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我们应该做什么?
—— 一个民办学校校长的2014年工作思考

2014-08-07 12:12
未来教育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老师

高 林

河南省南阳市九隆实验学校校长

2014,我们应该做什么?
—— 一个民办学校校长的2014年工作思考

高 林

河南省南阳市九隆实验学校校长

高林

感谢这个和平的年代,感谢这个自由竞争的时代,没有这个伟大的时代,或许就没有教育者的今天。

2014,我们要做些什么?我想,我们依然要追求理想,信仰教育,把爱与尊重还给孩子,这也是教育者最根本的追求所在。唯有发自内心地去爱孩子,尊重孩子,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思考教育,探索学校管理。

新的一年,我们将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更理想的教育,更科学的学校管理。

理解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这个职业,一定要由德才兼备的人来担当。不论教师队伍里会出现多少不适合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但是真正的教师永远都是人格高尚的。教师是塑造人的职业,我们究竟要把教室内这群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根本的因素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可以不具备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才气,但是我们身上应当充满浩然正气,努力像孩子一样拥有一个纯洁的心灵世界。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我们最重要的是用纯洁高尚的道德情操,熏染陪伴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变得善良、真诚,变得内心温暖,这是我们教育者需要具备的良知与责任意识。

有人说,教育是宗教。对教育思考不深的人也许难以理解“教育是宗教”这样的说法。当我们发自内心去思考教育,用自身的言行、追求、信仰来影响身边的孩子时;当我们发自内心地希望身边的孩子,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温暖善良时,每一位执著于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教育真的就是宗教,而我们的信仰就是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影响孩子。

今天,我们的教师队伍里有为数不少的年轻教师正准备着暑假里公办学校的教师招教考试。这也许并不能代表所有教师的情况,但是这的确反映了今天中国的一个现状。然而,有没有老师想过,自己是不是适合做教育,是不是真正热爱教育。当一个不热爱教育的人做了教师,他的存在可能会让无数孩子的童年遭殃。一直希望组建一支真正喜欢、热爱、信仰教育的教师团队,这个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热爱教育的、每一个人都是尊重孩子的。我们只有相信自己是一位好教师,才有信心培养出好学生。

所以,当我让老师们读《做一个校长喜欢的老师》这篇文章时,只是想告诉老师们这样一个朴素平实的道理: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校长喜欢的老师,而是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喜欢的老师,校长一定也喜欢,而教师自己能不能变得优秀起来是很重要的。

学会合作

有位教师在《海水变咸是我们流的汗》这篇文章里谈到了教师之间的合作问题。

“从暑假开始,我们实行两位班主任制,不分正副,目的是更好地照顾学生。但凡涉及两个人的工作或多个人的工作,必然会出现不公平:某个人多做一些、某个人少做一些。比如,可能是你经常给学生提热水,督促学生起床、休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而另一位班主任做的可能少些。为此,你可能感到特别郁闷,又无法诉说。”

“我也看到了。但我们不可能给出具体规定:你一天提几次水,她一天提几次水。这要靠你们二位去协商。想开一点,多做一点不会累死人。你多提几次水、多做一点事情,权且当做锻炼身体。不然,你会感到非常累,不是提水累、工作累,而是心累,为纠结而累。”

“另外,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位置想一想:你的搭班可能有特殊情况,她要照顾孩子、她还太年轻、她年龄大了,等等。”

千万不要期待与你搭班的老师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所以,你要和你的搭班配合好:互补、互谅,组成一个最好的黄金搭档,打造一个最和谐的团队。这虽然是个小问题,但有可能成为你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拦路石。

“科学家做过一个‘羊群效应’的实验。把一群羊分成若干群,每一群都会产生新的领头羊。这只领头羊不是选举产生的,不是年龄最大的,只是他更勤劳、聪明、警觉,他会自愿地承担一些责任:带领群羊寻找水草、躲避敌害,即使在休息时,他也要警惕地站岗放哨。这就是领导者素质。若把羊群继续分,最少到每群只有两只羊;在这两只羊中也会产生出一只领头羊。反过来,把只有两只羊的两群羊合在一起,新的领头羊会从原来的两只领头羊中产生。依次合并下去,结果都如此。

“当羊群合并成四只时,你是不是依然能成为领头羊呢?三十只呢?成千上万只呢?你准备好了吗?不要再为这样的小事纠结了。如果你连两个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将来如何适应、融入更大的团队。如果你连这点气度都没有,将来如何成就更大的事业。”

……

如果您是一位细心的老师,也许您会发现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被淘汰的那部分老师身上大多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

