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歌消失了。
许多歌的词、曲的作者没有人知道。
有些歌只有极少数的人唱,别人都不知道。比如一些学校的校歌。
县立第五小学历年毕业了不少学生。他们多数已经是过六十的人了。他们之中不少人还记得母校的校歌,有人能够一字不差地唱出来。
每逢“纪念周”,每天上课前的“朝会”,放学前的“晚会”,最后都是唱校歌。一个担任司仪的高年级同学高声喊道:“唱——校——歌!”全校学生,三百来个孩子,就用玻璃一样脆亮的童音,拼足了力气,高唱起来。好像屋上的瓦片、树上的树叶都在唱。
这是作家汪曾祺在作品《徙》里,回忆20世纪20年代故乡小学每天唱校歌的情景。汪曾祺这样评价:“他们接连唱了六年,直到毕业离校,真是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了。说不定临死的时候还会想起这支歌。”一所学庐,一乡子弟;一曲校歌,一部青春。准确地来说,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但是,对于生活在学校三年甚至六年的孩子们来说,一首天天挂在嘴边、响在耳畔的歌,其实是一粒种子,会在其幼小的心里长出一棵参天大树。
西挹神山爽气,
东来邻寺疏钟,
看吾校巍巍峻宇,
连云栉比列其中。
半城半郭尘嚣远,
无女无男教育同。
桃红李白,芬芳馥郁,
一堂济济坐春风。
愿少年,乘风破浪,
他日毋忘化雨功。
(江苏高邮县立第五小学校歌,作者高鹏)
狼之山,青迢迢,
江淮之水朝宗遥。
风云开张师范校,
兴我国民此其兆。
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
校有誉兮千龄始朝。
(江苏南通通州师范学校校歌,作者张謇)
雁山云影,瓯海潮淙。
看钟灵毓秀,桃李葱茏。
怀籀亭边勤讲诵,
中山精舍坐春风。
英奇匡国,作圣启蒙。
上下古今一冶,
东西学艺攸同。
(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歌,作者朱自清)
钦吾侪学生雍融相聚一堂,
鹭岛上,鹿洞旁,
共研磨,发奋图强。
习琴书,和弦歌,乐未央,
一班班,一行行,气象煌。
勤毅信诚,敬业乐群,
同学记着勿相忘,
努力为国争荣光。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校歌,作者贺仙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