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财恕
【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4例。对照组:对采用常规药物及手术治疗;试验组:加用亚低温和针刺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均升高,但试验组升高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亚低温联合针刺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针刺疗法;术后外伤性脑梗死
颅脑创伤具有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特点,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1]。大多数会发生继发性缺血性梗死,且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认知障碍和偏瘫等。我院对收治的患者采用亚低温联合针刺治疗,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为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9月收治。男35例,女13例;年龄21-75岁,平均为(52.0±1.5)岁;病程0.2-6.8h,平均为(2.6±0.4)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4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并切开气管,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冰毯降温;采用水循环式降温毯降温,时间为1-5d,平均为(3.5±0.2)d;当患者颅内压降到正常范围时,仍需维持24h治疗。
1.2.2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亚低温和针刺治疗,如下:
取穴:主穴选取内关和水沟(3d后更改为印堂)以及患侧三阴交。辅穴:完骨、风池、极泉、尺泽、委中、天柱。加减:上肢出现痉挛性瘫痪,则可以加肩髃和合谷以及八邪;下肢出现痉挛性瘫痪,则可以加阳陵泉和丘墟透照海,辅穴和加减穴都在患侧位。
选择直径为0.3-0.32mm、长度为40-75mm的华佗牌针灸针。使用75.0%的医用酒精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再进针。内关:直刺0.5-1.0cm,然后捻转提插泻法,施手法1min。水沟:向患者的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cm;采用重雀啄法,直到患者的眼球出现湿润为宜。印堂:向上平刺0.3-0.5cm,采用提插泻法,患者感觉到酸胀为宜。三阴交:沿患者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进行斜刺,进针1-1.5cm;采用提插补法,以患者患侧下肢出现3次抽动为宜。极泉:在原来穴位位置下移1mm,避开腋毛,然后直刺1-1.5cm,采用提插泻法,以患者患侧下肢出现3次抽动为宜。尺泽:屈肘成120°,然后直刺1.0cm,采用提插泻法,以患者患侧下肢出现3次抽动为宜。委中:患者处于仰卧,直腿、抬高;直刺0.5-1.0cm,采用提插泻法,以患者患侧下肢出现3次抽动为宜[2]。每次留针30min,1次/d,每周治疗5d,休息2d再继续治疗,共治疗4周。
1.3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5.0软件统计分析,对两组数据比较t检验,比较结果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24):基本痊愈6例,占25.0%;显效6例,占25.0%;有效10例,占41.7%;无效2例,占8.3%;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24):基本痊愈3例,占12.5%;显效5例,占20.8%;有效5例,占20.8%;无效11例,占45.9%;治疗有效率为54.1%。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54.1%,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见表1。
3讨论
创伤性脑梗死主要是指继发于颅脑损伤后脑血管所发生的严重性闭塞或者痉挛,同时导致患者闭塞血管区出现脑组织缺血和梗死,对患者的脑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一旦发生此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原因:患者血管壁出现损伤而导致血管腔变的狭窄或者发生血栓而产生。患者发生外伤性脑出血和脑挫裂伤等导致其发生急性期脑血管痉挛,进而导致患者发生脑缺血而引起脑梗死。患者发脑肿胀和颅内血肿以及脑挫裂伤,进而导致患者的颅内压升高,降低其脑灌注。患者发生脑外伤后,对其使用大量的脱水剂,进而使得患者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流变慢等引起血栓形成。
经过研究发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采用亚低温联合针刺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是因为针刺有效地扩张患者的血管,增加缺血区的氧以及血液供应,同时还能够促进基因的表达,具有护脑效果。且还能够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患者的脑代谢,进而减轻患者的脑功能的损伤。
总之,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亚低温联合针刺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同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荣.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与预后的临床分析研究[J].中外医疗,2011,14:1-3.
[2]钟旭紅,刘德强.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梗死23例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11,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