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爱王明芬
(1 沾化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滨州 256800;2 沾化县人民医院病案室,山东 滨州 256800)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心理的影响
张清爱1王明芬2
(1 沾化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滨州 256800;2 沾化县人民医院病案室,山东 滨州 25680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包括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及生活方式干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预后。
综合护理干预;心房颤动;老年;心理影响
心房颤动是继发于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尤以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研究发现,70%[1]的心房颤动发生在65~85岁的老年人,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约在10%[2]。发生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本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因此,必要的综合护理干预是改善老年患者负面情绪的重要步骤。我院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3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明显,现详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过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排除严重的肝、肾、脑病变。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焦虑、恐惧、愤怒、睡眠障碍及食欲不佳,且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66.3±5.9)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3年,按基本病变分类,冠心病12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1例,脑梗死1例。观察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3.3±6.4)岁,病程4~13年,平均病程5.9年,按基本病变分类,冠心病14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例,脑梗死2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①心理干预:医护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增强对治疗和生活的信心;此外,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来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与情感交流,例如拥抱、握手等,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同时可以得到患者的信任,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②行为干预:医护人员要适时的指导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康复锻炼,同时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转移注意力。③生活方式的干预:要指导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清淡饮食,多食蔬菜和水果,忌油腻和辛辣及烟酒;保持规律的作息,劳逸结合;还要叮嘱患者要按时服药,若有不适反应,及时报告。④认知干预:医护人员要根据个体差异,详细介绍心房颤动的病因、机制、发展及转归,让患者正确认识本病,消除恐惧心理。
1.3 评估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测。在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各评测一次,评分标准:SAS和SDS各包括20个项目,每项按1~4级评分,将20项评分相加为总评分,然后用总评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SAS标准分低于50分为正常,≥50分表示有焦虑;SDS标准分低于53分为正常,≥53分表示有抑郁。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老年心房颤动多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代谢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由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病程一般较长,容易引起患者产生焦虑、烦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可以使体内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增高,其可以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负荷,加重房颤;同时,负性情绪可以引起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紊乱,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收缩,血栓脱落,形成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有报道显示,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是17.5%,而伴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房颤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概率高达69%[4]。说明负性情绪是导致心脏猝死的高危因素。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临床上,房颤的治疗常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临床疗效不甚满意。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的诞生,使临床上越来越重视患者心理干预。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心理干预,可以简历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等,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战胜病魔的决心。本文采用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和行为干预,从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1] 顾艳霞,陈霞.综合护理干预对75岁以上老年心房颤动病人心理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12):3284-3285.
[2] 杜萍.心理干预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7,13(30):2883-2884.
[3] 陆海清.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园地,2013,10(9):67-68.
[4] 林晓峰.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4):53-54.
R473.5
B
1671-8194(2014)20-03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