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柯 胡咏梅 胡扬吉
收稿日期:20131028
作者简介:易柯(1953—),男,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胡咏梅(1970—),女,四川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胡扬吉(1949—),男,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研究员。
摘要:“特色”既是一所学校、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更是其“竞争之本”。当下,特色学科建设已成为一种具有战略高度的学科发展理念。抓好特色学科建设,是高等艺术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找准突破口,是特色学科建设成败盛衰的关键环节;而构筑高层次的创新实践平台,则是深化特色学科建设的驱动引擎。四川音乐学院将“乐器改良与创新研究”确立为特色学科,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创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这不仅使自身的特色学科实现了全面的优化和升级,而且为学科建设的总体推进和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学科建设;特色学科;四川音乐学院;乐器改良与创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J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14)01000304
作为一所区域性的高等艺术院校,四川音乐学院(以下简称“川音”)已经历了70多年的办学历程,目前已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2008年,川音在教育部开展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2009年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音乐与文学跨学科博士研究生;2013年,又更上一层楼,以学院“乐器研究所”为依托,以“乐器改良与创新研究”为特色学科,成功申报“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实现了川音建院以来办学层次上的重大突破。
此次“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成功创建,是近年来川音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是全院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和喜事,同时也由此引发了我们对高等艺术院校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和策略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一、抓好特色学科建设,是高等艺术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
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具有多样性,但其最根本、最核心的体现还是在学科建设上。实践证明:我国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发展差异,实际上是学科发展的特色和水平方面的差异。虽然有特色的高等学校不一定就是一流的高等学校,但是,一流的高等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高等学校。只有以特色学科建设作为突破口,形成学科高地,并以此带动学科竞争平台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才可能真正凸显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从根本上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与综合性大学及其他主流学科大学相比,艺术类大学的学科范畴、学科规模相对较窄,学科建设的辐射面相对较小,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也相对较弱。就此而言,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应力求“小中见大”,以“特色”取胜。可以毫无疑义地说,一所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优劣,应集中体现在其赖以取胜的特色学科的建设水平上,即是要看它是否有一批具有高水平和影响力的特色学科。一所学校学科特色的生成、凝练与强化,是其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特色学科”是学科建设的活跃因子和助推剂,而特色学科建设又是整个学科建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特色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在功能布局方面保持良好生态格局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高等院校的生存战略,而且更是不容忽视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多元化,是以大学个体建设的特色化为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的。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中,在学科建设的实践和不断探索中,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包括川音在内的地方艺术院校,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要谋求在广阔的高等教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进而取得更为稳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办学理念与自身的发展瓶颈,树立“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效益”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去谋划和设计“特色鲜明、人无我有”的强校之路。搞好特色学科建设,不仅是高等艺术院校自身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且更是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二、找准突破口,是特色学科建设成败盛衰的关键环节
特色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的形成。而特色学科的最终确立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却需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特色”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掘在形成过程中所积淀的特色内涵,对特色构成要素进行整合提炼,并竭力将自身的学科功能和潜在价值转化为不可替代的外部竞争力,这是更为关键的环节。
特色学科的形成既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总结提炼的过程。在特色学科建设中,一方面要综合分析自身的长短优劣,同时又要与同类学校相同学科进行全面对比,要认真进行论证分析,确保学科的竟争优势。经过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解读,我们总结梳理出了特色学科的四个主要特征——独特性、优势性、持久稳定性和社会公认性。
从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学科建设所依托的载体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有的以“专业”的形式存在,有的以“院、系”的形式存在,还有的则以“研究机构”的形式存在。虽然所依托的载体形式各异,但是其内涵和本质却是相同的。川音“乐器改良与创新研究”即属上述第三种组织结构形态的特色学科。
