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压力下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学生因学习压力而未有效地应付身心疲惫状态。学校倦怠与自我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养成良好习惯对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益和教育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倦怠;自我认知
学习倦怠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压力而耗费精力产生倦怠的心理活动,学习倦怠行为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在学习倦怠的学生有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在学习中出现疲劳感,性格急躁,情绪低落,我行我素,这时的状态使得自己学习效果不佳。如果不及时调整这种状态会对学习以及身心产生消极影响。
由于学生自我认知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与大学入学后对专业的认同显示出不匹配的状态。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面对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很多学生在盲目的选择中迷茫,部分学生甚至觉得专业和就业是脱节的关系,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有倦怠的情绪。这不但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造成学习质量的下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大学生学习倦怠与自我认知关系的探讨,对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客服学习倦怠,夯实基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校和提升自我的职业技能,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明晰学习倦怠产生的因素,提升认知水平
目前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在学术界研究不少, 不过很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一般只偏重个体因素或者环境因素一方。诚然,使大学生产生职业倦怠不仅有环境因素(学校、家庭、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还有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学生学习心理活动带来负面效应。
学校学习氛围不浓,教学制度、机制不健全,教师教育教学缺乏创新,教学关系不和谐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家庭的不和睦,缺乏健康的智育和德育的教育,社会糟粕文化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个人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急于求成的学习动机不健康的认知等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二、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加强养成教育
所以每个人都应终身提高自我综合素质,这样才能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而自我管理是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一个自律与内省的过程,这一形成过程的需要自身对个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认真认识和领悟。我国高校中很多大学生呈现出独立生活弱、常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问题逐渐凸显。
所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迫在眉睫。如何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理性地评价自己,获得相对准确的定位,合理有效地安排大学四年的时间,从而使他们全面地发展、提高自己,为以后适应社会做准备,从大学生的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对当前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解和研究。发挥自我管理教育主渠道作用,家庭教育的互动,以及发挥大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等角度进行了策略研究,藉此能对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一点借鉴。 本研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综合素质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的一点探索,希望通过对本研究,能够唤起大学生、高校、社会、政府等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关心、支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精神疲劳的消除,要求学生要懂得自身调节,这就需要学校和学生的互相配合,校方要自上而下调整好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及符合卫生学要求的饮食,增强他们的机体对疲劳的抵抗力。学生要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懂的自身凋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为更好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体验成功,一般而言,成功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级自我效能感,特别是学生在困难大,帮助少的情况下获得成功时,教师应抓住机会给予鼓励。
三、加强社会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高校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能闭门造车,应当经常性地请国内外优秀的教授学者、企业家作报告、讲专题,不断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灵感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钻研新的有用的知识,鼓励他们敢于探索前人未涉足的领域,创造人间新的奇迹。同时,要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去国内外进修、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新问题,新进展,真正把高校办成社会化教育的先行者。培养跨世纪创新性人才,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实践不仅能出真知,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失败,成功。在实践直至成功的过程,这对于人才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真正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往往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才真正明白,敢于不敢于对实践提出难题,并加以解决,这才是真正的水平。
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职业生涯规划的训练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能了然于心中,并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大学生首先要認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傅炜霞(1991年3月— )女,汉族,福建龙岩人,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