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申报争夺战

2014-04-30 09:59王哲
中国报道 2014年4期
关键词:曹妃甸港区国务院

王哲

编者按:

去年上海自贸区试点获批之后,全国各地就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取这最新一轮的制度创新红利。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更成为了申报自贸区各显神通的公关战场。各地对于自贸区的申报,怀有复杂的心态。其中既有地方的实际需求,又有对地区间新的博弈和竞争的担忧,当然还有将自贸区等同于优惠政策的传统依赖,争取改革创新的政策空间,还有对上海自贸区建成后 “虹吸效应”的担忧。

在境内设立自贸区是中国从未有过的探索,不同于区域振兴规划,而是赋予了更多的改革意义,应科学规划,谨慎布局。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及,在推进上海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引发了各地的积极响应,此后,自贸区概念持续热炒、发酵。迄今,全国有27个省份先后提出筹备申请,自贸区能否获批是一回事儿,申不申请则意义重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地用这种方式宣示自己改革开放的决心与雄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自贸区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两会”上的争夺战

据最新的公开材料统计,目前在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去先行试点的上海,已有天津、广东、浙江、山东等27个省区市明确提出设立自贸区,只有北京、山西、青海三地尚无计划。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以上27个省份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提案、议案或当面汇报的方式,表达在当地设立自贸区的意愿,旨在获取中央高层更多重视。事实上,自去年7月上海自贸区获批以来,全国各地已形成了梯次角力自贸区的热潮。如果说上海是第一梯队,天津、浙江舟山和广东是第二梯队,青岛、大连、武汉、重庆等沿海沿江的重要城市将成为中国自贸区的第三梯队,其他中西部内陆地区可以说是第四梯队。

“辽宁比南方开放至少晚了5—10年,这一轮开放的‘班车,无论如何不能再落下。”3月5日,辽宁省长陈政高在全国人大辽宁代表团会议上“疾呼”,希望国家批准设立大连自贸区。

在重庆代表团会议上,重庆市长黄奇帆为重庆“拉票”,重庆若作为自贸区在内陆的试点,将有利于推进“两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

黄奇帆的话音未落,四川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向媒体宣称:“成都有条件成为第一个内陆自贸区,四川省明确支持成都上报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

当天,安徽代表团甚至打出“乡情牌”,几位人大代表向来团参加审议的安徽老乡、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提出建议,希望国家批准安徽设立自由贸易区。

天津市长黄兴国则向媒体吹风:天津方案已得到30多个国家部委意见反馈,“全部赞同”,相关配套工作已基本准备完善,就等国务院最后批准。

河南省专门成立了自贸区申报办公室,紧锣密鼓地进行自贸区方案的规划,郑州市市长马懿透露,河南初步形成了三种方案:一是以现在的郑州航空港区为基础进行申报;二是包括郑州高新区、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郑州市的几个集聚区一起申报;三是把郑州、洛阳、开封、新乡、许昌合在一起搞一个大自贸区,然后再分别搞自贸园区。

竞争策略

据公开资料披露,各地申报自贸区的一般流程是:地方政府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方案后报送国家商务部,商务部初步同意之后,再将方案推送到各部委间流转,并形成修改意见,这是第一轮部委间征求意见。地方政府将根据第一轮意见再将方案修改完善,之后可以商务部和地方政府的名义将方案上报国务院。国务院讨论形成反馈意见,地方政府根据国务院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后,再将方案推送到各个部委间进行第二轮征求意见,走完两轮部委间的征求意见程序,最后再报国务院批准。如何从27个地区的申报方案中脱颖而出,征得国务院的重视与肯定,是地方政府面对的最大难题,简单套用上海自贸区的模板是不可取的,地方政府纷纷对各自拟申报的自贸区进行了“特色定位”与“精心包装”。

在国内最早提出从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演进城市之一的青岛打的是“日韩”牌和“外贸”牌,作为全国第二大外贸港口,也是与日韩贸易繁荣的港口之一,青岛具有操作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的丰富经验,并早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保税区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提出了分三步实现自由贸易港区(即,港区合一——建立保税港区——自由贸易港区)的工作思路,并得到所在山东省的大力支持。山东去年底已提交了青岛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申请,青岛市正在完善自贸区的规划方案。有着丰富的金融创新工作经验的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支持青岛申办自由贸易港区,将支持青岛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打造中小微企业国际贸易服务平台,等等。

河北曹妃甸则打出“环渤海”牌,“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港口优势、土地可利用的资源丰富、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区域监管方便”是曹妃甸申报自贸区的五大优势。据公开资料显示,曹妃甸的自贸区规划仿照浙江舟山群岛。舟山群岛新区建立了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服务于长三角地区;曹妃甸则立足环渤海地区,综合利用深水港及1200平方公里闲置盐碱地,形成中国北方的大宗物资交易市场,逐步争取对铁矿石等大宗物资定价的发言权,以期形成未来能影响全球的“曹妃甸价格”。

谁更有机会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近期将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虽然他并未具体点明,但包括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多个研究机构人士都提到, 所谓“具备条件”是指“最好要有重要港口,而且贸易量要较大,尤其是国际贸易和物流中转率较高,有保税港区会更好”。

据介绍,在内陆沿边可以搞自由贸易区,但自贸区要实施物理隔离,所以必须考虑到这个地方是否能适合这种模式,其他条件如贸易量也应该达到相当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各地热情高涨,但并非所有的地区都能如愿以偿。显然,在不久将获批的自由贸易区中,那些有重要港口、保税港区,贸易量大,国际贸易和物流中转率较高的省市可能性比较大。其他地区则免不了“陪太子读书”的局面。

猜你喜欢
曹妃甸港区国务院
国务院纠正“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自贸区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分行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
国务院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
崛起的曹妃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