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的想法实施教学

2014-05-04 21:42赵绍明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竖式小棒三角形

赵绍明

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课堂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活动场所,每个学科的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都应该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我想,数学课堂也应注重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来关照课堂,让每一次的课堂经历都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课堂既是数学的,又是生活的。我认为生命化的数学课堂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善待儿童的奇思妙想

【案例一】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片段

出示例题:小芳已经看了一本书的,小明已经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生1:我是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的。

=,=,因为>,所以>。

生2:我是把两个分数都化成小数来比较的。= 0.6,≈0.4,因为0.6>0.4,所以>。

生3:我想找这个分数。因为>,<,所以>。

生4:我是用3×9=27,4×5=20,因为27>20,所以>。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4:简单地说,我就是用第一个分数的分子3和第二个分数的分母9相乘得27,再用第二个分数的分子和第一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得20, 27>20,所以>。

师: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这种方法很独特,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生4法”(学生名字的代号)。

【思考】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的行进不可能按照教师的预设一成不变。上例中,教师不仅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而且注意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上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走出教材的框框,才有了如此多的比较方法。特别是后两个学生,他们没有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而是出其不意,引进“中间数”和“把两个分数分子分母对角线相乘的积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而生4的方法是教师教学预案中没想到的,其实这种方法与生1的方法是相通的,是通分比较的简洁式,对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非常实用,方便又快捷。

二、宽容学生的错误思维

【案例二】在教学应用“商的不变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先出示“900÷50”,要求学生用竖式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列出以下算式:

900÷50=18

[900

5

40

40

0][50] [18]

接着教师把题目改成“900÷40”,仍然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结果有的学生列出如下算式:

900÷40=22……2

[900

8

10

8

2][40] [22]

【思考】对上面的算式,教师不去指出谬误,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检验,学生检验算出22×40+2=882,发现计算结果不等于原来的被除数900。这时,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起反思竖式的计算过程,竖式中的2在十位上,它应该表示2个十,所以余数应该是20而不是2。 以上案例中,教学前教师就已经预见到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故意不提醒,用意就在于“说教百遍,不如尝试一遍”。待学生出现了错误后,教师再借题发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防止以后作业中出现这样的错误提前打好预防针。

三、体验学生的真实想法

【案例三】《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段

1.师:通过刚才的制作活动,同学们认识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如果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从中选择3根试试看。)

2.出示实验记录表,组织汇报:

师:试验的结果怎样,都能围成三角形吗?哪些能?哪些不能?

生1:我用10厘米、6厘米、5厘米三根小棒,能围成。(师填表)

生2:我用6厘米、5厘米、4厘米三根小棒,能围成。(师填表)

生3:我用10厘米、5厘米、4厘米三根小棒,不能围成。(师填表)

生4:我用10厘米、6厘米、4厘米三根小棒,能围成。

师:真的能围成吗?再摆摆看。

生5:老师,能围成。

师:其他同学操作结果呢?

(很多人都说:能围成。)

师:你们真的围成了吗?

师:由于你们用的小棒比较粗,所以围成了,实际上当两根小棒相加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的时候,是不能围成的。(填表:不能)

观察表格,引导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觉得,3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言,小结归纳。)

板书: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思考】该案例中老师只顾向学生传授既定的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操作的真实过程与结果,没有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操作的真实情景和感受,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了。一个负责的老师应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做好充分的预设,在课前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操作的材料进行选择。如果用细铁丝,长度又比较精确的话,就不会出现上述案例中的情况了。

四、共享学生的成功乐趣

【案例四】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片段

师:老师想了个两位数,请同学们猜猜是多少。

生1:二十几。

师:不对,太小了。

生2:九十几。

师:不对,太大了。

生3:五十几。

师:对了。你知道是五十几吗?

生4:五十九。

师:大多了。

生5:五十一。

师:小了。

生6:五十五。

师:耶!你猜对了,真聪明!

