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
【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与血小板增多之间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市某医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SICU的脓毒症患者60例,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患者进行22项5类血细胞分析,同时采用阻抗法检测这60例脓毒症患者在第3、5、7、10天的血小板计数(PC),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和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PC都低于正常标准,死亡组患者的PC各时点都低于存活组,存活组患者的PC在第三天开始下降,但在第7和第10天持续上升(均P<0.01)。死亡组患者PC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均P<0.01)。结论脓毒症与血小板数量增多存在关系,血小板数量增多则脓毒症患者存活的可能性增加,血小板数量下降则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增加,血小板数量可以成为反映脓毒症病情的一种可靠的手段。
【关键词】脓毒症;血小板增多;关系;临床分析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癥反应综合征。当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与凝血功能异常有巨大的相关性。而血小板是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计数是反应血凝功能改变的一个重要指标,检测起来比较方便。血小板和炎症介质相互促进从而加快了脓毒症的发展。近年来的许多医学研究都表明脓毒症患者会出现血液系统变化,变化比较明显,其中血小板的变化最显著,有随着脓毒症病情恶化下降的趋势,但血小板增多则反应出脓毒症患者病情有所恢复和好转,究竟脓毒症与血小板数量增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先对某医院60例脓毒症患者的血小板检测和计数动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增多的关系。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市某医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均无凝血障碍史。60名脓毒症患者中有34名男性和26名女性,年龄在45-60岁之间。依照预后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为32例和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首先,所有脓毒症患者在入院时都进行静脉抽血检测血常规,入院后每日检测一次,观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1]。其次,根据患者治疗当天的各项生命体征来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即APACHEⅡ。再次,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患者进行22项5类血细胞分析,并通过阻抗法检测患者在发病后的第3、5、7、10天的血小板计数,回顾性的将60名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2]。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类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都在逐渐上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死亡组的评分逐渐上升,而存活组的评分逐渐下降。结合血小板数量变化能够发现其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力。
患者在入院第一天时的血小板数量均比较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组的患者在第三天到第五天时血小板计数有所回升,到第六点开始血小板数量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死亡组部分患者在入院第二天有轻度的回升,但第三天开始就逐渐呈下降的趋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均显著低于存活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可见,血小板增多则反映脓毒症开始缓解,当血小板计数增加到正常水平时则表示脓毒症逐渐减轻,见表1。
3结论
本次探究的60例脓毒症患者中,首先对患者的PC情况进行了常规检测,然后回顾性的观察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血小板变化,不难看出,死亡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是逐渐下降的,而存活组的血小板计数是呈上升趋势的,这表明,血小板增多可以作为预测脓毒症患者症状减轻和逐渐恢复的反应标准,通过对血小板数量的检测和观察可以有效预警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变化[3]。在对两组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死亡组的评分逐渐提高,而存活组的评分逐渐下降。两组的APACHEⅡ评分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呈相反的趋势表明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增多与病情好转之间有较大的关系[4]。
血小板增多作为临床上检验脓毒症患者病情好转的指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次探析发现血小板增多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好转的反应比较准确,在临床治疗时应该予以重视,应该对血小板计数进行动态及时的监测。
参考文献
[1]冷承慧.92例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的临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501-502.
[2]林孟相,庄荣,戴凌燕.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体积变化趋势的临床意义[J].使用医学杂志,2008(11):1911-1912.
[3]王振营.血小板减少与重症感染DIC的关系探讨[J].中国厂矿医学,2013,6(22):412-413.
[4]李淑芳,熊旭东.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诊,201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