比照上述特征和考量标准,川音的“乐器改良与创新研究”完全符合特色学科的标准规范。下面,我们试以上述四个“特征”和衡量标准作为依据,对川音“乐器改良与创新研究”所彰显的特色内涵和特色要素予以进一步的分析论证。
(一)持久稳定性
特色学科是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它应当具有坚实的基础、优良的传统、内在的动力以及持久的社会影响力。川音对乐器的改良与创新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起步较早、历史悠久,且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及其相关工作具备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尤其是对民族乐器的研制和开发应用,可谓品种多样化且应用情况良好。这一时期,以10孔笛为代表的多孔笛系列,开创性地实现了十二平均律在传统竹笛上的运用和单笛的转调,在民族乐器的改良方面迈出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
1954年,川音首开先河、独树一帜,在全国率先建立“乐器改革工作室”。“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又正式成立“乐器改革小组”,并以突出的科研成果获得文化部改革成果奖,在乐器改良与创新研究方面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自1985年易名为“乐器研究室”之后,相关研发工作日趋规范深入,不仅在乐器的研究、研制、改良与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保持了长久而良好的社会声誉。1993年,“乐器研究室”升格为“乐器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所长由学院院长兼任。建所二十年来,该所不仅研究人员队伍稳定、机构设置日趋完善、运行状态良好,而且研究方向多元、专业功能齐备、科研成果卓著。
(二)优势性
特色学科如果仅有“特色”而无“优势”,其学科竞争力便无从谈起,同时也不可能真正立起来。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陈泽教授、王其书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全国艺术院校同类学科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获得国际国内20多个重要奖项,同时还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的《高胡、二胡、中胡(系列)高音音质音量的改良》(文化部重点攻关项目)和《双腔葫芦埙的创研》更是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大奖,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及文化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而其中的前两个奖项目前仍保持着我国乐器科技领域和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获奖的最高纪录。除此之外,由陈泽教授、贾路红教授主研的《民族低音拉忽雷的开发研制》(文化部重点攻关项目)及刘瑜副教授主研的“L型—36簧笙”,还分别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文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所上述一系列科研成果,均为我国乐器改良与创新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在全国音乐科技领域声名显赫、影响巨大。
就我国现今乐器科技领域而言,研究所已在弦鸣乐器“复合共鸣”技术的研究与运用、配套高中低双腔葫芦埙系列的改良应用研究、十孔笛及改良加键笛系列应用研究、加键改良笙应用研究、L型——36簧笙改良乐器研究及乐器改良制作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等分支领域的科研方面形成了明显领先的优势。2013年,研究所又与中国音乐学院等单位联合,成功申报了属“重大战略导向项目”的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随着这一项目的立项,进一步证明了研究所突出的科研优势,也标志着川音特色学科的科研团队正式跨入了国家级团队的行列。
(三)独特性
所谓“独特性”,简而言之,即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川音的乐器研究机构,系全国高等院校系统中建立较早的一所专业性乐器研究实体单位,它的成立标志着川音乐器改良与创新研究步入了一个具有拓展意义的崭新历史阶段。
研究所下设的“中外乐器陈列室”和“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收藏有中外各类乐器2000余件,是迄今为止全国艺术院校中中国民族乐器收藏量最大、品种最多、藏品价值最高的乐器陈列机构。
而更具影响力的,是研究所研发的民族乐器“复合共鸣”创新技术。此项创新技术系专利技术,不仅在国内外堪称独创,而且其推广应用在全国范围内亦属首创。目前,川音已将该项技术应用至所有民族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而且已在国内多个民族管弦乐队中加以实施和应用,其演奏效果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一项创新技术能得到如此广泛深入地推广应用,在国内乐器科技界堪称绝无仅有!此外,鉴于研究所尚掌握有多项专利技术,其可供自主研发的领域和可推广应用的市场潜力亦独具优势。
(四)社会公认性
特色学科及其创新实践平台,不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实验室,它的生存和发展应当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而且必须得到社会和公众的广泛认同。在积极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川音乐器研究所还着力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互动,共建产、学、研的联合推广应用平台,为推动我国乐器产业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人才支撑。目前,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技术和专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民族乐器生产领域,国内为数众多的乐器生产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应用或借鉴了这些技术,并由此产生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其社会公认性毋庸置疑。
除此之外,研究所研制的改良民族乐器还大量应用于国内多家艺术团体的表演艺术实践并获得成功反馈,为推进全编制民族乐队的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催生我国现代化和交响化的民族管弦乐团,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川音“乐器改良与创新研究”的上述四个“特征”和特色内涵鲜明突出、全面均衡、无一短板,从而使其特色学科建设的这一“突破点”在全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评审过程中凭借无可争议的实力顺势而上,并最终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一致认可。特色学科创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成功经验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启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即:找准突破口并借此打造具有优势的特色学科,是特色学科建设成败盛衰的关键所在。
三、构筑高层次的创新实践平台,是深化特色学科建设的驱动引擎