学校中层领导的责任重大,负责开展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坚持原则就会触动不按要求工作的部分教师的个人利益,而不坚持原则就会影响工作的公平性与有效性。所以,我一直要求负责各方面工作的领导要坚持原则、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以保障学校的健康发展。而作为普通老师,支持学校各部门领导的工作,事实上也是与领导合作的一种方式。

因此,在我们学校,如果老师足够优秀,就一定能得到足够的尊重,也会有机会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骨干,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所以,教师学会与领导合作的最佳方法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让自己逐渐优秀起来。

上学期,有一位老师曾经因为指纹模糊经常在考勤机上摁不上指纹。我们暂且不谈教师上班是不是一定需要按时签到,但是对一个集体而言,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个人而改变工作的原则。学校管理,需要让所有教师都感受到公平,以及因为公平而感受到学校对教师的尊重与认可,这是九隆实验学校的管理原则。

刚到学校任职的时候,我曾经对老师们说,我知道在短时间内,也许有老师不理解我的做法,但是我相信时间久了,老师们一定能发现严厉的校长也有可爱之处。

在我看来,学校管理按工作程序开展,可以纳入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范畴。一般而言,每一个老师、每一项工作都会有一个直接的领导,因此,在一些工作的汇报、请示上应当按程序逐级反映问题、汇报工作,避免绕开直接领导而找上一级领导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新学期,希望我们都能从尊重身边的同事和领导开始,学会合作。

教学变革

有一位教育媒体的主编曾说,“把课改说得一无是处,是良知出了问题;而过度放大课改功效是脑子出了问题。客观理性看待和传播课改是责任,更是使命。”这是关于课程改革相对客观的论述。我认为,课改的最终目的不是课堂形式的改变,而是教师与学生成长与发展状态的改变。

2014年春节前,河南省南阳市教研室领导与学校董事长进行沟通,希望新的学期在南阳市的两所学校开始尝试“课改”,打算引进一所省外的,在课改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学校的课改经验,以改变南阳基础教育的课堂。九隆实验学校就是其中的一所。

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成功的课改经验、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不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的课堂上将迎来“生命的狂欢”,课堂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坦白讲,这个消息对我而言,并不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因为我始终认为,课堂不能仅仅只局限于一个模式,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技巧、教育方式。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行政的手段,以一种模式打破教师原本建立起来的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教育智慧呢?教育变革难道仅仅是课堂的改变吗?

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薛瑞萍写过一本书《给我一个班就够了》,对于薛老师来讲,人生最大的幸福或许就是给她一个班级让她做老师,这是一位教育者对教育最朴素的追求。而给薛老师一个班级就够了的前提,我想应该就是这个班级是属于她自己的。一直希望,所有有教育理想的老师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课堂,这个课堂没有行政干涉的影子,是属于教师与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选择教育方式、创造自己的教学模式的权力,而用专家、领导推行的教育模式来改变教师自身的教育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不道德的事情,我们的教师或许就是这样被扼杀了主动思考、探索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当然,课改的先进经验在某些方面一定是先进的。今天我们的老师或许与这个先进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我们要学习任何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暂且不考虑教育模式会不会影响教师的自我发展,至少我们会从其中学到以前我们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有一些校长朋友经常私下里问我,你们学校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了吗?开展小组教学了吗?我的回答是,我希望每一个老师都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然而,我们的部分老师还缺少独立思考与探索的精神与意识,这部分老师已经习惯了接受命令,服从安排,很少有人去对教学做出有效的探索。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思考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养成习惯、发展个性和幸福生活。教育者都应该是有良知的,没有良知的教育者是很可怕的;同时,教育者又应该是有智慧的,没有智慧的教育者只会亲手毁掉教室里那一个个可爱的孩子。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将关注课改、关注不同的“模式教学”,做一个冷静的教育思考者,做一个热情的学习者,认真地思考课堂教学,谦虚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我深信不疑的一点是,课堂依然是属于教师与学生的。

德育实践

德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与教育。而德育的实施要通过学校实践活动的开展、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过去的一年,我们曾经通过不同方式的活动开展德育,而这些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在新的学期还应继续下去。

例如,“校园榜样卡”的发放。在校园里发放“校园榜样卡”,最根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每一天都有得到表扬的机会。事实上,通过不同的方式把榜样卡发给孩子,不仅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对孩子爱、尊重与认可的最好体现。

很多榜样卡通过“流通”方式又重新回到了我的手中,我经常很欣喜地看到,有些孩子在榜样卡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稚气地写着一行小字“校长,我爱你”。虽然那些榜样卡经过多次“流通”,没有人知道是谁写的,虽然这属于“乱涂乱画”的范畴,可是在我内心深处还是很感动的,有谁会拒绝别人的喜爱呢?更何况这爱来自孩子的世界。

