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新儿童守则凸显人性关怀
文/张立美 山东读者
17日,扬州梅岭小学西区校发布的“新儿童守则”,让许多家长感到耳目一新。“穿短裤和内衣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坏人的秘密需要告诉家人或老师,坏人可以欺骗”“自己的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等条例,都是根据孩子可能会遇到的情况编写的,这些条文孩子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很接“地气”。(2014年2月18日《扬子晚报》)
一直以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过度侧重教育功能,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重视不足。而且在内容上过于标语化、口号化、空洞化,语言上又太过生硬,让广大学生难以记住,又失去了可操作性,脱离了实际对象。而“新儿童守则”大胆创新,抛开传统的口号化、空洞化内容,结合当下小学生生活实际状况,以孩子和家长喜闻乐见的口语形式表达,通俗易懂,既能孩子容易记住,又让孩子一学就会,很接“地气”。最为关键的是,在内容设计上凸显了人性关怀,体现了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或者学生合法权益遭到侵犯后能立即得到纠正。这其实也就补上了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短板,让孩子增长自我保护知识,这显然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安全。
代写寒假作业,家长和学校难辞其咎
文/杨国栋 江苏读者
开学之前,在网上开始出现一些中学生发出找人帮忙抄作业的信息。“数学、生物作业,最低各100元;物理、化学各40元;英语练字,字写得好看的50元。”类似这种找人代抄作业的帖子,在许多网页都能找到。(2014年2月13日《贵阳晚报》)
学生找人代写寒假作业,家长和学校都难辞其咎。家长应加强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别让他们寒假玩疯了,连作业也顾不上写;寒假也不要给孩子报太多的补习班,以免影响其假期的正常休息与寒假作业的完成。学校在布置寒假作业时,也要在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同时提高寒假作业的趣味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他们写作业的积极性。收钱替学生写寒假作业的行为,是极不道德的。经营者不能为了赚钱就损害孩子的利益。不能让网络为学生逃课、代写作业提供便利,要早日还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放学后免费看护”是好教育体现
文/刘克梅 河南读者
小学生放学后没处去,家长不得不选择各类私人补习班的情况将在上海得到缓解。从本学期起,上海所有公办小学的小学生可在学校、社区或者少年宫里享受免费的“放学后看护”服务。(2014年2月12日中国广播网)
“放学后免费看护”减轻了学生负担,增加了安全因素,增进了家校互动和信任,对教育效果是一个积极的提高。比如,让“课外看护”和艺术课程、动手课程联系起来,组织童声合唱队,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让孩子学习演讲技巧,让孩子在操场奔跑、撒野、踢足球等。这些都能让孩子的艺术天性、运动本能、兴趣发展、探索激情得到张扬和舒展,让孩子的潜能、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各地应该多学学上海市的这种“免费看护”,走出“物欲崇拜”,走向公共情怀;走出创收思维,落实教育反哺;走出教育拜金,多一些义无反顾的公共担当,给群众提供更多稳定、深入和持久的免费公共品,造福民众和社会。
应慎对高考“百米冲刺”
文/明伟方 湖北读者
面临新的一年高考,有关高考的话题也越来越升温。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称距高考的最后100天为“百米冲刺”,不少学校和考生家里还挂起了高考倒计时牌,时刻提醒考生只争朝夕,好好复习备考。
将最后阶段的紧张备考形象地称为“百米冲刺”,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应该看到,处在这个阶段的每个考生,都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此提法只会使学习本来就十分吃力的考生更加紧张,不但不能对他们的学习起到预想的促进作用,相反往往会打乱他们的脚步,影响其正常学习。老师和家长的当务之急是应该想方设法地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其实,这临考的最后一百天,应该是考生最“清闲”的阶段。笔者认为,自觉调整学习生活节奏,胸有成竹地迎接高考的到来,是这一阶段每个考生应该保持的最佳状态。社会、学校、家庭也都要为考生尽量创造这种安静平和的备考氛围,别为他们平添“百米冲刺”之类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