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较真”的八零后检察官

2014-05-05 09:15赵薪王玲
检察风云 2014年24期
关键词:公诉人检察机关嫌疑人

文/赵薪 王玲

爱“较真”的八零后检察官

文/赵薪 王玲

他是黑土地上长大的孩子,他是人们心中不乏怀疑又充满期待的八零后。那一天,他登上了全国公诉人大赛这个检察业务领域最华丽的舞台,载誉而归后,却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脚下的道路更长……

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主诉检察官魏冬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到大父母都很严格,他因为“有主意”没少挨过打。但大学毕业后,魏冬的主意丝毫没有弱化,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抉择:当他在沈阳做律师做得已见声色、形势大好时,却毅然放弃事业,考入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开始了公诉人生涯。魏冬说,在他的心底始终有一种召唤,作为一名法律人,他不仅要为自己做些什么,还必须为社会做些什么。

履行职责“较真”追求办案的最佳效果

如果说魏冬爱跟自己的人生“较真”,总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倔强地纵容内心的方向,那么走在为自己选择的检察职业道路上,他依然不改本色地诠释着那份淳朴的执拗。

2011年6月,由公安部督办、辽宁省公安厅承办的中国足坛扫毒打黑“206系列专案”中原国家足球队队员申某、祁某、江某、李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案,指定由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办理。沈阳市院党组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主管检察长带队、公诉处处长一线指挥、选调两级检察机关优秀公诉力量组成的“206”专案组具体承办这一案件。作为年龄最小的成员,魏冬挑起了专案重担。

通过阅卷和听取侦查人员介绍,魏冬很快明确了案件的难点所在:一是时间跨度大,案发至今已逾八年;二是取证难度大,所涉犯罪嫌疑人分别居住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等地,证人亦多居于南方省市;三是案件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意见分歧,关于四名球员是否具有职务便利、利用何种职务便利及应适用何种罪名等问题,法律规定较为模糊。为提高审查起诉工作效率,魏冬匆匆接来老家年迈的父母照顾怀孕数月、即将生产的妻子,随即与专案组的同志们迅速投入到高强度的封闭工作中。

在全面掌握案情的基础上,魏冬等同志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为定罪量刑寻找有力的法律依据。他们白天逐字逐页阅读卷宗,记录下发现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晚上聚在一起交换意见,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5个小时以上。夏季火热的天气、繁重的工作任务令大家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专案组就证据材料的补充和完善、案卷规范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侦查机关提出了50余条补正意见,积极有力地推动了这次专项行动的进程。更为关键的是,考虑到此案广受各界关注,任何环节处理不慎都有可能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破坏和谐稳定大局,魏冬建议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分流起诉,即先行起诉四名涉案球员,随后审查、处理其他涉案人员。这一看似简单的意见对整个审查起诉乃至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出一名优秀公诉人应有的大局观和前瞻意识。

案件移送审判前,魏冬认真准备出庭材料,精心制作法律文书,与同志们一起在认真分析研究事实、证据的基础上,制定出多套出庭预案,针对被告人可能出现的认罪、不认罪、否定部分犯罪事实及四名被告人各自易作辩解之处,准备了繁简不同的四套讯问提纲,逐条逐句推敲,多次模拟演练,确保有效应对庭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庭审过程中,魏冬对被告人的讯问简洁明了,举证过程层次清晰、严谨流畅,特别是他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示证在法庭上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得证据链条的展示更加直观、到位。整个庭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案件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审查证据“较真”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多年来,魏冬在办案过程中严把事实关、法律关,本着“从细节入手、不枉不纵、锱铢必较”的原则,及时发现并追加多个漏罪、漏犯,切实保障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行使。

魏冬承办了公安机关移送市院的一个案子。依照卷宗的反映,犯罪嫌疑人张某因在菜市场卖菜时与顾客发生争执,随手操起剪刀致对方一死两伤。乍看之下,这是一起最普通不过的故意伤害案件,然而魏冬在仔细查看被害死者身上13处伤口的图片后,感觉这些伤口不像是被一把凶器所致。他随即与公安机关的办案人沟通,要求将相关资料送往中国刑警学院做成伤机制鉴定。经权威检验,终于证明了被害死者身上的伤口中应当有单刃刺器如刀类所致。为进一步查明事实真相,魏冬还找到了几名在场证人详细询问案发时情景,并多次提审犯罪嫌疑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嫌疑人不得不承认了确实曾用尖刀行凶、随后将凶器抛弃的事实。最终,魏冬根据案情依法以故意杀人罪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法院全部采纳了他的意见和证据,依法判处犯罪嫌疑人死刑立即执行。

