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祥
摘 要:在大力倡导教育改革创新的今天,更应该注意教育的回归。即回归教育培养人的本源;回归使受教育者“成材”的教育目的,回归“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教育;目的;回归
教育的改革由来已久。可以说,有了教育的那一天,人们就在琢磨着改革教育。一直以来,改革的中心,或者说改革的追求似乎就是创新。谁又玩出了新花样,哪里又有了新做法,很快就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同样很快的是,发现别人的做法终究没能学到多少,反而把自己搞得很乱。终究,还是得回到校园里,找一条能够走得踏实的路。所以,我认为,任何教育的改革创新首先得“回归”。
一、回归教育的本源
汉语“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通俗地说,也就是教育者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受教育者能够效法、学习,使之成就涵盖所有美好事物的“善”。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中文“教育”一词是外引之意,强调教育是一件有意而为之的事情,想通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西文“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已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没有变,就是培养人。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由此,我们便可以从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教育目的的回归
“学而优则仕”曾主导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仕”的目的,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也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抱负;同样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满足。这就让中国的教育长期以来走着一条极窄的路。至今,求仕、做官、进政府部门、当公务员依然是许多人受教育的目的。我们一方面不能否认,一旦进了政府的门,不仅享有掌握公共资源的特权,还可拥有旱涝保收、甚至意想不到的收入,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化科技本身已具备强大的社会作用力。科技工作者,或者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同样也会在这个社会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获得创造个人价值的很大自由乃至不少的社会财富。这样,我们教育的目的也就很明确,很簡单了,那就是成材。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是“材”而不是“才”。材,通俗地说,就是材料。我们俗语中就有评价人的一句话:“那个人,是个大材料。”再具体一点说,其实就是人的能力和资质。
三、教育方法的回归
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我最欣赏的莫过于“因材施教”,这是孔子留给后世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关于此类故事,在《论语》中记载的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但可以把他的主要思想归纳一下。“因材”是前提,就是对学生要充分了解,认真分析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思维的特征、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性格与爱好甚至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等等。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第一步。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教育者偷了懒,没有去认真走这第一步。因为了解那么多的学生太难,要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更是麻烦,不如千篇一律地灌输知识来得方便。这自然导致了出力不讨好,教育效率差的结果。教育者除走好“因材”这一步外,别无选择。
就目前教育条件来说,有了“因材”的前提,“施教”的过程的确困难重重。(1)现有的班级授课制,45人为标准班,而有些学校每班少则六七十人,多则百余人,规模庞大,教师难以因人而异;(2)课时限制、作业量大等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3)课程资源比较薄弱,能提供学生选修的资源很有限;(4)我们现有的对教育成绩的评价过于单一,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分层评价的体系。但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虽无权改变大现状,但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施展“因材施教”的拳脚。比如“分层教学制”,按照学生原有基础划分层次,按层次编排小组。那种将“优等生”和“待进生”放在一起,以期促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教育的回归,说到底就是“育材”的思想与方法的回归。从思想上说,是要育有用之材,育能够“自育”之材。从方法上说,无外乎“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通其意”。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