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准确把握学科方向、全面汇聚学科队伍、精心构筑学科高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不仅是川音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文化强省、强国的需要;不仅是学科发展及其服务社会的重要支撑,而且也是建设高层次艺术大学的重要支撑。“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正式获批,体现了川音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标志着学院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迈上了前所未有的新台阶。该基地不仅为川音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产、学、研结合的推广应用平台,使学院的特色学科实现了全面的优化和升级,而且为全院学科建设的总体推进注入新的活力,为川音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又一个提升和超越的历史机遇。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功获批后,川音将竭力彰显特色学科的示范效应,整合相关资源,认真做好人才与项目的对接,为提升全院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为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我们将秉承集成、共享、服务、开放的理念,强调“学科、基地、平台”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拟从以下三个方面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特色学科创新实践平台的全面建设。
(一)学科人才队伍的强化
川音将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集聚的力度,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产出与学科建设深化的有机结合。将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来“基地”进行交流,借以提高学科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还将筹建“乐器修造艺术系”,拟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川音特色学科的人才梯队建设做好相应规划。
(二)学科研究方向的深化
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成果,是特色学科扩大自身优势的重要机制。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深知:要将现有特色学科及与之相辅相成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做大做强,则必须借助这一高层次的学科平台,着力深化学科研究方向,拓宽学科研究领域,挖掘学科创新的增长点,并借以焕发学科生机,切实提高学科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三)产学研结合的一体化
当今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和科研层面,而应充分兼顾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益。川音的乐器改良与创新研究及其拓展派生的若干专业,将更加开放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更加主动地集聚各方有效能量,加强功能组合,强化合力效应,力求尽快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创新实践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互动,并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进一步为文化产业建设服务,力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特色”不是自发生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而且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同时,特色学科建设又是一个关联多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科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社会服务及学科平台的构建等方方面面。特色学科需要持续建设,更需要不断完善,其间的任何疏忽和松懈都会导致特色学科优势积累的削弱甚至丧失。因此,在特色学科建设上应充分考虑其发展的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要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其外延和学科增长点,使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从根本上保证特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特色”既是一所学校、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同时也是其“竞争之本”。培育学科特色,建设特色学科,树立“品牌”意识,这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多模式并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向的态势下,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特色学科已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质量高低优劣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以“特色取胜”已成为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所形成的一种战略和策略共识,同时也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川音作为地方高等学校,尤其是艺术类的高等学校,突出并优化自己的“特色”,是其增强自身竟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要旨所在。一所地方高等学校,一旦拥有一批独具优势的特色学科或学科群,就一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在学科建设的征程中保持长盛不衰,焕发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奚劲梅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2]张相乐.论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
[3]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
[4]王先民.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点[J].教育与现代化,2007(4).
[5]孔建益,杨军.地方高校学科特色发展战略[J].中国冶金教育,2008(2).
[6]王超,张菁,肖玲莉.特色学科建设:地方高校发展的立校之本[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3).
[7]易柯.申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汇报材料[R].2013.
[8]四川音乐学院乐器研究所.申请设立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报批表[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