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当代价值

2014-04-29 15:26刘小芳
西江月·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刘小芳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有着极其伟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意义上,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充实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在实践意义上,它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为解决世界生态问题提供了伟大借鉴。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当代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价值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基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发展不均匀”的基本国情而制定,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首先,它与马克思主义的把生态文明观作为前社会主义阶段的理论推理不同,它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并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探索,与之相比,更具有实践意义。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强调以资本主义工业的充分发展为理论前提,与之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以我国没有得到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为现实依据,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构建了在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同时在实践探索中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不仅继承了这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发展。邓小平时期,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贯彻执行。江泽民时期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兼顾经济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意在推动经济建设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得以造福子孙后辈。此外,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胡锦涛时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要求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2.充实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邓小平理论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在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新的出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邓小平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73这就意味着发展要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并在此前提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294胡锦涛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并在十七大上重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是生态的,和谐的。它呼吁全体人民共建一个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的家园,实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才是世界性的文化。在对待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上,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中这点表现的特别明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中的很多思想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指导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开发自然、保护自然中繁衍生息,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和發展,指引着中国向和谐社会迈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实践价值

1.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人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而不能肆意践踏,摧残自然。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 [4]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要求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在理论上,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 [5]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全面繁荣,所以生态文明理论可以应用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去。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生态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不但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健康,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总目标涵盖经济建设目标、政治建设目标、社会建设目标、文化建设目标、生态建设目标五大发展目标。这五大发展目标前三个与十六大提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对应。后两个是在十七大中新增加的内容。新内容的增加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只有物质丰富、社会和谐、生态协调、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在五大发展目标中排到了最后一位,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社会实践中,生态文明都在五大发展目标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没有良好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民生问题更是无从谈起。就这个意义而言,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3.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6]由此可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贯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社会全面协调进步为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也就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不是生态中心主义,不是为保护生态而破坏人的发展,更不是要回归到农业文明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又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正是为了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8]要做好各项统筹工作也就离不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即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去知道社会主义建设,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解决世界生态问题的伟大借鉴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各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在一步步遭到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自然不可再生资源迅速枯竭,拯救地球、拯救生物界、拯救人类成了最紧迫、最神圣的使命。在这种形势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其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对人民、对全人类负责人的态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政治主张。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同等的高度。这种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行动纲领的高度,并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转变产业结构、主动节能减排的做法在世界上开启了先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解决当今的世界生态环境问题也具有借鉴价值。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亦或发达国家转嫁生态危机,再加上他们本身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贫困、局部地区社会不稳定,所以生态危机也就成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西方发达国家解决生态危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给世界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为解决生态问题,西方国家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他们的理论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私有制极其基本制度,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之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较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制度更具有制度上的优势。为解决生态危机,中國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例如: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提倡低碳生活等行动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些将对西方国家应对生态危机提供有力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N].人民日报,2007-10-16(1).

[5]刘秦民.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J].求是杂志,2008(03).

[6][7][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N].人民日报,2007-10-16(1).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