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树伶
摘 要:中高职课程衔接既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也是其基础。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要基于以下五方面进行选择:以职业生涯为目标,明确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专业定位;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确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内容;以典型服务为载体,设计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教学活动;同时,以岗位标准为参照,强化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技能训练。
关键词:中职;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1-0057-04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中或中职教育阶段后的教育,属于承接义务教育、中职教育的教育类别,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中高职院校必须对新技术发展趋势保持敏锐态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者必须意识到学生的可流动性,即中职学生从中职学校向高职院校、接受成人教育、社会培训转移;高职学生从职业院校向高等院校转移,还可以从一所职业院校向另一所职业院校转移,甚至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转移。所以,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要实现体系化——中高本硕贯通,课程开发必须要兼顾全球化发展趋势,从课程体系有机衔接作为切入点。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应该根据专业特点,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多个维度,研究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框架,基于以下方面完善自身路径选择。
一、以职业生涯为目标——明确中高职
教育衔接的专业定位
中高职教育均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因此培养目标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别性,这就要求准确清晰地界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规格和主要任务。针对高中阶段的中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操作技能型人才;针对专科或本科阶段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本科后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定位、教学条件等方面一定要以学生的职业生涯为目标进行整体设计,中高职教育专业目录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衔接,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的技能和简单的理论知识,而高职教育应当考虑在中职教育基础上,给予学生更高的专业技能、实践技能和更完善的综合知识,兼顾面向职业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又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和差别性,实现学生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有序的职业岗位的升级,从而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同时应当赋予高职院校更多的任务,使得高职院校既能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源,又能成为应用技术的技术源,还能成为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良的创新源。例如,会计专业的职业范围包括各类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基层部门等。职业岗位涉及一是初级岗位(收银员、资金核算员、成本核算员等);二是发展岗位(各类工商企业的会计主管等,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财务核算和审计助理等工作);三是相关岗位(隶属其它基层部门的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其专业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群而设置,实现从收银员、营业员上岗证书、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和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资格证书、会计师资格证书的职业生涯路径的选择。
二、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中高职
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
中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破除学科体系的束缚,按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真实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重新构建课程改革的思路,课程体系主体结构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方向课程、综合实践、素质拓展五个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程旨在中高职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的养成,并为其未来的专业学习和终身教育奠定坚实基础。[1]专业技术平台课程尤其其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和基础。专业技术方向课程是根据专业所处的方向,培养中高职学生专业方向所具备的专业独有技能、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重点构建“岗位课程+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旨在完成中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认知、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和顶岗实习等活动。素质拓展旨在开阔中高职院校学生的视野、广泛参与假期教学和第二课堂等校内和校外社会活动等。
中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弹性和动态调整,要结合不同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合理安排,既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严肃性,还要考虑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普适性与针对性。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中高职教育只是层次之分,它不同于社会培训,课程设置要体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体现科学合理、严谨有序,要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要求,不断予以更新、创造和完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考虑单独编制中高职一体“实验班”课程标准,解决课程重复设置问题,教材选用应按照培养目标要求有所侧重。
三、以職业能力为核心——确立中高职
教育衔接的课程内容
中高职教育作为同一类型的教育,虽然培养学生的学历层次水平不同,但在研究课程内容时都需要有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学生未来成长需要,以工作岗位的典型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合理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是重点和难点。[2]
在公共基础课程的设计上,中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课程,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时的确定,应该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来实施,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升入高职院校学习的需要。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要、形势与政策(讲座)、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普通话、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语文或应用写作、体育等课程,在坚持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注意兼顾学生个性。
在專业核心课程的设计上,中职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要以中职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形成为准则,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特别重视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的养成,在完成典型职业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应当以高职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形成为基础,适当考虑职业岗位拓展与跨专业学习的需求,立体培养,全面发展,是高于中职阶段高一层次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能力方面要侧重岗位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3]
中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要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结果上既符合中职教育的要求,又要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二者合理衔接,有序贯通,在教学内容、教材选用、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到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的衔接标准可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要求中相应的要求确定各自的层级和对应的梯度,例如,初级要求对应基础层次,中级要求对应较高层次。在推进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基础上,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四、以典型服务为载体——设计中高职
教育衔接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知识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又形成一定的必然关系并交换其相应知识的活动。中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涉及到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多个层面,其中学校通过学校制度、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影响和规范教师和学生,使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教师为人师表,要认真反思、不断创新,通过自身的人格、知识和技能改造所教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以动态的方式让学生增长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建构;社会主要涵盖政府、学生家长、相关研究者等三类重要群体,政府通过一定的形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活动;学生家长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往往带有利益驱使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活动并选择相应的学校;相关研究者注重理论的创新,并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力求学校的教学活动更能反映教育的本质规律。
中高职院校教学活动涉及到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多个层面,要以各自提供的典型服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实现教学过程的活动化,使中高职课程衔接更具有人文色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广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五、以岗位标准为参照——强化中高职
教育衔接的技能训练
职业教育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实现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涉世创业就业创造条件。对于中职学校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高职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高职课程衔接注重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为参照,培养方案的制定要课程标准和岗位标准融合,合理界定中高职学生的技能训练标准,中职学校主要训练学生基础操作性的动手能力,而高职院校主要训练学生高一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会计岗位中职学生培养操作型的方向,职业岗位主要面向银行前台柜员、开票员、收银员、录单员、前台员等,高职学生培养核算型和复合型的方向,职业岗位主要面向出纳、库房管理、成本会计、记账、审计助理、企业财务管理、外贸企业单据员、金融机构对公业务人员、企业销售核算员、保险公司财务人员等。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柳燕君.北京市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75-76.
[2]刘端海,谷道宗.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立交桥构建的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1(5):17-18.
[3]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31-32.
(责任编辑 杨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