为了让榜样卡更能体现其价值,新的学期,每一位老师都要更严肃地去对待这件事情,依然要把榜样卡运用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作业写得好要奖励他;孩子懂礼貌要奖励他;孩子讲卫生要奖励他;孩子画画好要奖励他;孩子帮助同学做事情要奖励他;孩子比以前能吃饭了也要奖励他……

新的学期,我们还应继续培养孩子学会安静。在我看来,让孩子学会安静也是一种教育。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老家的三婶——马凤香。她是一个大嗓门,在我的童年里,经常能听到马凤香三婶喊她闺女葵花回家吃饭的呼喊声:葵花——葵花——回家吃饭喽!那声音响彻了半个山村,直到葵花听到声音跑回家为止。后来葵花出嫁了,葵花的弟弟新军长大,马凤香三婶又开始喊新军:新军!新军!回来吃饭……

我的马凤香三婶现在有七十多岁了,如今我很少回老家,听不到她喊葵花,新军,她当年大声喊葵花、新军时,我们似乎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合适,偶尔我的父亲与母亲听到三婶喊孩子的声音,就会笑道:葵花她娘的嗓门真高啊……

三十多年前的乡村,听马凤香三婶喊孩子吃饭是最淳朴的乡音,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印痕,想起来多是温暖。

三十年后的今天,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接受、容纳的文化变得多元了,也有世界各地的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碰撞,随后就产生了这个地球村的文明标尺。在这个标尺里,大声喧哗是世人共知的一种陋习。据说中国人因为喜欢“大声喧哗”而多次受到其他国家的歧视与批评,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北京大学每年暑期都会迎接到北大考察游玩的中小学生,我曾经观察到,喊叫打闹的大多是来自我们国家的孩子,而那一列列排着有序队伍,没有人大声喧哗的则大多是来自韩国、日本的学生。这在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思考了很多。作为老师的我们,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有一位老师到美国考察回来后,最大的感慨是,在美国的小学里,孩子们都很安静,没有人大声喧哗。于是,这位老师下决心也要让她班上的学生安静下来。我赞同这位老师的想法和做法,这是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在我看来,她在为孩子的明天储备文明。

世界变小了,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很有可能会出国学习、工作、生活,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很有可能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沟通。而今天的我们,教孩子学会安静,也就教会了他们一些与文明有关的习惯,教会孩子安静的同时,也让孩子明白原来打扰他人是不文明的。作为老师,让学生学会安静,是我们的责任。

这个学期,我们还要继续做好校园文明工程的另一项工作:不随意撕纸,物要有序。

如果说让校园安静下来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那么不让学生随意撕纸则是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另一种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与保持环境卫生有关,也与爱护书本、学习用品、个人物品有关,这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物要有序”,即让学生把自己的物品摆放有序。很多时候,我发现有些孩子的抽屉、书包里是杂乱的:粉笔头、橡皮块、用了一半的铅笔、啃了两口的苹果、棒棒糖、到处乱跑的溜溜球、褪色的神奇宝贝卡……

有句古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在整理孩子的抽屉时就想,古人不扫屋子是不屑于去扫,而我们的学生不整理抽屉其实不是不屑于去整理,而是没有整理的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需要老师的引导,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物要有序”的良好生活习惯。

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李艳丽校长曾说,看一个人的思维意识是不是混乱的,你只要看看他的车内、房间内的物品是不是凌乱的,如果他的车内,办公室、房间内物品摆放无序,这个人的思维多是混乱的。西下池小学每个教室的黑板上都写着“请归位”三个字,时刻提醒孩子随时把物品摆放好,而今天我们提出“物要有序”也是基于此的思考。从明天开始,每一位老师都应关注孩子的抽屉和书包,帮着每一个孩子收拾、整理抽屉是对孩子的爱,更是一种教育。

扬长教育

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是落实到学校里,依然是知识传授的教育,依然是考多少分的教育。

为什么我们只能用一种标尺去衡量和评价孩子?为什么我们只能用“补差”的方式对孩子实施教育?语文不好补语文、数学不好补数学、英语不好补英语……我们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把不同的孩子培养成为相同的人,从而扼杀了每一个孩子原本就应该具备的、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天赋,这种教育恰恰与西方的“扬长教育”相向而行。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校要达到三项具体要求:一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鼓励他“超纲”;二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项感兴趣的课外制作活动;三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最爱读的书。他提醒教师,如果一个学生到十二三岁在这三方面还没有明显的倾向,教师就应当为他感到焦虑,必须设法在精神上对他施以强有力的影响,以防止他在集体中变成一个默默无闻、毫无长处的人。

我们的学生有没有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科?有没有一项特别感兴趣的课外制作活动?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读的书籍?……这些暂且不加以考虑,我们想要追问的是,当我们的老师发现学生在这三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倾向时,有没有感到焦虑不安?

