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刘文英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病情重者可导致死亡。2008-2012年,皇姑區手足口病虽然呈散发状态,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也是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的重点。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256-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有发热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手足口病个案数据。
1.2 诊断标准 依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 特征
2.1 流行强度特征 2008-2012年历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为散在发生,年平均发病率为67.02/十万。见表1
3讨论
大多数手足口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托幼机构及小学校,除保持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良好的通风、进行每日晨检外,儿童的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每天都需消毒处理。儿童应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扫或消毒,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加强疫情报告,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及时采集病人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并作好患者粪便及其用具的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蔓延扩散。医院应加强预防,设立专门的诊室,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