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左英
语文与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原始诗歌已和乐舞结合在一起,如《吕氏春秋·古乐篇》,后出现古代音乐机构“乐府”。配乐的诗歌为“乐府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此诗在《乐府诗集》作《渭城曲》,唐人用作送别之曲,至阳关反复歌之,谓之“阳光三叠”。可见,语文具有音乐性,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这一点呢?
一、从语句、篇章的分析上体现音乐性
我们在读诗歌或其他文章时,语句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这就是音乐性的体现。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仿佛是一首恬静、优美的月光曲。又如,苏轼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似一曲波涛汹涌、奔腾澎湃的江河曲。在教学中可大声朗读,也可配乐朗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深入的理解意境,陶冶情操。
文章的构思上也具有音乐性。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的“背影”可以看做乐曲的主旋律。特别是泪光中再现背影,这一处深深感染读者,也使整个乐曲达到高潮之处。文章开篇交代惨淡的家境,正是乐曲的引子,烘托气氛,扣人心弦。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使学生感到读一篇文章好似欣赏音乐作品,有利于学生想象力、联想力、思维能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音乐性
我们平时在听课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一堂成功的教研课,气氛活跃,节奏明了,有时激昂豪壮,有时低沉悲哀,好似一首乐曲。使人心旷神怡,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体现音乐性。如,讲授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应抓住爱国主义这一主线。由小弗朗士闲散,到韩麦尔先生面对就要失去国土的内心悲惨,直至脸色惨白、声音哽咽,使出浑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教师饱含激情,时而愤怒,时而高亢。整个教学过程洋溢着爱国主义的颂歌,学生才能被深深地感染!
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时,应把握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这一形象。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查找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告知学生这些实为可悲之处。教师应表现出一种好似在婉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感伤凄凉悲愤的情调,从而把学生带进意境之中。当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教师语气低沉充满对科举制度的控訴激愤情感,用最强的力度将整个乐曲推向高潮。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同音乐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不仅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学校)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