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红 李艳
摘要:针对亳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其相关因素,为独生子女的教育及心理疾病的预防,提供最佳的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4)01-0019-04
1 引言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已有20多年,这部分群体已经长大成人,现在已成为大学生的强大群体,且独生子女的比例正逐年增长。据调查,我国高职院校中独生子女学生已达45%左右,且比例在逐年递增[1]。由于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任性、自私、冷漠、逆反、内心孤独,尤其是在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表现为不合群、过分优越感、自我中心意识和依赖心理较强等[2][3]。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举措,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目前高校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我们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为高效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应对浅策。
2 研究目的
深入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为高校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应对浅策。
3 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到大三学生,愿意参与此研究,排除有身心疾病的学生。
3.2抽样方法及样本量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大一到大三3个年级各抽取100人。其中独生子女52人,非独生子女348人,独生子女占总样本的17.33%,男孩31人,女孩21人,平均年龄:(17.76±1.10)岁,家住城镇24人,农村28人;核心家庭35人,大家庭13人,单亲家庭4人。
3.3 研究工具与步骤
3.3.1研究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由Derogatis,L.R.于1975年编制,按0~4分的5级记分法将SCL-90得分归纳为9个因子分作为研究的心理健康水平指标。此量表用于测试心理健康水平,由90項有关心理或精神症状的问题组成,90项症状又进一步分出9个基本症状因子和一个附加量表。由受试者根据自己最近一周来的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填写。用1—5级评分,分析指标为躯体化(主要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强迫(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有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等)、抑郁(与临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症状群,主要指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焦虑(一般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症状)、敌对(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壹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恐怖(引起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偏执(主要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等)、精神病性(其中有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等)9个症状因子分及总痛苦水平(心理健康总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4]。此表国内广泛使用。
3.3.2研究步骤计划筹备阶段。研究样本的选取标准、编写问卷并打印、记录、统计方法等。实施阶段。由两名经过量表培训学习的主管护师与年级指导员协作,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集中指导受试班级的学生进行量表填写,填完后集中收回。调查前向学生阐明调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采取无记名方式答卷,300份答卷均合格。得出结论。通过数据处理后,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SCL-90因子分,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发生率,独生子女心理问题明显者不同情况检出率,独生子女男生和女生SCL-90因子分,从而得出结论。
3.3.3统计分析利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将调查表整理、编号,数据确认无误后,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一般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并对个人基本资料直接进行统计总结。
4 研究结果
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显示:
4.1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SCL-90因子分比较
本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Scl-90的9个健康水平指标有8个指标的评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其中尤以强迫、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1。
4.2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比较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标准,将凡有一个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分者为阳性,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2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检测出阳性者12人,发生率23.1%;而348名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检测出阳性者43人,发生率为12.4%;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χ2 =1.60, P<0.05)。
4.3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明显者不同情况检出率比较
独生子女大学生阳性检出率在性别及家庭结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检出率大于男生(χ2 =3.97 P<0.05) ,核心家庭、大家庭阳性检出率大于单亲家庭(χ2 = 4.46 ; χ2=4.78 P<0.05) 而在城乡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4-2。
4.4大学生独生子女男生和女生SCL-90因子分比较
