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教材,由这两个长度单位联想到了之前学习的“厘米和米的认识”,我设计把这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既能复习旧知识又有利于新课程的传授,于是在课程一开始我就利用复习旧知的方式来引出今天要学的内容,由于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我让学生先用肢体比划厘米和米的长度,同学们记忆犹新,一下子就把厘米和米的长度表示了出来。其实,学生对于学习长度单位是非常感兴趣的,我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趁热打铁,问他们想不想知道分米的长度,学生都表现得兴趣盎然,于是我告诉他们1分米就是10个厘米的长度,拿出学生尺数出10厘米,用你的手指比划出一分米的长度,得出结论,大概是一拃。毫米也用同样的方法,从学生尺中找出来,大概是一个1元硬币的厚度,我拿出了一个1元硬币让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摸出它的厚度,然后手指不动,移开硬币,这样两手指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这样一来,新学习的两个长度单位加上之前学习的厘米和米都可以用肢体比划出来了,我带领学生一起把这四个长度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动作表示出来,并且边做动作边说:
“1毫米硬币厚”
“1厘米手指宽”
“1分米是一拃”
“1米是一庹。”
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了表象,印象很深,我又找了几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边说边比划,他们做得都比较准确,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没有任何的拘束,也没有丝毫心理压力,所有的同学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我又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适合用什么长度单位,同时也让他们量一量他们手边的物体长度,比如橡皮、书本等,教学任务完成得很圆满。
我从这课的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认识规律基础上的。学生认识规律一般表现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这样一个序列。“感知教材”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听、想、写、运用等形式,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接触教材,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在大脑中形成初步表象。“理解教材”是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讲解,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概念,使感性认识形成牢固的记忆,继而形成表象,并能够随时再现,在这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知道10个厘米就是1分米这一概念基础上又进一步用手比划出了1分米大概就是“一拃”这一直观的长度,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表象,而这一表象的形成使得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概念时也起到了巩固和强化的作用,巩固是保持知识的必经步骤,也是关键步骤。“运用知识”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是课堂的最后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哪些物體可以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计量,学生立马又把在脑海里形成的表象反馈到实践中来,形成逆向思维,对知识掌握形成了二次巩固,这样一来真正地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以上四个阶段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的认识过程的规律,是教师教的行为基础。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把教学活动终止于“巩固知识”——学生在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后通过作业练习形成牢固的记忆,并能够随时再现,将会解题、能应试理解为综合运用知识。其实这一做法是错误的,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应试型的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理解知识形成概念,进而形成表象,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完善、尚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需注意以下几点: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设计问题“链”;注意互动,及时提出、生成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序”、学生认知发展序列;表达概念时语言要准确、周严,不得产生歧义;教学时要讲求句句相连、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具有逻辑性;注意在这一教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判断的抽象思维能力,将新概念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系统中逐步加深理解。事实证明,任何一项知识如果不经过学习者理解的过程,不经过一番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就很难实现对知识的第一次转化,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也很难实现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更谈不上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了。
从这课的教学中我更加坚信教师已不再是传递知识的教书匠,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灌输者和知识传递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由交往的权威者向学生的引导者、对话者、合作者转变。
(作者单位 安徽省滁州市实验小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