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教育支持研究

2014-04-29 14:39刘海
西江月·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农民工

刘海

【摘 要】我国农村劳动力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而转移,但农村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状况已严重影响到了转移过程的顺利推进。加大教育支持是提升人力资本的最有效方式。教育服务需积极主动地介入劳动力转移进程。政府应不断开发教育产品,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建立整体功能优于部分之和的教育支持系统,以公共服务的形式为转移过程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工;教育支持;职业培训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禁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由转移,直到上世纪80年代。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普遍经验及有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来看,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不仅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我国,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社会行为的态度大致经历了“禁止——允许——鼓励”的过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本文从教育学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一、教育支持的内涵

改革开放之前,受经济社会发展所限,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尚未进入整个社会生活视野。当时,教育对广大农村地区农业劳动人口生活的介入主要表现为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持续不断的扫盲教育、和相对薄弱的技术教育。基于城乡分治的大格局,无论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资金筹措、还是教育目标等都立足于农村社会,教育对劳动力的发展性功能还无条件形成。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整个社会改革的步伐,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条件逐步开始形成,出现了大量农业人口迁徙和原有隐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势头。这个时候,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且因劳动力转移数量之大,社会涉及面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影响之深又相当复杂,使其自身也成为一项系统工程。针对这个系统工程,毫无疑问,政府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其中,教育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总体而言,教育支持应该是一个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的功能完整的教育资源投入系统;它的支持对象是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它的实施形式是政府的公共政策,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它应该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发展性功能的教育公共品;旨在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保障农村劳动力实现自由转移。

二、教育支持的目的:提升人力资本,实现高效转移

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个独立的支持系统,如财税扶持、农村土地政策、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制度设计等,教育支持系统是其中之一。每个支持系统都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实现既定目的,也即功能决定目的。教育的功能体现为个人的功能和社会的功能,而社会的功能又是教育个人功能的衍生品。因此,教育的基本功能也就可归结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是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极低。

表一 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调查队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二 2003年农户家庭人口与劳动力情况(每个农村居民户)

资料来源:农业部《2004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表三 2007年我国农村15—64岁人口受教育程度(%)

资料来源:利用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来。

表四 中国及OECD部分国家25—64岁人口受教育状况(%)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com.

cn/zhuanti2005/txt/2003-02/27/content_5283752.htm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整体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各項指标更是处于明显低下的状况。进一步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我国城镇居民比较:1982—2000年,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从4.70年上升到6.85年,城镇同比从7.57年上升到9.80年。2000年,每10万人口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量,大学程度人口数量,城镇是农村的18倍;高中程度人口数量,城镇是农村的4倍;初中程度人口数量,城乡基本接近。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仅表现为相对低下,更呈现为一种绝对低下。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得出人是积累资本和开发自然资源、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增进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增加更重要,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上远远超过物质资本。实践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幅度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过程,而人力资本的提升主要应靠教育和培训。

三、教育支持的意义

教育支持的意义基于教育支持系统自身目的的实现。只有深度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对劳动力转移过程进行教育资源投入的以下几方面意义才能得以实现。

(一)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增加劳动者收入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是农业领域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当前主要表现为产生了2亿多的农民工。这个群体的生活范围是农村社会,大都从事过农业劳动,而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人口的自然新增,一部分劳动力逐渐面临向第二、三产业寻求生存空间的现实。但是他们原有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能并不能满足新的产业领域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目前,在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约有80%的农民工由于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只能从事加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普遍具有技术含量低、工资报酬低、劳动保障条件差的特点。[1]学者杨晓军的研究成果显示,教育培训对农民工就业机会、职业分布、和收入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2]另外,有关调查也证实随着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组织化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对于农民工来说,只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才能在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工作条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才能适应转岗转移对技能水平的要求。

