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贝雅
【摘 要】本文阐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教学反思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三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分析,提出了反思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经验教训 教学思路 教学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美术课堂教学面临新的尝试和探索,教师应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呢?我们有必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创新求变,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反思的研究,开辟一条更有效的中学美术教学之路,从而进一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一、反思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反思,是指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及变革。对于“反思性教学”的涵义,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即通过反思“提出问题——探讨研究——解决问题”。
二、教学反思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反思不仅是美术课堂教学实施后成败的书面总结,更是教师对自身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及时做好教学反思,是教师迅速整合课堂教学信息反馈,适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的重要过程。
写教学反思,可以完善教学设计,形成逆向思维习惯。原来的教案,多年来一直延续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忽略教学后的反思,我们应该把课后的教学反思纳入教案之中,这样才是一份完整的教案。因为有了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师通过逆向思考,每一堂课的质量都有改善,那么,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有相应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持久、及时地写教学反思,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学生、学校总结出来的,这样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克服自身的缺点,根据教学实际,做到真正意义上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怎样写美术教学反思
(一)从成功的教学中总结经验
每位教师在课堂设计方面,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分析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去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时时会有精彩成功之处,以独到的见解、典型精彩的示范、富有启发性的提问等等,这些点滴经验的总结记录,既可作为同类课的借鉴,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引用和完善,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案例一:《不同的歌声》——巧设教学导线,串联教学内容
导语:(播放图片和录制好的导游广播声音。)各位团友,我们已经到达了第一站俄罗斯伏尔加河。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全长3690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中,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
师:关于伏尔加河,美术史上有一幅很出色的作品是《伏尔加河纤夫》(展示图片),在音乐史上也有音乐家通过歌声来表达情感,我们来听一听(播放《伏尔加河纤夫曲》)。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笔者结合了青少年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特点,打破传统的“讲授法”,选择了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环游世界”这一主题来串联整个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对异国民族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笔者亲自录制了导游的广播声,作为教学内容的导语。这个导语与本课的主题非常贴切,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其次,教师熟悉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从教学失误中寻找经验教训
在教学中即使是高水平的美术教师,也难免有疏漏或不足之处,更何况对大部分年轻的美术教师,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吸引力,难以引导学生进入佳境,老师讲得多、学生互动少,语言表达的失误,临事处理不当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查找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取长补短加以改进,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更为科学合理。
案例二:《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剪纸》——积极听课,反思自我
真实教学情境:
这是一节初中的公开课,王老师从剪纸的特点入手,介绍了剪纸的流派、表现技法,然后讲解了几种剪纸的基本装饰纹样,最后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件美观的团花剪纸作品。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争相地举手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笔者在坐席中发现一位女生,她把自己的作品剪断了,正苦恼地举手请教老师。其中有一位男生,他把自己剪断的作品直接展示出来问老师“老师,为什么会剪断了?”这两位学生出现的情况正是剪纸教学中最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但是王老师过于关注教学效果的展示,没有正面解决学生的疑问,只是拿了一张新的红纸递给学生。
王老师这一教学案例给了笔者很多启发: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各院校纷纷组织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各类公开课,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现象。但是我们要警惕公开课的负效应,不要为了体现教学效果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质。韩愈《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帮助学生解决疑问是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如果笔者来上这节课,该怎么上?笔者会考虑自己“怎么教”,但更多会考虑学生“怎么学”,即怎么改变学习方式,把疑问权、选择权、参与权还给学生,减少预设,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感到这节课的话题跟自己有关,从而使人人真情投入,人人学有所得。比如,当遇到上述学生把作品剪断的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这件失败的作品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查找失败的原因,从错误中学习正确的方法。这种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点拨、师生归纳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三)从学生学习行为中发现教学问题
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是跟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讲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师可以尝试跟随学生这一注意力变化的曲线来设计教学的环节,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
案例三:《灯与光》——观察学生学习行为,调整教学环节
真实教学情境:
这是一节初中的手工课,学习的内容是纸质灯饰的设计与制作,结合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把课堂设计教学与生活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笔者的教学设计环节首先是通过各种漂亮的手工灯饰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讲解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最后让学生动手制作灯饰。笔者事先的预设是学生能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制作当中的,但是却出现了“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笔者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玩着纸张,迟迟不愿动手制作,问及原因,都说“不会做”“太难了”。
课后笔者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定得太高了吗?这对学生来说真的是太难了吗?其实不是。原来是教学导入不当导致的。看似漂亮的灯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恰恰相反,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导致后面的教学无法顺利地开展。查明原因之后,笔者重新设计教学环节:1.在课堂上展示出一盏没有灯罩的台灯。2.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各种办法为这盏台灯制作一个漂亮的灯罩。3.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并提出修改意见即讲解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经过这一教学案例的研究,笔者得到了一些启发: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服务。
(四)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寻找教学思路
在美术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教师难免会出现思路封闭的现象。而学生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对文本有独特的理解,这正是教师所缺乏的,这些是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教师可以记录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
四、总结
总之,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立足于教学反思,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出发点,运用不同的反思途径,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分析,使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从而改进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社会对美术教育的殷切期望。
【参考文献】
[1]叶禹卿. 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王承昊. 新课程教学方法[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郭东岐. 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任恩刚,张卫苹. 反思教学能力的培养[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