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广平
课改实施至今,广大一线教师在学习并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也时常会对新课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时下常常流行以课堂是否热闹,气氛是否活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有的课堂,气氛倒是调动起来了,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到底收获多少,这种课堂的良好状态往往只浮现在毫无实际意义的表面。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实效性,笔者以自己粗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分析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是课堂有效教学的起点
挖掘学生学习活动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提高课堂实效。比如,学生新旧知识之间存在如下规律:当学生新授知识与其原有知识经验的关联程度越大,就越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已有认知经验的激活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实现对新知的个性化学习。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保证课堂的实效性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开发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例如,人教版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中,在教学“小数和复名数”时,可以通过对原有小数相关知识和单位换算两个内容的复习,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更高效、迅捷地掌握新内容。同理,在第四单元中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先对原先第一单元中的整数乘除法进行回顾,从而使现有的教学变得轻松易懂。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为起点,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才能转变教师生硬的牵引为学生自主的感悟,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够水到渠成。另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课堂中学生即时的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学生的思维处在什么水平,学生的理解在哪里卡了壳。把握了这些,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二、引導学生的自主建构是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关键
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谨记自己的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的,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的,切忌本末倒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教育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主动学习,并最终对知识自动地建构。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认识中有这样一个内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幸听过两位老师对此内容的授课。A老师事先给每组学生准备3厘米、5厘米、8厘米、12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请学生选任意三根围成三角形,并对结果进行登记。之后,在老师多方位的暗示、引导下得出结论: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之和一定会大于第三边。在这一节课中,由于教师的引导和暗示过多,因而教学过程轻松顺畅,但实际学生对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并未真正深入地理解。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给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却没有让学生进行自主思索探究,所以,学生对规律的自主建构并未得到真正的实现。而B老师的教学流程是先让学生猜测:“随便什么样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吗?”然后再请学生动手检测自己的猜测。学生在动手的过程发现并非每次都能成功围出三角形。于是,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思考:什么样的三个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呢?最后,通过思考和交流,推导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这一结果。
对比两位教师的教学我们发现,B老师仅仅是少部分地改动了教学设计,但是,得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在B老师的课堂中,学生因老师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在交流后对规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验。由此让我们明白,数学课堂应当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的成长通过自主地构建而实现。
三、激发思维,带动学生深度思考是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保障
数学课堂中最重要的目标恰恰是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数学课堂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学生也只有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才算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才能够不断拓宽思路,使自己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332-68-32这样一道简便运算时,可以先不作任何提示,请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计算,完成后再分别请不同的学生阐述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A的算法是:332-68-32=264-32=232;
学生B的算法是:332-68-32=332-32-68=300-68=232;
学生C的算法是:332-68-32=332-(32+68)=332-100=232。
然后再引导思考:这些方法都算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哪一种算法更快、更方便呢?然后请学生交流简便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学生自主思考归纳出此类简便运算的规律和技巧。如此,让学生自由探究更优的计算方法,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让学生在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深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学生自主地分析、思考、归纳,教师既没有直白地传授,也没有过多地引导暗示,有的只是想方设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调动。
总之,要保证数学课堂更加切实有效,我们就应当了解并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最终对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形成自主建构。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霞峰镇小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