全班一片欢呼。

【思考】课堂活动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更是生成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独特的体验,思维不断得到升华,同时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创造活力。教师在学生猜到结果的同时,以儿童的心态发出“耶”的欢呼声,这样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了全班学生,师生共享学生成功后的快乐!这是师生情感共鸣的自然倾泻。

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健康发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让我对生命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在平时教学的点滴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教会学生学做真人,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花悄然开放!endprint

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课堂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活动场所,每个学科的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都应该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我想,数学课堂也应注重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来关照课堂,让每一次的课堂经历都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课堂既是数学的,又是生活的。我认为生命化的数学课堂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善待儿童的奇思妙想

【案例一】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片段

出示例题:小芳已经看了一本书的,小明已经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生1:我是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的。

=,=,因为>,所以>。

生2:我是把两个分数都化成小数来比较的。= 0.6,≈0.4,因为0.6>0.4,所以>。

生3:我想找这个分数。因为>,<,所以>。

生4:我是用3×9=27,4×5=20,因为27>20,所以>。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4:简单地说,我就是用第一个分数的分子3和第二个分数的分母9相乘得27,再用第二个分数的分子和第一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得20, 27>20,所以>。

师: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这种方法很独特,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生4法”(学生名字的代号)。

【思考】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的行进不可能按照教师的预设一成不变。上例中,教师不仅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而且注意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上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走出教材的框框,才有了如此多的比较方法。特别是后两个学生,他们没有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而是出其不意,引进“中间数”和“把两个分数分子分母对角线相乘的积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而生4的方法是教师教学预案中没想到的,其实这种方法与生1的方法是相通的,是通分比较的简洁式,对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非常实用,方便又快捷。

二、宽容学生的错误思维

【案例二】在教学应用“商的不变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先出示“900÷50”,要求学生用竖式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列出以下算式:

900÷50=18

[900

5

40

40

0][50] [18]

接着教师把题目改成“900÷40”,仍然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结果有的学生列出如下算式:

900÷40=22……2

[900

8

10

8

2][40] [22]

【思考】对上面的算式,教师不去指出谬误,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检验,学生检验算出22×40+2=882,发现计算结果不等于原来的被除数900。这时,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起反思竖式的计算过程,竖式中的2在十位上,它应该表示2个十,所以余数应该是20而不是2。 以上案例中,教学前教师就已经预见到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故意不提醒,用意就在于“说教百遍,不如尝试一遍”。待学生出现了错误后,教师再借题发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防止以后作业中出现这样的错误提前打好预防针。

三、体验学生的真实想法

【案例三】《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段

1.师:通过刚才的制作活动,同学们认识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如果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从中选择3根试试看。)

2.出示实验记录表,组织汇报:

师:试验的结果怎样,都能围成三角形吗?哪些能?哪些不能?

生1:我用10厘米、6厘米、5厘米三根小棒,能围成。(师填表)

生2:我用6厘米、5厘米、4厘米三根小棒,能围成。(师填表)

生3:我用10厘米、5厘米、4厘米三根小棒,不能围成。(师填表)

生4:我用10厘米、6厘米、4厘米三根小棒,能围成。

师:真的能围成吗?再摆摆看。

生5:老师,能围成。

师:其他同学操作结果呢?

(很多人都说:能围成。)

师:你们真的围成了吗?

师:由于你们用的小棒比较粗,所以围成了,实际上当两根小棒相加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的时候,是不能围成的。(填表:不能)

观察表格,引导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觉得,3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言,小结归纳。)

板书: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思考】该案例中老师只顾向学生传授既定的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操作的真实过程与结果,没有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操作的真实情景和感受,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了。一个负责的老师应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做好充分的预设,在课前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操作的材料进行选择。如果用细铁丝,长度又比较精确的话,就不会出现上述案例中的情况了。

四、共享学生的成功乐趣

【案例四】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片段

师:老师想了个两位数,请同学们猜猜是多少。

生1:二十几。

师:不对,太小了。

生2:九十几。

师:不对,太大了。

生3:五十几。

师:对了。你知道是五十几吗?

生4:五十九。

师:大多了。

生5:五十一。

师:小了。

生6:五十五。

师:耶!你猜对了,真聪明!

