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十大古典名曲看民族音乐

2014-04-29 21:26李夏怡
西江月·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中国

李夏怡

【摘 要】如今流行音乐、电子曲风、网络歌曲风靡一时,而中国民族音乐的听众却越来越少。我们断然不能歧视任何一种音乐,此起彼伏的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之争也全无必要,但如若在接纳新生事物之时不能包容民族传统,确实是我们不能忽视之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智慧与精神,而中国民族音乐正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这一点从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中便可见一斑。

【关键词】中国;古典名曲;民族音乐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十面埋伏”、“汉宫秋月”、“广陵散”、“阳春白雪”、“渔樵问答”、“平沙落雁”。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經神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由此便可体味一二。如此画韵诗情,唯美情操,不能不让人惊叹叫好。不想如今竟有如此机会,得以言表对十大古典名曲之拙见,才疏学浅,还望大方之家多多包容。

伯牙抚琴,唯子期能体味个中滋味:山之壮阔,水之幽深,神韵逶迤,雾色熙熙。

——《高山流水》

古琴曲《高山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优秀作品, 尤其是《流水》一曲更是传统琴曲中的精品,以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潺潺流水,万声争流,波涛汹涌的百般情态,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情景。它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形象描写了涓涓流动的山泉和小溪, 刻画了洋洋流水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把富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现象人格化了, 实际上是人们崇高感情的升华, 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思想境界。

春江明月初升,江流潋滟宛转,一叶扁舟,一星渔火,随水漂浮,携斜月潜入海雾迷茫。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以琵琶独奏曲《夕阳筲鼓》为依据,先从曲调入手,在取其精化的原则下集中发展。使诸种手法之间,能相互巧妙地的配合,承接自如,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气韵优雅,刻画入微,既有继承,又有出新,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音乐丰满,起伏有致,富于形象,耐人寻味,充分展现了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艺术美。

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奇挺拔,几分凄清,几分安然。

——《梅花三弄》

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共为十段,每段附有小标题,原为晋东时期桓伊所奏笛曲,之后改编为琴曲,琴曲中泛合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每一次都是一次心灵之洗涤,梅花洁白暗香,傲雪凌霜,梅花尚不畏寒霜、迎风斗雪,做人更是万万不能丢弃的高尚情操。

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血洒乌江,失此豪杰,痛何如哉。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型的武曲套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闻名于世。作为大型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完美表现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一首武曲,决然不同于传统的琵琶曲中的文曲,它的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再现项羽霸王之风,将帅之范

秋月秋风秋夜长,孑影徘徊思故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深宫之内,高墙之中,寂寞如此,情何以堪。

——《汉宫秋月》

一首崇明派琵琶曲,数次再创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得以塑造。《汉宫秋月》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的版本。起承转合,眼前是古代宫女百无聊赖,思家思乡的画面,哀怨悲愁的情绪和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已然缠绕在我们的心头。如今,坐拥自由之身,身外愁绪不过是微波,又有何值得抱怨?

高贵明艳,儒雅飘逸,幽静超脱,冬去春来,万物欣欣。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全曲有独占鳌头、风摆荷花、一轮明月、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东皋鹤鸣七个乐段,起、承、转、合分分不少,这样的变奏朴实、轻盈、欢快、清新、流畅,描绘一派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懔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这样的华章给人以美的享受与爱的涤荡,不可不谓得以陶冶情操。

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渔樵问答》

乐曲之巧妙在于渔樵对话,升调为问,降调为答。飘逸潇洒,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跃然于心。不觉之中,心中便生出对隐逸的向往,对追名逐利之鄙弃。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这一曲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尘世间万般滞重,尽在一问一答飘逸潇洒的旋律中烟消云散,这种境界令人叹服。

嵇康刑前从容索琴,只为一曲广陵散,自稽康辞世,聂政刺王之侠肝义胆从此而绝,若能听闻一曲,略感侠义之风,可谓幸甚。

——《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著名古曲。它经过1700多年流传到今,在古琴音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历史文献中,关于《广陵散》的记载很多,远远超过了一般的琴曲。全曲共四十五段, 运用了滑音、泛音、散音和拨刺多种演奏手法,整体曲调优美而又刚烈, 具有很强的叙事性。

《广陵散》正是因为具有悲怨凄惨的曲调, 壮阔豪迈的气势, 激昂慷慨的旋律, 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 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能激起文人的同情愤慨与强烈的正义感, 使它深受历代追求自由具有正义感的文人喜爱

风静沙平,云程万里,浩瀚天地间,落雁孤鸣,绕洲三匝,最可怜孤客过往,声不堪听。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悠扬流畅,雁鸣时隐时现,盘旋顾盼,万山之间,声已寂然,尚有孤雁引吭哀鸣。孤客不堪听,最可怜山高月冷。落寞却又广博,乃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可谓开阔视野清净脑海之妙曲。

欣赏古典音乐已久,每每听闻,忍不住感慨古人才思之广博,宫、商、角、徵、羽,短短五音,竟能千万般变化,描绘人世间百态,抒发心胸间万种感慨。以十大古典音乐为代表,民族音乐给我们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古人传下的一字一句为我们探索祖上的生活提供了依据。史诗般的民族音乐更是为我们揭开了历史恢弘的画卷。

民族音乐无疑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梅花的高洁,落雁的游逸,不畏强权,不逐名利,民族音乐激发我们的爱国志趣,奋斗精神,是民族气质之精魂。相信体现了中华民族意志的民族音乐不会被时间碾压,而将随着岁月的沉淀愈益芬芳。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与交汇会赋予民族音乐新的活力,真正的精髓不会被淡忘。

【参考文献】

[1]贺希德.中国古今名曲欣赏(器乐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易存国.大音希声——中华古琴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唐新.论琵琶武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1(6).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中国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