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ass环境下小学语文主题探究活动设计

2014-04-29 04:08麦碧环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母校范式同学

麦碧环

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相对新兴的,与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密切相关的学科,其内涵与外延始终处于动态的界定过程之中。而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技术领域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实践进程的跨越式发展,一场关于学科“范式”及“范式转换”的讨论正被逐渐导向深入。所谓范式,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此术语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于教育而言,有教育范式和教育技术范式两个研究范畴,而范式不是静态的,是通过应用来不断完善与拓展的。所以两者范式转换也是密不可分,甚至可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的同时,必然进行着教学支持范式向学习支持范式的转换。我校于2012年9月开始进行的eClass网络教室的主题式实践探究正是基于此种教育理论开展活动的。

eClass数字化校园综合平台就是把所有多媒体内容、课件、主要的应用功能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料都集中在一个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平台来管理,让使用者只需要通过网络浏览器访问平台就能实现各种电子书包的教学应用。是教育信息技术由教学支持范式向学习支持范式转换的有效信息技术手段,为实现主题式实践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保障,完成教育范式由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顺畅过渡。现以笔者的一节语文口语交际和习作综合交流活动课《浓浓母校情》为例,来对eClass环境下的主题式实践探究活动作分析和探讨。

● 课前准备阶段——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主线

“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设计思路是设计真实学习环境的合理外推,一方面,当学习活动与真实的任务或问题挂钩时,学习活动便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要想让学生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教师就不能再主宰学习过程或规约学生的思维,而应该为他们提供任务或问题中的思维挑战,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并且学以致用,减小学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的距离,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现实中的任务与问题不同于强加给学生的学习目标或现成答案,学生可以通过主动的探索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求知欲。

1.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上小学将近五年了,还有一年多就要离开母校升中学,在这几年的小学生活中,对母校肯定有许多难忘的记忆,可能对在母校中某一次活动难以忘怀,对母校的一草一木恋恋不舍,还有对母校的老师或同学感到依恋……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口语交流或是习作非常好的素材。另外,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策划能力,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本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搜集信息、整理素材、制作PPT等能力,也非常喜欢表现自己,希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并通过投票竞选的方式来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

2.学生的课前准备

学生分小组选择好任务,由组长安排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如参加口语交际活动的小组,可以有同学找配乐,有找配图,有做PPT,还有找相关的诗词或歌曲的并负责朗诵表演的。每个组员完成任务后,把自己搜集的素材提交到eClass学习网站同组的讨论区里,由负责合成PPT的同学最后完成背景的制作。

选择完成想象作文的同学,则按照学案要求,独立完成写作及配图,并通过eClass学习网站提交作业。

3.教师的课前准备

设计活动导学案,具体如下:

①口语交际。主题:浓浓的母校情。活动形式:朗诵诗词、演唱歌曲、歌舞表演等。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其他有关思念的文章或诗词、歌曲,开展一次综合交流活动。可以采取朗诵诗词、文章,演唱歌曲等形式。为了让表演更精彩,可以用“配乐+背景+朗诵诗歌”、“配乐+背景+朗诵文章”、“配乐+背景+演唱歌曲”等方式。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类型即可。(分组活动,把搜集到的资料放到讨论栏中)时间:25分钟。主持人:自荐,1~2人,男女各1人。总策划:班长及班委共6人。

②习作。主题:感恩母校。形式:想象作文。内容:以“感恩母校”为内容,发挥想象力,想象小学毕业时,你将离开母校,母校有什么会让你觉得依依不舍?是美丽的校园、有特色的课程、各类有趣、难忘的体验活动,还是同窗六年的同学,对你孜孜不倦教育的老师等。把你对母校的留恋、难忘的情感写下来,还可以用画图、拍照、设计心意卡等形式辅助表达这份情感。(分小组活动,把图画、照片和贺卡及作文放到讨论栏里)要求:学习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表达方法来表达情感,语句要通顺,400字左右。时间:15分钟。

综合交流及习作选择其中一题做。

● 课堂教学阶段——“面向过程”的教学内容和“有援”的学习环境

在学习范式中,强调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要“面向过程”,重视学习内容的故事性和叙事性。换言之,就是将学科知识、概念等得以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实践并体验,学生可以从中领悟人类知识增长的实际过程,从而增强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导入部分

同学们,你们在福新小学生活了近五年,再过一年多就毕业了,当你要离开母校时,是否有难以割舍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以“浓浓的母校情”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活动(如图1)。

