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式生态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研究及策略

2014-05-04 07:55周晓侠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后进生建构

周晓侠

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教师以此为原则将课堂打造成开放的、具有活动价值的生态课堂,把课堂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展现兴趣爱好并获得快乐。课堂学习行为是建构式生态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

要成功构建生态课堂,达到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就有必要研究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的学生学习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利因素,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行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观察研究学生学习行为的必要性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基本技能。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习个体,让每名学生都获得发展。在这种形式下出现了新颖的教学模式——“建构式生态课堂”。课堂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让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里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还给了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以及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成为构建的主体发展者。在教学中,教师总会发现:课堂教学气氛十分融洽,教学顺利且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因此,在“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中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学生的学习行为代表其学习态度、学习需要以及学习效果。只有通过对学习行为的研究与干预控制,并在教师指导教育下,在强化训练中才能巩固学生的特定学习行为,并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过程。

二、影响学习行为的因素及行为表现

首先是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发生变化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学习需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以及自我效能等。

当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环境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态度作出相应的计划,并设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当判定学习需求有价值、符合学习实际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并推动学习行为。而学生在对学习结果有期待产生了学习目标后,不仅能促进学习动机的发展,也能对学习目标定向到学习价值。当学习目标达成时会产生满足感让学习需求得到强化,若学习目标没有达到预计效果,就会造成挫败感。无论是成功带来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还是消极失败带来的学习无力感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绪、心理活动以及学生意志力进行判断,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其次是个人因素影响,即学生的惰性行为。学生都有惰性,主要表现在不会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甚至主观意识上逃避思考问题,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活跃思维,对教材死记硬背忽视了语言教材,从而不善于进行逻辑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不积极的学习行为表现主要有:精神溜号答非所问;不专心听讲不积极思考,沉默不发言不表达;拒绝合作乱写乱画不懂装懂;对观察和实验不感兴趣,甚至躲避教师的眼神等。课后的表现为:讨厌读书,讨厌上学;读书时间段不专心;作息无规律,学习空间杂乱;对学习无计划,对功课不闻不问等。

三、学生学习行为干预策略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和研究不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给予适当的干预,这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拥有正确走向,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生学习需求干预策略

学生学习需求是反映了学生对生存发展条件要求体现,是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知识缺乏而力求收获知识的心理状态。其具体表现为:兴趣爱好、好奇心、探索欲望以及学习信念和理想等。只有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好奇才能对知识产生兴趣,并成为学习行为中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有求知欲望、自尊需求等。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保持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科特点设计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逻辑思维和探究意识。这样学生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对学习活动产生好奇心理,形成求知欲望。这种欲望往往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积极思考问题、敢于提出新的问题、主动配合教师、善于提问,课后也能通过其他学习途径来满足求知欲。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设定中等难度的问题和学习任务,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失败的原因,增强其自信。一旦学生在良好的自我评价下便会渴望得到他人的评价,而他人良好评价对学生会产生积极奋发的学习情绪。

2.学生学习动机的需求干预策略

当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学生的求知欲望不足以推动学习行为时,教师就需要将他们的求知欲望转化成学习动机。动机是推动集体活动的必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内驱力和诱因。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从求知欲望开始的,无论是学生调整学习行为还是终止或维持当前的学习行为都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其具体体现在为什么学习、是否想学习以及喜欢学什么和努力过程几方面。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提升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优秀生有预定的学习目标,当目标达成后原有的学习目标又会得到强化,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相反,差生的水平低知识路短,只有近期目标而没有对未来目标的设想,再加上学习成绩不佳,往往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产生厌学或自暴自弃等不良现象。

“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最终理念就是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目标,从自卑自弃的阴影中走出来,给学生一片光明。教师要加强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特别是对后进生要采取相对应的办法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照;要将问题提出的基点设定在中等生以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充分考虑普通生对问题的解答能力,不让后进生出现挫败感,甚至影响到普通生和后进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后进生才能实现自我学习动机及学习品质的转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才能拥有不怕困难的学习毅力和恒心。

3.学生对学习无力干预策略

“建构式生态课堂”下同样会出现学生学习乏力的现象,他们总感觉力不从心,再加上连续的挫败感会彻底失去学习的信心,从而产生无力感,厌倦学习甚至是放弃学习。针对于此类学生,教师首先要分析他们无力感的成因。由于学生在产生无力感后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会正确,因此会产生什么都不做感觉会好一些的思想。这就造成“建构式生态课堂”下学生消极面对学习行为的现象。其次,在“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降低此类学生的学习任务难度,提出问题后要侧重于学生的认知起点,要让问题在深入浅出的思维跨度中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只有让学生有所想、有所思才能从被动化为主动,自主参与到学习中。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从简单的问题逐渐向复杂问题的引导,学生的思维逻辑也会从能听明白、能理解情景下被引入到更高层次的分析评价中。这样策略便能达到“建构式生态课堂”中的教学知识从外向内的传递,也实现了建构式生态课堂所要求的每个学习个体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发展的机会。“建构式生态课堂”里教师在关注关心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因此,在“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并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通过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课堂,并运用整体、开放、互教互学等生态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彰显生态个体的生命价值,最终让建构式生态课堂绽放异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后进生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建构游戏玩不够
如何对待后进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