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香
(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北京东燕郊 101601)
信息检索课作为一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不可或缺的课程,在华北科技学院以通识公选课的形式已经开设十几年。信息检索课由图书馆信息检索教研室负责教学大纲的制定及教学任务的安排,授课对象是全校二年级以上所有学科专业的本科、专科学生;每学年开课一次,每次两至四个班,每班人数限定85-130人;课程由课堂讲授+上机操作两部分组成;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30%)+期末开卷考试(70%)成绩组成。
近几年,笔者作为信息检索教研室的任课教师有幸参与教学工作,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教研室老师积极探索各种解决方法,以便今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
2012~2014年每班选修人数分别是85人、130人和90人,从学生学科分布情况来看,基本上覆盖了全校各专业的二至四年级的学生。根据实际调查,学生选修这门课的动机与目的不尽相同,大部分同学从课程教学目标考虑,部分同学是听说这门课很重要而考虑,有一小部分同学听说这门课比较容易得学分而考虑,而有个别的大四的同学因为要凑学分而选课。因此,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不同导致学生上课及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不同。以2013年为例,校选2班共130名学生,有14名同学没有参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没有参加考试,占全班人数的10.7%,较大比例的缺勤缺考直接影响了全班的出勤率及考试平均成绩。
本门课程最终考评成绩的30%是平时成绩,由七次上机成绩组成,每次作业需由学生打印上交,这样很多工作由学生课后完成,无形中部分态度不认真的学生有机可乘,不独立完成,直接复制拷贝,出现作业抄袭类同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重教有余,重学不足;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以及评价方法都比较陈旧[1]。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其他教学创新的先导。首先,教研室统一思想理念,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避免高分低能,避免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的现象[2];其次教师不再把自己看成教学活动的主宰,而是立足于学生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同时,教师把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够充满好奇、充满兴致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
信息检索课是一门操作性和技能性都比较强的课程,讲授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基本理论和上机实习操作,课时比例为理论课:上机课=1:1。强调创新教育模式,我们从两种授课内容及形式上进行改革。
2.2.1 理论教学手段的创新
长期以来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室的各种技术,进行教学技术改革的不断探索,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目的,反过来也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1)采用以信息技术(PPT)为主黑板为辅的课堂教学形式。从2002年以来,教研室统一提出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充分吸收和保留教学组的教学经验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并且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
2)课堂引入视频片断,增加课程吸引力。本课程理论知识点涉及信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网络搜索引擎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正好与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互联网上有大量有关的视频内容,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信息检索的技能,下载了大量相关视频,把精华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信息基本概念一章节,笔者下载了相关信息技术在伊拉克军事战争中应用的视频;在网络搜索一节引入百度企业年度宣传片等视频,这样不仅可以充实PPT课件内容,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本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创新,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教材因其出版时间等原因会造成知识相对陈旧等缺点,课堂教学不应仅仅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广泛阅读,用科学发展的思维来对待每一堂课,把无限的知识精简归纳、详略得当地在浓缩到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比如讲解数据库应用时,我们以科技查新的实际案例为导学基点,把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刻,应用更加灵活。
2.2.2 上机实习教学手段的创新
为了规范学生的上机实习操作,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教研室针对实验大纲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和安排,并设计出统一作业格式。目前是一人一机实习,每课都有具体的实习目标、实习要求、实习作业及实习心得等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打印上交存档。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可以说效果还是很好的。
2010年开始,教研组建设并充实本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提供系列化的教学资源供学生选择(如图1)。到目前为止,已有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电子教材、教学视频、习题与案例、参考资料相关网站链接等内容。实践证明教学网站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成为学生自学的好帮手。在不断探索网站辅助教学功能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和完善监督平台和教学评价平台等功能。[5]
图1 信息检索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信息检索能力及信息分析利用能力需要科学的、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考核不仅要重视知识要点的掌握,而且更突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目前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30%)+期末开卷考试(70%)成绩组成。基本上能体现学生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又能体现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
通过多形式的宣传,使大学生了解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而信息检索课程就是为适应信息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人才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检索能力及信息道德,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使之有目的的选修本门课程,有学习的兴趣,才能积极热情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3]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课程讲授的重点和难点,预先给出讨论题目和实例/案例,分小组在课外收集资料、讨论,并在课堂内由小组代表陈述小组的使用工具、搜索方法等情况[4]。例如提出分析、研究“公务员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题目,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用实例分析具体的检索方法、检索途径、检索表达式的选择与制定,并介绍如何运用策略技巧以达到较高的检索效率。
上机实习作业应设“基础型+分析型+综合型+设计型”多类型课后作业练习,既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6][7]
为了使上机实习课真正取得应有的实践效果,针对分析型和综合型实习应设立课后作业试题库,集中每学科专业具有代表性的课题,针对每一台操作机和每一个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检索分析课题。这样所有的学生按上机号会随机抽取不同题名的课题进行分析或检索。不同作业类型设置各有特点的作业要求,这样每位上机的同学都会遇到不同的作业题名,必须独立完成,从而完全杜绝作业抄袭的情况出现。
科学的考核应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和考核,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增加平时实习成绩在总评成绩的比重。针对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并列入课程评价之中,作为平时成绩的首要依据。[8]
期终考核方式要多样化,注重个性化。可以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闭卷、开卷、论文、案例分析、文献综述报告等方式,也可以将几种方式结合起来。目的是通过科学的形式既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检索知识及信息检索工具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
多年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经验表明,我们应在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主动自主地探究问题,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强化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1] 徐循等.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3.
[2] 李志义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3] 袁德宁.精品课建设与课程支撑理念的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
[4] 黄如花等.泛在知识环境下的信息检索课教学[J].图书情报工作,2012,(2).
[5] 华北科技学院信息检索课辅助教学平台。[2015-2-15].http://lib.ncist.edu.cn:8080/CommonTeaching/
[6] 李丹等.基于项目反映理论的高校标准题为中建设的探讨[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6).
[7] 杨振冰等.泛在知识环境对信息检索课的影响[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4).
[8] 李振玲等.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图书馆学研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