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艳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TNF-α的影响
龙 艳
(湖北省新华医院药学部,湖北武汉430015)
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只是因为冠脉血管发生了机械性阻塞狭窄,还有可能是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者冠脉发生痉挛而引起的心肌缺血性损伤。研究认为,炎性反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瑞舒伐他汀是他汀类调脂药物。本文选择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此类患者的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合并有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内分泌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近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患者共22例,女性患者共18例,年龄最小为45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年龄为56.9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患者共23例,女性患者共17例,年龄最小为46岁,最大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为5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溶栓、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给予β2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等)。观察组在上述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每次服用10mg,每天1次,每天晚上睡前服用,连续应用4周。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不服用其他对血脂有影响的药物、不服用抗炎药物、不服用抗氧化剂类药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第二天(用药前)和诊疗结束后(用药后)空腹抽取静脉血约4ml,在每分钟3 000转下离心10min,而后分离出血清在低温下保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MMP-9和TNF-α水平改变情况。具体测定步骤根据试剂盒提供的步骤严格进行。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所得的MMP-9、TNF-α水平测定结果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用药前的MMP-9、TNF-α水平测定结果分别与对照组用药前的MMP-9、TNF-α水平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和对照组用药后的MMP-9、TNF-α水平测定结果分别与本组用药前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MMP-9、TNF-α水平测定结果分别与对照组用药后的MMP-9、TNF-α水平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测定的MMP-9、TNF-α水平结果比较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中,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对冠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进行干预,有助于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因素中,炎症反应与其相关,而炎症反应还有血管内皮损伤有关,上述因素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有关[13]。MMP-9可作用于血管外基膜(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对粥样硬化斑块纤维膜基质进行降解,从而导致斑块容易破裂,而MMP-9活性增高可导致斑块不稳定性增加[4,5]。TNF-α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炎性细胞因子之一,在炎症反应介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能够对血管内皮产生直接损伤作用,再者,TNF-α能够促进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能够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从而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6]。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后,观察组的MMP-9、TNF-α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瑞舒伐他汀能够改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损伤,值得借鉴。
[1]盛 益,岑镇波,张建盛.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2(1):129.
[2]魏芝宝,黄宇翔,徐雄生.CI术前应用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6(3):40.
[3]韩华峰,杨文东.瑞舒伐他汀短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水平变化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4(2):595.
[4]孟祥雁.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MMP-2及hs-CRP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8:1054.
[5]严庆场,吴广华.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LOX-1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1,4:581.
[11]李文庆,张春芳,邓立菊,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MMP-9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7(3):2534.
[6]张宗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2(4):2051.
2014-03-17)
1007-4287(2014)12-2032-02
文章编号:1007-4287(2014)12-2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