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兰超
摘 要:如何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教师思考与实践的问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学生从机械被动、死记硬套的学习中转向丰富多彩、积极主动、探索创新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促进和完善数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学;学生;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08-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一、动手操作促实践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国际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听到的,但是你忘记了;你看到的,你记住了;你做到的,你懂得了。”这三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学习并不仅仅是听,也不仅仅是看,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做。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它能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的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因而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数学的体验学习,要重视学习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让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先让学生拿出所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具,展示在黑板上,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后发现: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这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人民币都只有1(10)元(角、分)、2(20)元(角、分)、5(50)元(角、分)三种呢?”我不作正面回答,而是拿出几种有标价的教具,让学生拿人民币来购买。学生在购买过程中发现:不管多少价钱,其数值总能用1、2、5组成,于是学生充分理解了人民币面值规定的意义,并且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自主学习促探究
数学教学活动是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经验,使学生获得的感受、经验与人们积累的数学知识得以沟通的活动。正如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登塔尔强调“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因此,学习数学不应该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该是学生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不是凭空设想,教师要提供“有结构的探索材料”,让教师的作用完全潜化在为学生探索的材料准备和教学活动中。教师设法创设种种问题情境,把数学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自己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形成,这样学生才会肯思维、敢思维。
2、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创新与发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期望,有机会证实自己智慧力量的期望,同时还希望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新教材所倡导的解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性就是要促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这时就应大胆放手,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学生对进位“1”和退位“·”的位置总是容易混淆。于是,在上练习课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想出好方法来记住两者的区别。结果学生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一个学生说:“我这样想:进位就是要让十位数字‘站的高,所以数字就会站不稳了,所以只能从头上退。”另一个孩子竟编了一首儿歌:“进位1,放脚底;退位点,头上取,相同数位要对齐。”几句朗朗上口的儿歌,虽显稚嫩,但却一下子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很快记住了进位“1”和退位“·”的区别。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成功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充分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小组交流促合作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自课改以来,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构建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外界的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信息的传递。所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相互合作,并注意信息的多向交流。学会合作、与人交往是新时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也是信息时代必备的学习能力。同时,在数学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过程,通过互动的过程使学生学到数学的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自己修正的机会与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掌握数学知识。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学生从机械被动、死记硬套的学习中转向丰富多彩、积极主动、探索创新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促进和完善数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