2011年初,魏冬受理了一起已历十年的故意伤害案件。该案犯罪嫌疑人白某受他人指使,伙同孙某等三人殴打某发廊理发师张某,在殴打过程中,张某被刀刺中,经抢救无效死亡。在受理案件后,魏冬经仔细审查案件阅卷,发现除白某外,公安机关没有将其余几名涉案人员移送审查起诉,而案发时现场多名证人均证实有四人一起来到该发廊二楼殴打被害人,随后同时离开。根据上述情况,魏冬认真提审了犯罪嫌疑人,并主动找到涉案人员韩某某,通过对其依法询问证实了自己关于案件存在漏犯的判断。经请示领导决定,魏冬依法向公安机关提出对犯罪嫌疑人孙某某、韩某某、李某某补充移送审查起诉的要求。

虽然认同了检察机关的结论,但侦查机关提出这一案件案发至今已逾八年,不仅相关证人无法查找、个别犯罪嫌疑人不知所踪,连原来的办案人也已变换了工作岗位,获取证据的难度极大。魏冬没有放弃,依法深刻剖析韩某某等人行为的性质及造成的严重社会性危害,阐明如不能妥善办理案件将有损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形象,更有可能导致被害人家属上访等事件发生。在他的坚持下,公安机关侦查人员表示愿意配合检察机关工作,努力查明案件事实。随后十几天中,魏冬时刻关注案件进展,积极帮助公安机关分析案情、把关证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魏冬和侦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逍遥法外的犯罪嫌疑人先后落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三名漏犯有期徒刑四至八年不等,被告人均认罪服法没有提起上诉。

钻研业务“较真”向公诉最高阵地发起冲击

公诉人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职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刑法》修正案并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新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公诉这一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来说,形成了一个个崭新的挑战。为提高公诉人的业务水平,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到省、市检察院,经常通过组织业务竞赛的方式,发现公诉人才、锻炼公诉队伍。在各级检察机关业务竞赛中,魏冬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出色的办案能力和敢拼敢打的“较真”精神崭露头脚,先后获得了第三届“沈阳市十佳公诉人”、 第四届“辽宁省十佳公诉人”等荣誉称号,并于2013年4月获悉将代表辽宁检察机关参加全国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而自己是全省三名选手中年龄最小的。

为了充分珍惜这一荣耀和难得的锻炼机会,魏冬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一有空闲就钻进辽宁大学的图书馆,认真钻研中外法律典籍,全面了解刑事司法的理论和实践,复习工作中常见的罪名及构成要件,并对不常见的罪名、刑法理论、刑事诉讼政策及高检院在公诉工作中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等加强学习和理解。因为学习太投入,魏冬成了辽大图书馆里的“钉子户”,常常忘记了时间,直到管理员发出“逐客令”才离开。

6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活动正式开赛。这一竞赛号称“公诉人铁人大赛”及“公诉人五项全能比赛”,是检察机关公诉系统的最高竞技平台。从比赛开始时的初评、抽查卷宗到集中评选阶段的论文写作、公诉实务笔试、业务答辩、论辩赛等环节,参赛选手的智力、体力和毅力均要经历全方位的检验。特别是公诉实务笔试环节,从早上8点30分到晚上7点30分整整11个小时的时间里,选手们要在封闭的考场里对十余起事实的性质进行论证,涉及二十余个罪名。高检院为防止出现意外,专门指派了一名医生在旁全程监护。比赛中,作为为数不多的八零后选手,魏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公诉人同台比试,最终不负众望,获得了“全国优秀公诉人”荣誉称号,在全省检察机关的史册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从事检察工作以来,魏冬就是凭借着这样一种将“较真”进行到底的劲头,翻越了检察公诉工作中的一座座高峰,书写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次次精彩。如今,虽然作为一名八零后检察官,在年龄上尚显稚嫩,但魏冬却已成为了全市检察系统名副其实的业务骨干和办案能手,带领自己的办案组先后办理了多起重大复杂及在省、市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魏冬说,公诉工作是一项充满智慧与挑战但同时能够让人明确方向、发现自身价值的工作,他将始终坚定自己从检之初的信念,坚守内心的法律信仰,时刻保持做好公诉工作的激情,以实际行动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誓言,无私、无畏,不悔、不倦。

编辑:张同舟 laura010203@hotmail.com

猜你喜欢
公诉人检察机关嫌疑人
光从哪里来
公诉人法庭辩论的技巧
定位嫌疑人
论新形势下公诉人出庭工作的挑战及应对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探析
检察机关强化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法理阐释
20年了,我还是嫌疑人吗?
“幽灵抗辩”与公诉人举证的限度
浅议检察机关会计司法鉴定的主要职责
“幽灵抗辩”与公诉人举证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