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联庆 耿青 王进庆 王玉华
【关键词】中医;食疗;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2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22-02
中医饮食疗法的记载源远流长,内容非常丰富,我国自古就有“以食当药”和“以药当食”的传统,随着中医药学术的发展,食疗活动又发展到了运用食物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促进康复的阶段,并形成为独特的食疗理论。中医营养学理论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总结了历代食养、食疗、药膳的宝贵经验而形成的,具有中医学的鲜明特点。唐代名医孙思邈说:“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说明了食疗的重要意义。食疗作用的对象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和患有疾病的人。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食疗可以起到很好的纠正作用;对患有轻微疾病的人,食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人,食疗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促进疾病的康复。
1平衡阴阳
饮食调护采用补偏救弊,损有余补不足的方法,目的在于调整阴阳,恢复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中医认为,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基本界限在于阴阳是否协调。阴阳协调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因此治疗时应“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祖国医学正是在这种以阴阳平衡为核心的整体观念学说指导下,采用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的方法,用食疗调整阴阳,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的正常状态。损其有余,是针对阴或阳偏盛有余的病证而言。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食疗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予以凉性饮食,忌食辛辣热物。小米、绿豆、白菜、西瓜、甲鱼等属寒性。也可选用石膏粥、芦根粥清泻其阳。热盛伤津,可选食西瓜、绿豆、梨等寒凉滋阴之品。阴寒内盛的寒实证,食疗则以“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予以热性饮食,忌食生冷咸寒。面粉、姜、葱、蒜、羊肉、犬肉、牛肉等属温性。也可选用椒面粥、干姜粥温散其阴。补其不足,主要用于阴或阳偏衰不足的病证,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食疗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可选择甘寒、甘平、甘凉之小米、赤小豆、白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西瓜、莲子、百合、甲鱼等以滋阴清热。也可选用二冬膏、玉竹粥滋阴制阳;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食疗则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可选择温热、温补性之羊肉、牛肉、大枣、核桃仁、海参、芥菜、鹌鹑蛋等以温阳补虚。也可选用附片炖狗肉、鹿角胶粥补阳以制阴。根据阴阳的偏盛偏衰制定食疗,以达到阴阳平衡。
2调整脏腑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任何一脏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在制定食疗方案时,应注意饮食物对脏腑的针对性,选择相应的食物。如心气阴两虚,证见心悸,气短,出汗,乏力,动则加重,失眠,宜选用养心安神之酸枣仁粥,益气养血之龙眼肉粥、人参粥;肝肾虚可见视物昏花,腰膝酸软,饮食调护采用滋补肝肾法,选用枸杞粥,芝麻粥;脾胃虚弱可见食欲不振,倦怠,便溏,宜选健脾益胃之山药粥,黄芪粥,薏米粥,莲子粥;心火炽盛可见口舌生疮,采用清心泻火之竹叶芦根茶,灯心粥;肺热壅盛之咳证,可选用清肺化痰之枇杷叶粥,麦冬粥;大肠津液不足,肠燥便秘者,用柏子仁粥。中医食疗在强调调整脏腑,恢复机体生理平衡的同时,还应注意顾护脾胃。因脾胃为仓禀之官,后天之本,饮食物皆通过脾胃的受纳、运化才能化为气血,濡养脏腑百脉,维持生命。《景岳全书》中说:“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以脾胃为先”脾胃属土,土能生万物,万物皆归于上。由此可见脾胃在脏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此,在食疗中除调整脏腑外,要注意健脾养胃,补益后天,防治并举。
3三因治宜
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是指食疗要根据季节、地区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食疗。
因时施食:中医认为,春三月,阳气生发,春气通于肝,食疗当选菊杏饮,韭菜炒猪肝等升补疏肝;夏三月,阳气隆盛,夏气通于心,食疗当选绿豆粥、西瓜汁等清补益心;秋三月,阳气收敛,秋气通于肺,食疗当选芝麻粥、桑菊蜜膏等平补润肺;冬三月,阳气潜藏,冬气通于肾,食疗当选羊肉粥、鹿茸酒温补肾阳。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里疏松开泄,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葱、姜、荆芥等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石膏、芦根等寒凉之品,以防伤阳。所以食疗必须因时施食。
因地施食:不同地区,由于地势高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如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当选大温大热的膳食,常用姜附烧狗肉,鹿筋附片汤等;东南温热地区,宜选用微温微热的膳食,多用韭菜粥、枸杞粥等。地区不同,口味也有较大差异,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所以食疗必须因地施食。
因人施食:中医食疗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特点来配制膳食,体质有强弱与寒热之偏,阳虚之体宜温补,可食羊肉粥、狗肉汤等;阴虚之体宜滋补,可食银耳粥、麦冬粥;气虚之体宜补气,可食黄芪粥、人参粥;血虚之体宜补血,可食当归羊肉汤,鸡血藤汤。从年龄、性别而言,老年人生机减退,体质虚弱,只宜平补,可食山药芝麻糊,莲子粥,百合粥。小儿脏腑较嫩,脾胃未健,易伤食滞,故宜健脾消食,可食山药粥、芋头粥、山楂粥。妇女有经、带、胎、产,食疗以补血、补阴为主,可选择枸杞大枣粥、阿胶糯米粥。
4辨证施食
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是辨证论治,此法同样也适用于指导饮食调护中的立法与处方。当疾病诊断明确之后,确立治则与治法,选择相宜的食物。辨证施食有“同病异食”和“异病同食”两种不同的方法。同病异食是指相同的疾病,因证的不同而食用不同的饮食。如胃脘痛,因病因、体质、生活环境、治疗经过的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的证,选择的膳食也有区别。饮食所伤,以消食和胃为主,选择山楂、萝卜、鸡内金、谷芽、麦芽等;寒伤胃阳,以温胃止痛为主,选择干姜、高良姜、豆蔻、羊肉等;肝气犯胃,以疏肝和胃为主,选择佛手、玫瑰花、刀豆、柑、柚等;脾胃虚寒,以健脾温胃为主,选择芥菜、樱桃、大麦汤等;胃阴不足,以养阴益胃为主,选择沙参、麦冬、梨、芦根等。异病同食是指不同的疾病,出现相同的证候,可选择相同的饮食。如患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子宫下垂、胃下垂等不同疾病,在各自发展过程中,都可表现为相同的中气下陷证候,治法都以健脾益气、升提中气为主,可选用参苓粥、归芪鸡等饮食。同病异食与异病同食,是辨证论治在饮食调护学上的体现,它们都是根据疾病的本质,有针对性地选择饮食,故辨证施食是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中医食疗,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应用时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定,不能盲目滥用,以免適得其反。食物之所以具有治疗作用,主要是因为它们与药物一样,本身具有性味的偏胜,只有掌握了食物的功效,才能合理利用食物来达到保健和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