(二)优化劳动力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过去,我国依靠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促成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加工制造业向我国沿海地区的转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带动了国内加工制造业的迅速膨胀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当我国人均GDP在2003年迈上1000美元的新台阶以后,产业升级换代已成为必然。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必将带来劳动力结构的相应变化,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2004年,在沿海许多地区由于产业升级,出现了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民工荒”现象,一方面是許多用工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是大批进城的农民工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种表面上的“民工荒”,实际上是“技工荒”。数据显示,在全国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力度,不断优化劳动力结构,对于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提升城镇化水平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主要属于兼业式、候鸟式的转移,这种转移形式与真正的城镇化还相去甚远。根据著名学者陆学艺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会推进到55%左右。相应地,到2020年将有约2.2亿—2.3亿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转移过程。[4]而在这个转移过程中,当前最大的障碍是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推进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已经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使他们的职业流动、身份转换和居所迁移同步进行,才能最终成为自谋职业的城镇居民。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实现在非农产业的稳定就业和城镇化中的彻底转移,首先必须掌握所在岗位的职业技能。因此,加大对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支持,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的稳定性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具有重大影响。

四、教育支持的路径

(一)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农村劳动人口,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的职业能力养成教育。它既包含学历制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包含非学历制的长、短期的职业培训。《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共招生1664.6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4.0%;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813.8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8.89%。根据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计算可知,有近400万的初中毕业生没有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初中毕业生,再加上800多万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中占大多数的农村生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对象或超1000万。可见,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处于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教育支持的“桥头堡”地位,对农村劳动人口人力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作用,对稳定转移就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城市融入教育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既要实现就业领域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转移,又要实现居住地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并且实现市民化,即人口的城市化。我国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巨大差距已经造成了转移后劳动力的城市生活融入障碍,这些障碍中除了城乡分治的体制造成的多种制度障碍外,还有由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差异、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地位弱势而引发的心理适应困难、情感疏离、市民身份认同困难等障碍。有关转移进城的农民城市生活融入困难的原因调查颇能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农民认为城里人有意歧视排挤;城市居民反映的原因是外来人“不卫生、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讲话粗野、公众场合喧哗吵闹、观念陈旧、喜欢打架斗殴,影响社会治安等。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文化的冲突,因此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的同时,还应通过城市融入教育开设短期课程,着力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从心理上关怀他们,帮助他们理解城市文明,从文化认同、文化包容着手,逐步引导他们适应、融入城市生活。有学者就指出,农民工生活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变化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评判标准。[5]

(三)城市就业培训

与农村职业教育不同,城市就业培训是由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入地开展的。实践中如果只依靠输出地培训,那么培训内容和输入地所需的工种容易形成对接不上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导致农民工遭遇所用非所学的困境,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所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支持除应坚持输出地以中职为依托进行基础培训的同时,还应坚持以输入地为主的原则,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城市农民工就业培训体系,以保障在城市的农民工的继续发展的权益并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目前城市就业培训的供给渠道主要有:技工学校、高职院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及中外合办职业培训机构、企业职工培训、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的各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四)创业就业培训

全球创业观察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一国或一地区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情况呈正相关,这种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统计检验。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创业活动活跃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6]可以说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者的创业史。20世纪后半叶,创业经济更是逐步以独立的经济形态出现。成功创业行为对创业者个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就业机会的积极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越来越重视创业活动。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经济催生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但是创业行为的成功率却很低。这虽与缺乏相关创业扶持政策有关,但是从创业者的素质、创业者的能力等方面考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社会长期缺乏创业教育。其实考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农民工在外出打工学的技术、赚的工作经验、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多数会有创业的想法。2010年以来,不少地方发布的农民工调查报告均显示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创业意愿和倾向。如,2010年4月深圳市总工会发布的《深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浓厚的创业意识,有38.2%希望在未来一年中能够创业当老板;在所需要的培训中,有55.9%希望获得创业知识的培训。[7]而我国目前薄弱的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于高等教育领域。主动针对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路径克服经济下行造成的农民工就业率降低和收入减少。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显示,成功创业后的农民工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实现了个人收入的普遍增长。针对农民工的创业培训虽然是危机催生的,但是它毕竟提升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生存能力,其作为一种对转移劳动力的教育投入形式潜力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67,169.

[2]杨晓军.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3.

[4]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问题报告[EB/OL].

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02/24/content_5281769.htm

[5]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8.

[6]姜彦福,高建,程源等.2002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9—50.

[7]深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EB/OL].

http://acftu.people.com.cn/GB/67582/12154737.html.

猜你喜欢
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与转移数量的动态关系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村落传统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