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火灿
摘 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理念,是课程实施的重点,也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点要求和深切呼唤。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标准》实施的不断深入,必然并最终促使语文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也只有学习方式的不断革新和根本转变,才能使学生主动地适应以《标准》为指导的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自如地驾驭立体化、综合化、现代化、动态化的语文学习情境从而形成丰厚
的语文素养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以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转变;学习方式;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97-01
一、诱发兴趣,激发主动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在教学五年级《十年后的礼物》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是谁送给谁礼物?等问题。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条件,引导主动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师要在价值追求上注重人文关怀,尊重独特的体验,让课堂的“说”诠释着一种“动态生成”的美;让语文课堂成为“梦”的故园,学生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获取了异彩纷呈的新信息,在浓烈的参与氛围中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得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语文素养也得到充分提高。比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白课文写了哪件事、几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过初步自主性探究学习,学生弄清了《将相和》写的是“完璧归赵”、“绳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究性学习:“将相和,既然有和,必有不和,那么是什么事使他们不和?”当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搞清了“蔺相如的职位是将相不和的原因”时,老师又提出探究性问题:“蔺相如原来是什么职位,后来为什么职位比廉颇高?”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深入地对“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个细节故事进行了探究性学习。很明显,这个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地探究性学习过程,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训练和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
三、适时讨论,促进主动交流
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造意识。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生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等讨论材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在多向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断深化知识理解,还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例如《马踏飞燕》一课的教学时,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作者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句话没有说明是左右哪只后蹄;第二自然段描写铜马外形的顺序混乱;重点段——第三、四自然段都采用设问的形式构段,方法单调。我积极地给予肯定,并热情地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案去修改课文。这时,一位同学将“马的后蹄”改成了“马的左后蹄”,还有一位同学把第四自然段改成了总分的形式……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空前活跃,创新意识得到极大的保护和培养。
四、善于捕捉,诱导主动合作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技艺、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课堂实验的深入开展,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学习也越来越积极、主动。在课堂上经常会提出令许多老师意想不到的精彩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深入诱导,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和发表欲的氛围,使学生树立小组合作的理念,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如教学《丰碑》时,当学习到将军听说冻死了人,又看到一个老战士坐在树下,大雪覆盖了他的全身——牺牲了。将军以为冻死的是战士,以为是军需处长失职造成的,他火了,要狠狠地批评军需处长。这时一个学生“刷”地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军需处长是将军的部下,他在将军手下工作,他冻死了,将军为什么不认得他?为什么会误认为是一个普通的战士?”这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但我并没有直接把我的看法告诉学生,而是先肯定这位学生提得好,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因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这时,整个课堂可热闹了。过了一会儿,同学们各抒已见:“大雪已经把军需处长覆盖了,当然将军认不得他了!”“不,大雪是晶莹透明的,将军不可能认不得军需处长。”“军需处长是被冻死的,饿死的,死的时候肯定已经变形了,再加上大雪覆盖,将军当然认不出他了。”“将军听说有人死了,心里一定很着急,于是他看到冻死的军需处长时肯定是急匆匆的,没看清楚。”……讨论的声浪一阵高于一阵,在合作学习中,在激烈的辩论中,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