全班一片欢呼。

【思考】课堂活动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更是生成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独特的体验,思维不断得到升华,同时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创造活力。教师在学生猜到结果的同时,以儿童的心态发出“耶”的欢呼声,这样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了全班学生,师生共享学生成功后的快乐!这是师生情感共鸣的自然倾泻。

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健康发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让我对生命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在平时教学的点滴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教会学生学做真人,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花悄然开放!endprint

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课堂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活动场所,每个学科的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都应该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我想,数学课堂也应注重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来关照课堂,让每一次的课堂经历都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课堂既是数学的,又是生活的。我认为生命化的数学课堂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善待儿童的奇思妙想

【案例一】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片段

出示例题:小芳已经看了一本书的,小明已经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生1:我是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的。

=,=,因为>,所以>。

生2:我是把两个分数都化成小数来比较的。= 0.6,≈0.4,因为0.6>0.4,所以>。

生3:我想找这个分数。因为>,<,所以>。

生4:我是用3×9=27,4×5=20,因为27>20,所以>。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4:简单地说,我就是用第一个分数的分子3和第二个分数的分母9相乘得27,再用第二个分数的分子和第一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得20, 27>20,所以>。

师: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这种方法很独特,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生4法”(学生名字的代号)。

【思考】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的行进不可能按照教师的预设一成不变。上例中,教师不仅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而且注意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上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走出教材的框框,才有了如此多的比较方法。特别是后两个学生,他们没有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而是出其不意,引进“中间数”和“把两个分数分子分母对角线相乘的积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而生4的方法是教师教学预案中没想到的,其实这种方法与生1的方法是相通的,是通分比较的简洁式,对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非常实用,方便又快捷。

二、宽容学生的错误思维

【案例二】在教学应用“商的不变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先出示“900÷50”,要求学生用竖式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列出以下算式:

900÷50=18

[900

5

40

40

0][50] [18]

接着教师把题目改成“900÷40”,仍然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结果有的学生列出如下算式:

900÷40=22……2

[900

8

10

8

2][40] [22]

【思考】对上面的算式,教师不去指出谬误,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检验,学生检验算出22×40+2=882,发现计算结果不等于原来的被除数900。这时,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起反思竖式的计算过程,竖式中的2在十位上,它应该表示2个十,所以余数应该是20而不是2。 以上案例中,教学前教师就已经预见到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故意不提醒,用意就在于“说教百遍,不如尝试一遍”。待学生出现了错误后,教师再借题发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防止以后作业中出现这样的错误提前打好预防针。

三、体验学生的真实想法

【案例三】《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段

1.师:通过刚才的制作活动,同学们认识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如果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从中选择3根试试看。)

2.出示实验记录表,组织汇报:

师:试验的结果怎样,都能围成三角形吗?哪些能?哪些不能?

生1:我用10厘米、6厘米、5厘米三根小棒,能围成。(师填表)

生2:我用6厘米、5厘米、4厘米三根小棒,能围成。(师填表)

生3:我用10厘米、5厘米、4厘米三根小棒,不能围成。(师填表)

生4:我用10厘米、6厘米、4厘米三根小棒,能围成。

师:真的能围成吗?再摆摆看。

生5:老师,能围成。

师:其他同学操作结果呢?

(很多人都说:能围成。)

师:你们真的围成了吗?

师:由于你们用的小棒比较粗,所以围成了,实际上当两根小棒相加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的时候,是不能围成的。(填表:不能)

观察表格,引导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觉得,3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言,小结归纳。)

板书: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思考】该案例中老师只顾向学生传授既定的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操作的真实过程与结果,没有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操作的真实情景和感受,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了。一个负责的老师应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做好充分的预设,在课前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操作的材料进行选择。如果用细铁丝,长度又比较精确的话,就不会出现上述案例中的情况了。

四、共享学生的成功乐趣

【案例四】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片段

师:老师想了个两位数,请同学们猜猜是多少。

生1:二十几。

师:不对,太小了。

生2:九十几。

师:不对,太大了。

生3:五十几。

师:对了。你知道是五十几吗?

生4:五十九。

师:大多了。

生5:五十一。

师:小了。

生6:五十五。

师:耶!你猜对了,真聪明!

全班一片欢呼。

【思考】课堂活动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更是生成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独特的体验,思维不断得到升华,同时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创造活力。教师在学生猜到结果的同时,以儿童的心态发出“耶”的欢呼声,这样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了全班学生,师生共享学生成功后的快乐!这是师生情感共鸣的自然倾泻。

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健康发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让我对生命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在平时教学的点滴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教会学生学做真人,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花悄然开放!endprint

猜你喜欢
竖式小棒三角形
竖式趣题
竖式填数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三角形,不扭腰
巧移小棒
错误的竖式
三角形表演秀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