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排舞(Line dance)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文化等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在国内排舞运动起步的较晚,只有引进期和发展期两个阶段,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深受广大健身者的喜爱。本文分析了排舞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为排舞运动在全民健身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排舞运动 发展历程 推广
笔者通过对2004-2012年成都、昆明、重庆、厦门、杭州五期全国排舞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及各地方排舞培训上课内容的详细调查,将排舞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排舞运动的引进期和发展期。
一、排舞运动的引进期
自从2004年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把排舞运动引进我国并很快在上海、北京、深圳等一些大中城市开展起来。一些地方体育主管部门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排舞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排舞比赛来推广和普及排舞运动。近些年来,以《昆力奔驰》、《摇摆时钟》、《魔力火车》等经典曲目为先导,排舞运动逐步进入中国现代都市文化市场和人们的文化生活中。这些排舞曲目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富于现代气息的音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满足了城市一部分人群休闲放松的精神需要,使人们对排舞这种舶来的艺术形式逐渐有了一定认识。2007年11月中国派出了排舞代表团首次出访马来西亚参加国际排舞展演活动,实现了中国排舞运动与国际的接轨。
从2004年至2007年,我国只是从国外大量引进各种风格的排舞曲目,因此这段时期是我国排舞运动的引进期。
二、排舞运动的发展期
2008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将普及排舞运动列入的工作计划,2008年3月,全国全健排舞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参加培训的有来自全国19个省、35个市的体育、舞蹈爱好者,这标志着我国将全面启动推广排舞运动,全国2亿多产业职工参与到这项新的全民健身运动中。2008年8月8日早晨8点08分,在天安门广场,800名排舞爱好者身着奥运五环颜色体恤组成五个方阵,伴随着奥运主题歌曲《永远的朋友》、《We are ready》,表演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排舞”,以表达对北京奥运会的祝福。在29届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展示风靡全球的排舞运动,对我国排舞运动的开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10年将排舞运动列为“浩沙”杯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总决赛的正式比赛项目,同时也授权了四川环福体育经纪发展有限公司为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来组织和推广排舞运动。2010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把排舞列为未来几年全民健身计划重点推广的大众健身项目。2011年11月全国排舞大赛总决赛在四川成都落幕。此次排舞比赛共产生了“最佳组织奖”、“最佳编舞奖”、“最佳表演奖”等十个特别奖项,来自全国各地的96余支排舞队近3500余名队员参加了比赛。这些比赛对于排舞这个项目在我国大众健身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011年排舞运动推广中心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排舞运动官方网站,是广大排舞爱好者的交流平台。2011年至今排舞运动推广中已举办了昆明、杭州、江苏、厦门等多期全国排舞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共推广拉丁风格、踢踏风格、华尔兹风格、波尔卡风格、印巴风格、Hip-hop风格、爵士风格的排舞曲目共100多首,同时也为我国培养了数百名排舞教练员及裁判员。2009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编写了《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草案,并在2010年7月短期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后推出《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2010年修订版)。
近两年,四川的一些地区还将排舞运动作为阳光体育的一个新项目引进课间操,丰富学生的大课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另外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已将排舞运动列为体育课教学内容,这无疑将为我国自己培养具有良好艺术素质与全面修养的排舞创作、表演人才,建立中国排舞人才队伍,使排舞运动在中国获得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排舞运动从2004年引入我国至今,迅速得到发展,也受到了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但是理论远落后于实践,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排舞曲目还较少,因此我国还处在排舞运动发展的初级阶段。
三、我国排舞运动的前景瞻望
排舞运动作为一种跨越国家、民族、地域、语言等界限的艺术形式,已经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一些敏锐的艺术家不但对此给予高度关注,而且身体力行的投入到排舞曲目的创作中。排舞这种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进入中国后,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学习那些国外经典作品,而应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努力去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韵致的排舞曲目。这不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范围内的排舞运动发展进程也能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全民健身指导手册[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96: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全民健身条例[Z].2009.8.30.
[3] 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2011.2.24.
[4] 孙林.健身排舞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5):55-556.
[5] 王新茹.论排舞的特征及其健身价值[J].运动与健康.2010(6):112-113.
[6] 王凤丽.排舞对高职女生生理机能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5):49-51.
[7] 楼晨辉.排舞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健康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10(2):114-116.
[8] 鲍其安.排舞创编的策略与方法[J].四川体育科学.2010(12):123-127.
[9] 邓嘉.我国健身排舞创编现状与对策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3):18-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