课前,各组同学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经过初赛,我们选出了四组同学进入决赛,这节课请这四组同学上台展示。最后,我们将通过投票选出本次活动中最炫组合奖一个,最佳舞台气质奖两名,未来作家奖一名,最文明观众奖一名、最热情观众奖一名。观看的同学可以即时发帖写出你票选他(她)的理由。

2.口语交际展示部分

师:首先,有请刘桐组表演。(组长负责控制电脑,其他人表演。表演结束后,组长宣读小组成员所做的贡献)吹拉弹唱样样全,很有意思的一组表演,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呢?请发帖支持他们吧。

接下来,请朱从容小组表演。(一名组员播放PPT,其他人表演,表演结束后,组长宣读小组成员所做的贡献)这组的表演你们喜欢吗?赶快动起你们的手指吧,写下你们支持的话!

3.习作展示部分

师:接下来,这位同学是用写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有请梁宁芮。(梁宁芮上台打开网络作业,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文章)

还有一位同学也写了自己的故事,看看他在福新小学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程心玥同学上台打开讨论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文章)

在学生的整个展示部分,还需为学生提供“有援”的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因为倡导学生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并非意味着他们的任何学习活动都是有效的,在缺乏指导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因受挫而失去深入探究的兴趣,也可能因错误线索的引导而偏离预期的方向,所以学习环境中的“有援”成分,就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予以有效的支持,当然,这种支持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资源、示范、启发和咨询,使学生不但可以借此解决问题,还可以将教师所应用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 学生评价阶段——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和资源共享的“开放空间”

在教学范式下,评价往往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是“面向结果”的;而在学习范式中,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本身就是学习的目标之一,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学习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范式更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绩效表现,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能力和水平。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成为自我成长者,而自我成长者将“能够使用较强的自我评价技能提高未来的绩效,进而不断成长”。因而要多为学生提供自评、互评以及评价资源的机会或挑战,使他们从中获得重要的评价技能。

另外,信息技术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显著的转换,教学支持范式是从封闭的角度来评价教学技术产品(如课件),但随着学习空间的不断延伸,人们发现在资源共享方面更能对学生的绩效表现发挥作用,因而学习支持范式在保持原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更关注开放空间内的资源共享。

1.拉票、投票环节

师:精彩的节目已经看完了,看来,你们心目中已经选出哪个组是最炫组合了,哪位同学的文章是最美了。下面,我们进入投票环节,在投票前,我们让这些同学说几句话,给自己拉拉票吧! 哪位同学想给自己拉票?或者“粉丝”也可以给自己的支持者拉票。

学生进行投票(图2为学生利用eClass平台投票功能进行票选)。

2.展示投票结果

师:请同学谈谈自己把票投给了谁?你在讨论栏发表了什么意见?(学生发言)从这些同学们的发帖可以看出,你们是非常认真地观看表演,而且用心记下了,大家觉得谁可以得到“最文明观众奖”呢?(图3为学生在eClass平台的讨论栏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综合交流活动,有表演节目,有发帖讨论,还有拉票和投票。这样课堂与以往很不同!聪明的你,发现不同在哪里吗?(引导说出现代化,信息化的课堂有什么好处)

在“浓浓的母校情”活动中,大家以朗诵、歌舞、作文的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同一种情感,那就是对母校深刻的感恩之情。希望今天的学习,让同学们在快乐中收获了知识!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创造性使用教材,整合教材,并根据学生学情改编教材的一节课。我把原本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主题由“浓浓的故乡情”改为了“浓浓的母校情”,这个主题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切合他们的生活体验,学生可以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课前,学生根据主题进行自由组合,由组长分配任务,组员各司其职进行资料搜集、整理,排演节目,制作PPT等。整个准备过程,学生积极性高涨,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课中,在激励评价机制的鼓励下,如评选各类优秀节目、小组、观众等,学生非常认真地观看节目。在拉票互动环节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自评和互评的水平高,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此环节也是电子书包使用效果最突出的地方,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台电脑,学生通过讨论栏可以即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课堂互动达到最大化,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讨论和评价中。

本次是一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综合活动课,打破了传统的上课模式,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展示、汇报、交流学习成果。并且利用了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合作、交流,课中进行即时互动、反馈的辅助功能,使师生、生生交流跨越时空,提高了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母校范式同学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告别母校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母校情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