:可以把你怎么想的直接告诉你的小伙伴,也可以拿出你的自备本把它记录下来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小伙伴如果没听懂你的意思,也可以借助学具演示给小伙伴看。
(学生交流计算,教师巡视请不同解法的同学在题板上板演并贴在黑板上)
师:都算好了吗?现在把你的算法介绍给全班的小朋友听。
生:(指着题卡介绍)
300-100=200 3 3 5
30-20=10 -1 2 3
5-3=2 2 1 2
212
师:说得既完整又清晰,这就是我们平时用的口算方法。口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生:从高位开始,百减百,十减十,个减个。写也是从百位写起。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用竖式计算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笔算。
师:那你觉得笔算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相同数位对齐说得更清楚些就是怎样?从个位减起,请你说说计算过程。(让学生指着题卡介绍)
师:百位上为什么要写2?因为百位上3个百减1个百等于2个百,2个百就是200,所以百位上要写2。
问题三:“请学生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计算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和小伙伴讨论后回答)主要引导学生从口算、笔算计算顺序,书写顺序以及口算、笔算的相同处上去比较。最后,老师引导小结:“其实他们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你看口算里的300-100=200就是笔算里的百位上3个百减1个百得2个百,30-20=10就是笔算里的十位上3个十减2个十得1个十,5-3=2就是笔算里的个位上5个一减3个一得2个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笔算实际上是从口算转化过来的。”问题四:对于老师提问的:“在计算时哪种比较简便呢?”学生经过总结得出:“不一定,这得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合理的选择计算方法。”
第三步,结合数量关系探究验算方法。一问:“此题从总的335本里去掉借出的123本就一定是剩下的212本,分析验算怎样知道我们做的对不对呢?”然后,学生进行讨论验算,老师建议学生就用自己的方法验算一下看看计算的是否正确。二提:学生试一试后,老师让学生把验算过程和结果在题板上写好后,再直接贴到黑板上。三展:展示学生题板。“你能说说,你是怎样验算的?”
212 335
+123 -212
335 123
根据学生的描述结合数量关系让孩子们明白验算的方法:把剩下的本数与借出的本数合起来,就等于原有的本数;也就是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这位同学是从总本数里去掉剩下的本数,看等不等于借出的本数。也就是被减数减差,算出来的得数看是不是等于减数。”四结:教师进行小结,“这两种都是减法的验算方法,一般我们用加法验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一道题计算好了,如果不要求验算,我们可以用原式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可以用被减数减减数,也可以用差加减数的方法再算一遍,算一算,结果是不是和被减数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把单位、答句写上。
第四步,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收集数学信息,看看知道了什么和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从已收集的数学信息想,原有儿童小说335本,借出123本,求还剩多少本?也可以从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想,要求还剩多少本,找到解决问题需要的数学信息,原有儿童小说335本,借出123本。再根据数量关系,写出算式,利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算一算。算好后,用原式进行验算。如果题目要求验算,我们一般用差加减数的方法进行验算。横式得数别忘了写,还要口答或写答语。”endprint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前面加法的经验,学生很容易把笔算加法的经验迁移到减法的笔算中来。在新知探索阶段,笔者主要从4个层次去体现。一是根据情境图中的简单信息,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二是在探究解题策略时,着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后交流,这里注意估算、口算、笔算的统一,同时算理理解上更注重凸显笔算与口算的异同,让学生感受到笔算实际上是从口算转化过来的;三是在验算方法的探究上,着重结合情境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在数量关系的自然转化中理解建构;四是引领学生回顾反思解题过程,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这里主要的算例、数量关系、验算都在黑板上呈现,这样更便于学生的比较发现。
巩固新知,灵活运用
“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很爱动脑筋,那下面的题一定难不倒你!”
253-121 538-434 672-652
第一步,估一估,算一算。先把书翻到第53页,做第一题,老师边轻声地说边做记录。然后对下面的题进行反馈纠错,找出有错的,学生让其说出计算过程,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
675 797 419
-543 - 43 -205
138 54 624
2 7 214
第二步,辨析。“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有一双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想不想试试自己的眼力?”问题一:“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错在哪里,正确的得数是多少?”同桌互说,再请人说,这里注意对学生用估算来纠错的给予鼓励。问题二:“看来小朋友也有一双火眼金睛。通过这个活动,做题时你想对我班的小伙伴说些什么呢?”接着,老师提出:“大家刚才观察的好发现交流得更好,继续带上我们观察的眼睛、思考的脑袋到生活中去看看。”
套裙 毛衣 西装
原价:276元 原价:154元 原价:868元
现价:205元 现价:110元 现价:528元
第三步,应用。课件出示书上53页第4题图。问题一:“瞧,衣服正在便宜卖呢。先了解一下有什么信息。你打算建议你的爸爸妈妈买哪件?”当然,大家买的时候要考虑到实际生活需要来买,既要实惠,又要实用。然后,根据学生的理由顺势问。问题二:“毛衣比原来便宜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估算出结果。老师总结说:“看来生活中的穿衣吃饭,学习工作,我们一样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第四步,拓展。“现在是春季,花儿开了,草儿绿了,乡下的池塘里可热闹了,瞧,有三个小朋友正忙着拾鸭蛋呢。”课件出示书上53页第3题图。一问:“你从图里知道了什么?选择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小军比小兰多拾多少个?小宁拾了多少个?小宁和小兰一共拾了多少个?”二问:解决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问他们是怎么想的?三问:“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这3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顺势对学生进行认真审题的教育。
【设计意图】巩固建构这一块,由于学生有了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两位数减法的基础,因而,笔者在教材安排练习的基础上做了些许调整,主要呈现了4个层次的练习:一是书上的第1题让学生利用给出的竖式进行计算,熟悉用竖式计算减法的基本步骤;二是呈现了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典型错误,让学生在找错和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并在互相提醒中启示学生计算时尽可能避免类似错误;三是将书中第4题和书中第3题进行了调整,放到应用练习里考虑到这题虽然呈现的信息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都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比较单一,所以放到这一块呈现;四是拓展练习也就是书中的第3题考虑虽然信息没有第4题多,但这题的问题有变式,既有求两个数量的差,也有求比一个数少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在学生自由的选择信息提问中呈现两步计算的问题,最后在比较几个问题的计算中,既可对学生进行相关审题的教育,也为今后两步计算的问题打下思路上的伏笔。
揭示课题,为下节课作铺垫
在这节课上,经过小朋友的观察、思考、交流,笔者认识到学生们的收获一定挺大的,便顺势提出:“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想说些什么?”然后板书课题:减法。并提出作业——P53页第2题:“如果借出153本,动笔试一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最后,提醒学生“关于退位减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学习”。
【设计意图】最后的交流回顾,既有对知识的回顾,也有学生对方法习惯的反思评价,同时最后的举例为下节课的退位减做铺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