独生子女中女生 Scl - 90中各因子分均高于男生 ,且尤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恐惧、敌对及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显著 ( P < 0. 05) ,见表4-3。
5.1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大学生心理问题差异讨论
目前,国内许多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已屡见报道,本人应用SCL-90对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其中独生子女SCL-90的9个健康水平指标得分有8个高于非独生子女 ,其中尤以強迫、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有明显差异。另外,本调查结果23.1%的大学独生子女存在较显著的心理问题 ,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 12.4 %) 相比有明显差异。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与非独生子女有明显差别 ,所以对大学阶段独生子女的心理分析并找出解决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5.2独生子女大学生城乡家庭结构和性别问题差异讨论
既往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城乡和性别差异[5] ,农村学生低于城市,女生低于男生。本调查中大学生独生子女在城乡上并无差异,可能与近年来农村城市化发展有关 ,但女生心理问题明显高于男生 ,而且在家庭结构方面仍以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较多 ,与核心家庭、大家庭差异显著,说明家庭环境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性[6] 。大学生独生子女男女SCL-90各因子分比较来看, 女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比男生更为敏感、羞怯、内心承受力较大的缘故。
5.3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态
5.3.1自负心理由于父母和家人的过分溺爱和娇宠,对独生子女的要求百依百顺,对独生子女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到处乱吹,让独生子女自我陶醉,迷失自我,结盯独生子女往往心高气傲,目空一切,自以为是。在他们眼里,只有自己行,别人都不行。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5.3.2享乐心理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极少参加劳动,体会不到劳动的苦与乐。结果形成了好吃懒做,学习怕累,劳动叫苦,上学逃课,干活偷懒,只知索取,不求贡献。家长和老师应加强劳动教育,培养独生子女的劳动观念,激发劳动乐趣,训练提高劳动技能。5.3.3孤独心理在现代社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家长往往无暇顾及独生子女,很少关注独生子女的精神生活需求与心理感受,结果独生子女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多愁善感,严重甚至离家出走、自杀等。5.3.4冷漠心理大部分独生子女一生下来没有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嬉戏、吵闹、帮助、照顾的手足亲情,缺乏集体生活的亲身感受,形成冷漠心理,不懂得情感表达的重要,对别人的困难、痛苦、不幸,往往表现出无动于衷,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缺少知心朋友。5.3.5自私心理长期以来有家长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在物质生活方面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给予满足,宁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要让独生子女吃好玩好。让独生子女发展形成自私心理。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自己独享,不让他人动。5.3.6嫉妒心理独生子女在家里地位独特,从小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里,享受着来自父母的娇宠,家人的呵护,亲友的奉承,容易优越感十足,自视甚高,发展成为不可一世的霸王、高傲无比的公主,自鸣得意,沾沾自喜。他们一旦发现别人有比自己更好吃的食物,更好玩的玩具,更漂亮的衣服,或是遇到比自己更强更厉害的对手,就无法接受,还原接受,从而产生嫉妒心理。爱嫉妒的独生子女往往自己不努力,不求上进,也不让别人努力、求上进。不承认己不如人,不允许别人胜过自己。往往只看到别人的成功、成绩,不看努力奋斗的过程。当别人成功了,获奖
了,总因心存不服,故意诋毁、挖苦、嘲讽,苛责于人,让人过不去,下不了台,以求得一种病态的心理平衡。5.3.7报复心理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绝少受过委屈,吃过亏,挨过打和骂,遭遇过挫折。即使偶尔与父母家人发生争吵,也往往是父母乖乖投降,让独生子女心满意足,达到目的。然而,独生子女毕竟不可能只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家庭里,还需要上幼儿园、进小学、中学、大学,把自己溶入社会生活中与人相处、交往、联系。独生子女在与同学、其他同龄者、大人交往相处过程中,一旦吃亏、受委屈,或者因违规违纪挨整受罚,因为承受不起,接受不了,往往产生报复心理,进而实施攻击性报复行为。具有强烈报复心理的独生子女,一般只能赢不能输,只能占便宜得好处,不能吃亏受损失。由于输不起,受不得委屈,他们往往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不讲道理,不讲风格,睚眦必报,锱铢必较。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纠缠不清,耿耿于怀,明里暗里报复,不达目的不罢休。5.3.8脆弱心理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一方面表现为活跃聪慧、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感情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在评优、入党等方面不顺利时,表现出过分的失望、焦虑、冷漠等情绪;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就哭鼻子、找家长求援;与同学闹别扭时不会妥善处理,往往采取逃避或报复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齐明.加强高校独生子女教育的探索[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51-52.
[2] 李志.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青年研究,2008,(9):14-17.
[3]官旭明,和红.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3(1):233-235.
[4]ToniFalbo.Th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burnout of critical care nurses.the result of research heart&lung,1985,14(1):31.
[5]栗文敏.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25).
[6]李志.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收稿日期:2013-11-08
作者简介:宋晓红,女,安徽亳州人,亳州市人民医院新院门诊部。李艳,女,安徽亳州人,亳州市十河镇卫生院,主要研究方向:心理调适与护理。