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主动发展,要关注学生不同的个性特质,从而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做独一无二的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独一无二的花朵,让每一个孩子都散发独一无二的芬芳,这是我们对学生个性主动发展的认识。

正如有句话说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朵玫瑰,花期或长或短,或早或晚,但每一朵玫瑰都一样的美丽,都将散发醉人的芳香”。

家校联系

我经常会接到家长打来的电话,不忙时也会在家长群里聊聊天。在我看来,不论是校长还是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也是一项工作。对于一所刚刚起步的学校来讲,家长对学校的信任特别重要,我们与家长交流的目的,首先是要得到家长的信任。

家长只有信任学校,才会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的老师。我们的老师每天都要面对三四十个孩子,而在每个家庭,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孩子。因此,如何与家长联系、沟通、交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上学期,有家长反映,整整一个学期居然没有接到过老师发来的短信以及电话。家长说校讯通的钱白花了是小事,老师是不是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大事。一个学期不给家长发信息、打电话,这是老师工作的严重失误,也是校长工作的失误。我经常在家长群里遇到群内家长咨询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天气寒冷,学校开空调了吗?开多长时间?学校早晨还喝胡辣汤吗?孩子的衣服找不到了,能帮着找找吗……

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公办学校里,老师每天都会通过校讯通布置作业,让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写作业,而老师主要是检查家长在家辅导孩子作业的情况如何;在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里,老师主要是通过电话、短信告知孩子在校的情况,不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至少让家长知道,老师是关心他的孩子的。

当然,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都不太正常,正常的家校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家庭与学校的共同的责任与目的是一起培养孩子。

从经营的角度来讲,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把我们的学校看作企业,我们给家长打电话、发信息、到学生家里家访,其实是在做企业的售后服务工作。我们的产品是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的消费者是花钱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朋友。家长花了钱,理所当然有权利得到优质的售后服务。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生的爱与关心及时传达给家长。

尊重童年

春节前夕,学校德育处曾经对全校学生做过一次新年问卷调查,调查的主题是“我为什么喜欢学校”。

调查结果显示,在20个选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我喜欢语文老师”,第二位是“我喜欢数学老师”,第三位是“我喜欢校长”,第四位是“我喜欢英语老师”,第五位是“生活老师关心我”,第六位是“学校餐厅的饭菜很好吃”……这是一份没有记名的调查问卷,许多我原以为排名会比较靠前的选项没有被孩子们选择,例如,选择“我喜欢上微机课、音乐和体育课”这个选项的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当我们仔细分析数据的时候会发现,孩子喜欢学校的原因都与老师有关。

让孩子的童年留下温暖美好的记忆是教师的责任。真正的生活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而不是从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开始的,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享受生活的幸福与美好,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得到温暖的童年,而孩子的童年是不是幸福,是不是温暖,与我们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寒假期间老师们进行家访,有一位在钢材市场附近卖胡辣汤的家长,把自己家的两个孩子都从公办学校转到我们学校,当老师询问他对学校的意见与建议时,这位朴实的家长说,学校的温暖教育很好,孩子们都很喜欢学校,过得很快乐,孩子们开心,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一位家长对教育最朴素的见解,而这种见解其实是很有思想性的,孩子能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当我们开始思考“尊重童年”这个话题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例如,孩子的个人卫生,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的三餐与就寝,孩子的喜怒哀乐,甚至是孩子一天到底喝了几杯水……

新学期,我们打算出台一系列的措施,让老师更关注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此外,我们还将做好毕业班级在校最后一个学期的各方面工作,例如,毕业旅行,编印毕业纪念文集,组织触碰心灵的毕业礼等,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时光伴着童年的欢笑、感动,甚至是泪水,永远定格在幸福与温暖中。

新的学期开始了,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开展,一起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让爱与责任同在,让思考与行动并肩同行,创造崭新的教育,建设美丽的校园!

这位老师的文字,是想表达这样一种观点:老师们要重视与别人的合作。这位老师谈到了同事之间、两个班主任之间的合作。一个班级有两个班主任而且不分正副,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大多数学校的班主任是分正副的。两个人都是班主任,其实就是要促使老师们具有合作意识,如果你没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很有可能下一个学期就找不到愿意与你合作的老师。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老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