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贤
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信仰人数最为庞大的宗派。宋、明以降几乎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加之历代佛教高僧的弘扬,使净土信仰发展深入至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被统治者、士大夫与普通民众所接受。但净土观念并非中国佛教自创,而是印度佛教影响下的产物。
一、净土观念的由来
按照佛教教义,净土又称为清净土、清净佛刹、佛国、佛世界、净妙土等。是诸佛因位本愿成立的清净庄严国土,也是诸佛居住的处所。在佛教经典中,净土被描绘成无比美妙的世界而与秽土相对存在。
秽土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中的众生多恶少善,污秽不净,或称为娑婆世界,同时秽土也指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出离秽土,往生净土是净土信仰的直接来源。而在印度佛教中,净土观念的出现是从佛陀本生故事与菩萨本愿演化而来。
首先,据学者考证,佛陀涅槃一百多年之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印度佛教内部发生分裂,分为上座系与大众系两大佛教派系。按照《异部宗轮论》中的记载,上座系与大众系主要的分歧除了“法”、“我”的真假有无,“心性”的净与不净等教义问题之外,对于佛陀、阿罗汉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异。上座系认为佛陀是人,拥有超人的神通,而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深邃的智慧,阿罗汉在解脱位上与佛陀没有差别;大众系则将佛陀的形象神格化,认为佛陀肉体、寿命、神通都具有无限性,阿罗汉不能完全信行佛法,仍需师长的指导。其中大众系坚持高扬佛陀崇拜,以佛陀本人为蓝本,创作出诸多菩萨的形象。佛陀的本生故事也被逐渐加工创造。根据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的研究,在南传大藏经《小部》的《本生经》中,记载佛陀历经数劫勤苦修行终成佛道的过程,其中在《所行藏经》中共录有三十五则本生故事(高楠顺次郎《南传大藏经解题》),并以七波罗蜜(施、戒、出离、决定、真实、慈悲、舍)的结构作为框架将本生故事安排在每一波罗蜜下,但并未发展到以“菩萨行”作为根本,鼓励教徒累世修行菩萨行终成佛道。直到大乘佛教经典的出现,“菩萨行”这一观念才被确定。
佛陀本生故事的出现与菩萨信仰不可分割,是印度佛教从部派佛教向大乘佛教发展的结果。大乘佛教的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思想被印度佛教广大信众所接受,践行菩萨行的六度观念逐渐被总结出来,而学习佛陀的多生菩萨行成为大乘佛教信众普遍实践的内容。
其次,“本愿”同佛陀多次轮回所称的“本生”一样,是相对于佛果而言,即菩萨因地所发的誓愿。如《道行般若波罗蜜经·怛竭优婆夷品》中有:
“菩萨至大剧难虎狼中时,终不畏怖,心念言:设有啖食我者,为当布施行檀波罗蜜,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提,愿我后作佛时,令我刹中无有禽兽道。”
在这则本生故事中,菩萨以身饲虎实践檀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并发誓愿将来建立没有禽兽的国土。大乘佛教经典中此类的故事很多,如:《道行般若波罗蜜经·释桓提因品》、《放光般若经·梦中行品》中亦有类似的描述。
“本愿”所描绘的内容是诸佛、菩萨的净土蓝图。在佛教看来净土的建立是“本愿”完成的标志,而净土的建成便是菩萨修行成佛的完成。大乘佛教经典中描绘的“本愿”观念的主要有:《阿閦佛国经》中的阿閦佛二十愿、《佛说无量寿经》中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佛说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中的药师佛十二愿等等。
除此之外,佛教净土又可分为他方净土和唯心净土两种。其中,唯心净土是以心作为建立净土的依据,而他方净土则与佛教观念中的世界图式相关联。在佛教世界图式中,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一切众生生存的处所,并以欲界为最低,色界、无色界渐次增上。生活在欲界的众生以贪欲旺盛为特点,无时不感受到身心痛苦的逼迫,除了承受生老病死的变化,更有求不得、怨憎恚、五蕴炽然等痛苦的折磨;色界与无色界依靠禅定的深浅次第而定,其中,色界又名四禅天,此间众生虽然远离欲望的束缚,一切物质皆为清净,但仍被清净微细的色法系缚;无色界中众生色法虽灭,但承受定果。因此,佛教认为此三界仍在六道之内,杂染不净。净土则是诸佛所创,清净美妙无与伦比的世界。大乘佛教经典中主要的佛国净土有四个,即东方阿閦佛国,东方琉璃世界,两方阿弥陀佛国,弥勒净土。如《大宝积经》描写的阿閦佛国:“普净世界”中粮食富足,人民安乐,国中珍宝无数,服饰饮食,宫殿屋宅园观浴池楼阁,皆美妙无比,悦耳的音乐无处不在,名香宝华遍洒国土:“普净世界神妙丰炽安稳,五谷卒贱自然无价,众民滋盛天人甚多,合以七宝金银琉璃水精车璩马瑙珊瑚真珠,以成佛土城。有八交道平等若掌,其地柔软如天蜿蜒,如兜率天。被服食饮宫殿屋宅,园观浴池校露楼阁。其佛国土巍巍如是。”(《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净土场景的描绘在佛经中均类似,阿弥陀佛国土与弥勒净土亦然。都是美轮美奂,无可比拟。佛教净土与现实世界相对立,是人们对苦难、无奈现实的摒弃,是对佛教理想国的想象。
二、净土观念出现的时间
在东汉时印度净土观念便传人中国。其中,由支娄迦谶翻译的《佛说般舟三昧经》与失译的《后出阿弥陀佛偈》分别介绍了阿弥陀佛净土。由支娄迦谶翻译的《阿閦佛国经》介绍了阿閦佛净土,这便是净土观念传人中国之始。曹魏、孙吴、西晋、姚秦、刘宋时期,与弥陀净土相关的弥陀经典相继译出,关于弥勒净土的经典也在西晋、姚秦、北凉时期被逐渐翻译为汉文。此后,弥陀净土的信仰在中国佛教传播过程中慢慢变为各种净土信仰的主导,被广大中国民众所接受。
正如印顺法师所言:“在印度的净土思想,从印度佛教文化中发展出来的,所说的净土境界,当然是结合着,适应着印度的文化环境,和他们的思想特征,这是应该注意的一点!”(印顺:《净土与禅》)因此,考察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源头,必须重新回到印度大乘佛教中寻找。印度净土观念的出现可划定在部派佛教后期,因为此时关于菩萨本生的故事已经产生,而从本生故事中演化的本愿,即“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自利利他思想逐渐汇集成净土观念。相关的净土经典则要稍晚出现,学界一般认为《道行般若经》、《阿閦佛国经》、《佛说般舟三昧经》与《佛说兜沙经》为最早的大乘经典,约于公元1世纪流传开来。此类经典注重确立佛国净土空间的无限性,无数佛刹,十方世界不可计量,这与小乘佛教只承认三世佛或者过去佛完全不同。同时,在初期大乘佛法兴起之时,东方阿朗佛净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也随之流传起来。
综上所述,净土观念的出现与印度大乘佛教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对佛陀“本生”故事的创作,“本愿”观念的总结,以及佛国世界的想象共同演化成为印度佛教的净土观。而印度净土观念出现的时间最早可以划分在部派佛教后期,净土经典的产生则到公元1世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