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义 明晶 李华
摘要: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笔者从心理教育、实际援助、社会支持系统、学生自身完善和高校管理教育五个方面着手,提出了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机制。其中以心理教育为主,物质扶持为辅,要做到关心辅导和管理教育相结合、自助和他助相结合、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相结合、危机预防与危机干预相结合。
关键词:特殊群体 大学生 心理教育模式
▲▲一、心理教育
(一)心理教育课程化
心理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它的教学目标不是让特 殊群体学生单纯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而是帮助其完善自我意识和人格,最终完成自我实现。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心理健康的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及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心理健康的维护包括学习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修养指导、性心理教育;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包括学习适应问题、情绪问题、常见行为问题、身心疾病、性行为问题;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二)心理测验、讲座、辅导、咨询和训练
心理测验、讲座、辅导、咨询、心理和训练是目前高校心理教育中的基本技术手段。首先,采用心理测验的方法,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准确无误的了解其心理特点和动态。其次,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重点放在提升自信心、理性思考、情绪调节和挫折教育上,帮助其学会正向思维和提高挫折承受力。第三,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对于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的特殊群体学生,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重点是预防未来心理问题的发生,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水平。对于那些遭遇心理困惑或有强烈心理冲突的学生应进行心理咨询。其重点是发展,根本目标是改善个体的心理机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四,开展心理训练活动。通过演讲、游戏、郊游、社会实践等方式,设计特定的情景并使特殊群体学生参与其中,促使其在活动中通过观察、体验,学习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最终 使特殊群体学生改变心理面貌,形成教育者预期的心理行为模 式 ,促进人格全面发展。
(三)建立心理教育网络
特殊群体学生与非特殊群体学生相比,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很少与他人进行交流,或是从周围同学和朋友中寻求帮助和安慰,也 不 善 于 通 过 娱 乐 或 其 他 活 动 来 缓 解 内 心 的 压 力 。 所 以 高 校 可 以 通 过 设 置 心 理 测 验 、心 理 知 识 讲 座 、 心 灵 对 话 、网 络 咨 询 等 栏 目 , 让 特 殊 群 体 学 生 在 网 上 与 教 师 和 同 学 进 行 互 动 与 交 流 ,这样既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运用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又使教师能够更多地了解和解决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取得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二、给予经济、物质或行为上的帮扶或援助
特殊群体学生主要是指贫困生、生理缺陷学生、环境适应困难、学习困难学生、行为违纪学生、家庭结构复杂的学生及民族预科生和心理弱势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其不足和困难的方面进行帮扶。如,对贫困生的经济援助,高校在利用“奖、贷、助、补、减”的同时,可以积极寻求社会资助,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团体或个人了解和资助贫困群体,调动非政府组织(NGO)资助积极性。对于就业困难学生,可建立起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针对大学各年级学生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内容涵盖政策指导、形势指导、信息指导、心理指导以及相关服务的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具体的专业辅导,并对其学习态度、方法、动机等方面进行引导,使其学会科学、正确、高效的学习方式。
▲▲三、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网络
欲确保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家庭应与学校积极配合、优势互补。引导和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鼓励子女自强自立,勇敢自信。从学校角度看 ,学校应当以人为本,加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建立有效的大学生 心 理 和 行为救援机制,改革不合理的管理规定,注重人性化的 管 理 和柔性管理。积极开 展 校 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在健康的校园 文 化 活动和良好的人 际 氛 围 中 受 到 激励,保持良好心态,提高环境适应的能力。同时,作为社会人,是逃不开社会风气、社会现象的影响的。所以,要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净 化 大 学 生 的 生 活 环 境 ,有 效 控 制 渲 染 厌 世 情 绪 的 大 众 传 媒 ,并 以 正 确 的 价 值 导 向 和 社 会 舆 论 营 造 健 康 的 社 会 大 环 境 。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高 校 教 育 、社 会 教 育 、 家 庭 教 育 相 结 合 、 相 促 进 , 才 能 实 现 心 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鼓励特殊群体大学生自强自立
要把特殊群体学生培养 成 为 具 有 人 文 精 神 的 社会主体,首先应培养他们自 强 自 立 的 精神。自强与自立,对于特殊群体学生来说,不仅意味着一种独立生活的意蕴,更 深 刻 的 含 义 在 于 他 们 可 以 正 确 对 待 挫 折 经 历 的 考 验 。首 先,鼓 励 其 勤 奋 学 习 。第二,鼓 励 其 热 爱 生 活 。第 三 , 鼓 励 其 理 性 思 维 。 第 四 , 鼓 励 其 自 我 教 育 完善 。 第 五 , 鼓 励 其 多 参 与 多 锻 炼 , 开 放 自 我 , 投入 到 集 体 活 動 中 去 。班级应多组织一些大家喜欢的课余活动,吸引特殊群体学生到集体活动中来,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扩大交往面,还可以增强心理适应性,培养良好性格。学校还应鼓励特殊群体学生积极投 身 社 会 实 践 , 提 高 其 实 践 能 力 。特殊群体学生可到养老院、特殊儿童学校、农村、工厂,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爱的感受力和执行力,锻炼自己与人交往、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在团队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
▲▲五、科学合理的管理教育
首先,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各年级辅导员、各班级班主任要秉着对特殊 群 体 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档案查询、座谈和意见征询,深入班级宿舍,将 学 生 的 基 本 情況、问题成因、教育措施、教育过程、教育效果 等 详 细 记 录 在 档 案 库 , 同 时 注 意 保 密 性 。随着对特殊群体学生教育 管 理 的 逐 步 深 入 , 要 及 时 更 新 和 充实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内容。每学期初进 行 各 类 特 殊 群 体 学生的情况排查,确定、调整跟踪服务对象,及 时 调 整 特 殊 群 体 档 案 ,实 施 科 学 的 教 育 和 动 态 的 管 理 , 以 确 保 对 其 教 育 管理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第二,进行赏识教育。对于特殊群体,教师应该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对他们的良好表现应给予及时真诚的肯定,使其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班级归属感。并提出新的期望,使其摆脱心理困惑,增强自信心,逐渐融入到正常的大学生活。其次,教师应善于发现特殊群体学生的长处,为其提供完成有意义的任务的机会,使其加强自我认同感和顺利完成学业的自信心。第三,特殊样体学生一般自尊心都较强。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尤其要注意尊重和理解,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
第三,健全朋辈帮扶制度。学校可选派优秀学生如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等与特殊群体学生结对,实行一助一帮扶,开展“朋辈教育”。例如,对于心理障碍群体,班级心理委员应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由于朋辈之间年龄、经历的相似性会缩短心灵的距离,咨询效果也相对较好。高校要充分调动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自管会等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责任岗位制,每位学生干部负责一个或几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
第四,建立特殊群体学 生 心 理 状 况 的 预 警 与 干 预 体 系 。 这 个 体 系 包 括 相 应 的 机 构 设 置 、人 员 组 成 、运 作 程 序 。具体来说,就是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危机干预小组,配备专业心理辅导、咨询叫师、心理医生,制定科学的心理问题预防和救援程序。一旦危机事件发生,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干预系统,将问题的危害减到最小化。
课题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规划项目(NGJGH2010016)。
参考文献:
[1] 欧永美,李湘蓉.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构建.教育管理.第24期
[2] 刘美霞,肖嵘. 高校“特殊群体”与赏识教育.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第5期
[3] 乔亚俊.高校特殊群体学生问题的应对策略.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