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芳英
【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在流产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在为2009年1月到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孕妇在早期行终止妊娠的过程中,将她们平均分为两组,对观察组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进行终止妊娠,对对照组的孕妇采用人工负压吸引术进行终止妊娠,对两组孕妇的流产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并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孕妇进行不同的流产方法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在清宫率、流产后感染率以及成功流产率方面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流产后的疼痛率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孕妇进行终止妊娠的过程中运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发生危险的概率比较低,并且对孕妇子宫的损害小,而且方法较简便,与人工流产相比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在临床上只要合理使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且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药物流产;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来看,每年大约有5300万例主动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因为其妊娠都是非自主意愿的,在这些孕妇中又有大约三分之一因为不安全的流产过程而导致了死亡,共约5到10万例。对于主动提出终止妊娠的孕妇一般采用的是人工流产,而人工手术流产与药物流产是人工流产的两个方法。但是,手术流产对孕妇的子宫损害较大,术后并发症也较多。因此,近几年来,药物流产在临床上终止妊娠应用的比较广泛。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在流产中的疗效明显,本研究通过对人工负压吸引术以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在流产中应用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中的84例孕妇均为2009年1月到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在妊娠早期行终止妊娠的孕妇,对所有孕妇都进行了胎龄胎位的确定以及B超检查。她们的年龄在19到48岁之间,都属于单胎妊娠,月经停止时间都在41到56天之间。对所有孕妇进行白带和血常规检查,其结果显示正常。这些孕妇都不具有服用避孕药史、体温升高、生殖器官炎症、妊娠时期阴道出血等手术禁忌症。将这些孕妇平均为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观察组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进行终止妊娠,对对照组的孕妇采用人工负压吸引术进行终止妊娠,对两组孕妇的流产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并分析。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怀孕次数、停经时间和检查结果等)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观察组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进行终止妊娠,每天相同的时间内给孕妇口服米非司酮(50mg/d),每天口服两次,第一次服用的计量要加倍,连续口服两天后,第三天在口服米非司酮25mg之后1小时再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d),所有口服药物都要在进餐前后2小时空腹的情况下进行。对对照组的孕妇采用人工负压吸引术进行终止妊娠。
1.3疗效判定标准疗效的判定标准根据第七版《妇产科学》制定。流产2天后进行B超复查,无并发症以及组织无残留则判定为完全流产;极少数出现并发症或者基本上无组织物残留则判定为不完全流产;出现并发症,没有排除妊娠组织并且子宫内有组织物残留则判定为流产失败。其中,完全流产与不完全流产的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将所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進行比较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孕妇进行不同的流产方法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在清宫率、流产后感染率以及成功流产率方面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流产后的疼痛率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化学合成药物,能够高效的阻断孕激素,它与孕酮受体结合的能力是孕酮激素的将近2到10倍,这样就起到了促进妊娠组织萎缩的作用,继而使黄体溶解从卵巢中排出,这样体内的孕酮激素水平就降低了。另外,米非司酮还能够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这一轴的激素的分泌,这样就进一步切断了妊娠组织的血液供应途径,促进了妊娠组织的萎缩坏死以及排出。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前列腺素类的衍生物,其与米非司酮配伍具有加速妊娠组织排出的作用,此外,它在促进子宫收缩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能使垂体释放缩宫素的速度加快,这些都可以有效的促进妊娠组织排出,减少其在宫内的残留,使得药物流产的安全性大大增加。综上所述,在对孕妇进行终止妊娠的过程中运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发生危险的概率比较低,并且对孕妇子宫的损害小,而且方法较简便,与人工流产相比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合理的使用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